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到底有多高?诸葛丞相在国人心中有着不可撼动的绝对地位。他忠君爱国高风亮节,更有人评价诸葛亮“其智近妖”。
无论是他的借东风、空城计还是七擒孟获,都证明诸葛亮是一个拿捏人心又懂谋略的高手。然而,以诸葛亮的能力和计谋水平在三国谋士中连前五名都挤不进去,只能排到第六。
排在他前面的五位谋士每一个都是谋略家,其中排名第一的就连毛主席都赞不绝口,几位谋士究竟比诸葛亮强在哪里?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三国时期十大谋士排名,诸葛丞相仅第六
排在诸葛亮之后的分别是荀彧、沮授、陈宫以及徐庶。先看排名第十的徐庶,他本人出生于寒门之家,原名叫徐福。
因为帮别人报仇导致自己陷入麻烦之中,获救之后便改了徐庶这个名字。国人对他的了解都来自一句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这件事发生的背景是当时曹操抓获徐庶的母亲,逼迫对方就范。本来与诸葛亮、崔州平等人来往密切的徐庶只能离开刘备阵营,加入曹操队伍。
徐庶发挥不够稳定,这也影响他在三国谋士中的排名。陈宫排在倒数第二,他最经典的战绩就是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颍州各大豪门望族拥护曹操。
与这位枭雄闹翻之后,他又凭借舌灿莲花的本事说服这些贵族反叛曹操。陈宫有一个最大的短板,每次都慢人一步,说白了就是心理学没学到位,预案能力太差。
对于谋士来说,走一步看三步是最基本的条件。沮授称得上是一位超级智囊,但是他在三国中的存在感并不高。
这位谋士为袁绍效力,为袁氏集团后来几十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规划了蓝图。现在流行一句话,选择比努力重要。沮授最大的短板不在于自己的谋略和智商,在于他选择错了主公。
袁绍的实力达到巅峰之后,对于这位谋士提出的各种建议置若罔闻,最终在官渡之战中惨败于曹操,沮授也被下令处死。由此可见,跟着人比做对事重要多了。
荀彧三国谋士中算是知名度比较高的,他为曹操出谋策划一生,出了不少点子,“挟天子以令诸侯”更是为曹氏集团天下提供了重要条件。
这位谋士最大的优点就在于看人准确,失败在于太过于理想主义。曹操发生分歧之后,荀彧看到对方送来的空食盒选择服毒自尽。
排在第六的就是诸葛亮,看到这里,丞相的唯粉们肯定不满意了,三国谋士中究竟谁能比旗帜敬邀的诸葛孔明还要厉害。
先看看从第五到第二的排名,就会发现这些人谋略方面几乎没有太致命的缺点。
贾诩排在诸葛亮之前
排在第五的是法正。在刘备集团,他与诸葛亮、庞统齐名。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法正不死便无三国”,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的实力底有多恐怖。
相对于其他谋士,法正几乎是断层领先式的存在。开始他投奔的是刘璋,没过多久就发现此人难堪大任。当时刘备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角色,法正就认为他绝非池中之物。
看得出来法正作为“天使投资人”还是非常具有眼光的。建安22年是他建议刘备夺取汉中,法正最大的短板就是死的太早,公元176年出生,公元220年去世。
排在法正之前的是鲁肃。作为东汉末年毫无争议的杰出战略家和外交家,鲁肃的谋略水平是处在三国食物链最顶端,最能展现其谋略的就是堪比《隆中对》的《榻上策》。
这位谋士第一次和孙权见面时,就对于天下大事做出了精准的分析。鲁肃提出两个观点:汉室基本上已经复兴无望,还是个高级打工仔的孙权应该另起炉灶自主创业与曹操划江而至。
这两个观点已经被事实证明非常的正确,鲁肃是个杰出的地缘政治家。如果孙权没有鲁肃帮自己把握大方向,他的创业很可能会失败。
排在鲁肃之前的就是荀攸。董卓强迫汉献帝迁都长安,荀攸建议刺杀对方。因为刺杀失败他也被关了起来,出狱后辞官回家。
公元196年,曹操招揽对方并且给出了极高的评价:此人不同凡响,我能够得到他的辅佐,一定能平定天下。
这位谋士能力超群,对曹操也很忠心。无奈荀攸也是属于跟错老板的那类人。曹操称王时,荀攸才看清了对方的政治野心,他还劝对方还政于汉帝,被曹氏赐死。
排名第二的是贾诩,比诸葛亮高了4个名次。作为谋士,贾诩颇有点疯批的感觉。网友曾经这样调侃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贾诩说我有一计,曹操又说:那也不能太对不起天下人。
贾诩眼里,不管黑猫白猫,只要抓住耗子就是好猫,只要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还有人特意列出了贾诩的十大毒计,包括反攻长安、败兵取胜、劝张归曹、反间计等。
从这些计谋中可以看出贾诩此人算无遗策,人心拿捏的极为准确,但他的计谋实在是太没下限了,由此被称为“三国第一毒士”。
郭嘉排名三国谋士第一
许多三国迷将郭嘉称为最牛谋士,他的计谋水平脚踢卧龙吊打凤雏。郭嘉向曹操提出的几大预言最后个个都应验,他曾说“刘备不可纵”。
当时刘皇叔还是一个小卡拉咪,郭嘉敏锐的发觉他一定会成为曹操最大的对手。后来,曹操讨伐刘备,郭嘉又成功的预言袁绍一定会坐视不理。
官渡之战后袁绍去世,这名谋士又成功的预测他的儿子一定会内斗,劝曹操不必将精力放在袁氏集团。
有一种说法“郭嘉不死,诸葛不出”,如果论智力水平,诸葛亮当之无愧排名第一。谋略讲的是综合能力,作为三国第一谋士,郭嘉到底比诸葛亮强在哪呢?
写下《论持久战》、创造四渡赤水奇迹的毛主席,曾经对郭嘉做出过评价:一个足智多谋的谋士。谈到诸葛亮,毛主席非常敬佩他的品格,形容这位丞相勤政爱民。
提到诸葛先生最有名的《隆中对》,毛主席认为诸葛亮的战略水平并不完善,荆州和益州距离遥远,占领这两个地方就会造成兵力分散。
当时,刘氏集团的兵力本就弱于曹操,队伍分散下去更容易出问题。诸葛亮是复合型的人才,既是政治家也是谋略家,各项能力几乎都在90分。
郭嘉作为谋士,谋略是在100分的水平,其他的可能只有80分。如果仅是以谋略水平来排名,郭嘉确实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诸葛卧龙只能挤进前十。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