多张照片首次曝光,南京大屠杀再添铁证
迪丽瓦拉
2025-08-06 11:03:40
0

照片作为最真实的影像,记录着侵华日军在87年前的血腥杀戮。近日,江苏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卢彦名从日本征集获得了两本反映南京大屠杀史实的相册,其中有部分照片为首次曝光。

这是一张军官合影,背景是侵华日军第二碇泊场,照片中的人都是当时碇泊场司令部的职员。卢彦名告诉记者,侵华日军第二碇泊场位于南京下关码头附近,在南京大屠杀期间,这里不仅负责侵华日军的后勤保障工作,还有一项秘密工作——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进行毁尸灭迹。

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研究员 卢彦名:这次我们发现了碇泊场这些指挥官的合影、碇泊场司令部的建筑以及日常工作的照片,这是我们以往没有发现的,应该讲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

这本拍摄于1938年南京沦陷时期的相册,一共有73张历史照片。其中有关侵华日军第二碇泊场的照片是首次曝光,印证了南京大屠杀后侵华日军“毁尸灭迹”的史实,成为这段历史的又一铁证。

另一本相册里,则是150多张南京沦陷期间侵华日军拍摄的中国守军在南京建设的防空设施的相关照片,照片下方几乎都有相应注释及编码。照片中的不少防空设施,如珠山弹药库、青龙山监视哨等属当时南京的绝密工程。

卢彦名从事南京大屠杀相关史料研究已经有十五年的时间,本次曝光的两本相册,都是他通过文物交流收藏的国际渠道获得的,相册上并没有原始藏家的相关信息。卢彦名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两本相册内部照片场景与现实场景的对应、人物之间的相互关联等等,从各个方面交叉印证了相册的真实性。

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研究员 卢彦名:我现在判断这两本相册都是战时侵华日军的相册,无论是它照片本身以及照片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是能够作出这样结论的。而且它两本的主题都非常明确,一本是关于侵华日军南京碇泊场司令部,另外一本是关于日军对于中国守军南京的防空设施的调查结果,所以两本的主题都非常鲜明。

卢彦名表示,这两本相册都是重要的屠城铁证,它们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侵华日军当年的残暴和斑斑劣迹。

(央视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真...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 非洲草原上,狮子和鬣狗,在争抢斑马肉。 鬣狗把狮子赶跑,独自享用。 难道斑马还...
原创 勾... 举世闻名的越王勾践自用剑,以其寒光凛冽、锋利绝世而广受赞誉。剑身上 “钺王鸠浅” 与 “自乍用鐱” ...
原创 诸... 在中国历史的长廊中,诸葛亮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永远闪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出师...
原创 周... 从夏商开始形成的“天下居中而治”的文化信仰,决定了周、秦、汉、隋、唐虽然国都未建在传统意义上的中原核...
原创 诸... 世人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但在真实的历史上刘禅真的是傻子吗?其实则不然,别的不说单是在诸葛亮去世之...
原创 汤... 洪武二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六十岁,正值壮年。然而,他的老朋友、开国功臣汤和却在这一年向皇帝请辞,交出...
酒香还靠坛子陈!荣昌打造百亿级... 俗话说“酒是陈的香”。酒坛,是美酒酿造的关键器具。 自古以来,酒文化与陶文化相互交融、相得益彰。而荣...
原创 因... 说起曹操,大多数人都说这是个奸雄,在中国传统戏剧中,一般把忠臣扮成红脸,而把奸臣或者坏人扮成白脸。那...
原创 和... “千古帝范”唐太宗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掉大哥李建成才当上皇帝的,这也是李世民一生都没有摆脱的...
原创 宁... 经常在古装影视剧,特别是清朝背景的影视剧中听到皇帝对罪犯说:“将某某人发配到宁古塔,永远不得入关!”...
原创 燕... 前言: 权力与欲望,究竟是人性的枷锁还是解放?当一个人站在权力的顶峰,他会如何行事?是恪守道德,还是...
原创 6... 我军开国将领中,一共有6人先后担任过总参谋长一职,按时间顺序分别是粟裕、黄克诚、罗瑞卿、杨成武、黄永...
南昌古墓出土三国时期“房产证” 标题:三国时期的“房产证”——南昌古墓揭秘 在风起云涌的三国时期,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然而在这个充...
原创 皖... 皖南事变,傅秋涛带1000余人逃出生天,晚年回忆:青帮相助 1941年1月,国共关系陷入紧张,皖南新...
原创 赵... 龙胆亮银枪。 武神·赵云。 赵云的龙胆亮银枪从何而来? 1.赵云曾在童渊座下习武,耗时三年,将童渊最...
原创 袁... 袁绍,字本初,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大军阀,出身于当时很有名望的“汝南袁氏”家族。他长得帅,个子高,气质好...
元朝将军手握重兵,欲强娶皇后,... 至正二十五年初,元朝皇宫的宁静被纷乱的吵闹声打破,元朝将军孛罗帖木儿喝得醉醺醺的,脚步踉跄地朝着奇皇...
原创 东... 公元166年,东汉历史上,出现了一次非常屈辱的‘和亲事件’。 当时北方的鲜卑,发动了数万部众,同时...
原创 《... 《大明王朝1566》一剧中,通篇说的就是国家缺钱。 嘉靖皇帝缺钱修道观,国库没钱给官员发俸禄,救灾,...
原创 崔... 崔亮是明朝初年的礼部尚书,出生在藁城,在最初的时候,他是给元王朝效力的,当了一个浙江行省掾。后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