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
文|淡泊明志
编辑|淡泊明志
刘备东吴娶亲:赵云随行的秘密
赤壁之战后,刘备趁孙权不注意,偷偷占据了荆州。这一行为让东吴上下极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为了夺回荆州,军师周瑜向孙权献上一计:
假借联姻之名,将刘备骗到东吴,再趁机将其控制,以此要挟刘备归还荆州。
刘备新丧原配夫人,听闻孙权要把妹妹孙尚香嫁给他,心中既欢喜又警惕。
他明白这是一场“鸿门宴”,但又不能拒绝,否则将破坏孙刘联盟。于是,他与军师诸葛亮商议此事。诸葛亮深知此去东吴,凶多吉少,但他还是决定让刘备冒险一试。
在人选问题上,刘备原本想带关羽或张飞前往,但诸葛亮却另有安排。
他认为,关羽和张飞虽然勇猛,但性格高傲、鲁莽,不适合此次任务。而赵云则不同,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心思细腻,忠诚可靠。诸葛亮深知,赵云曾在长坂坡七进七出,勇救幼主刘阿斗,其突围能力无人能及。
此外,诸葛亮还考虑到,关羽和张飞的名声在外,东吴会早有防备。而赵云年纪较轻,容易造成迷惑性。因此,他决定让赵云陪同刘备前往东吴。为了确保刘备的安全,诸葛亮还准备了三道锦囊妙计,嘱咐赵云在关键时刻打开使用。
刘备和赵云出发前,诸葛亮再三叮嘱赵云:
“此次东吴之行,凶险万分。你一定要小心谨慎,按照锦囊妙计行事。”
赵云点头答应,心中却有些忐忑。
他知道,此次任务关系到主公的安危,自己必须全力以赴。
到达东吴后,刘备和赵云受到了孙权的热情款待。
然而,刘备心中始终保持着警惕。他知道,孙权表面上的热情背后,一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在一次宴会上,周瑜故意试探刘备:“刘皇叔,如今你占据荆州,可曾想过归还东吴?”
刘备心中一惊,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周都督,荆州之事,确实是我欠考虑。不过,我与孙权将军结为姻亲,便是希望两家能够和睦相处,共同对抗曹操。”
周瑜见刘备回答得滴水不漏,便不再多言。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备和赵云处处小心谨慎。
然而,孙权和周瑜并没有放弃夺回荆州的计划。他们多次设计陷阱,试图将刘备困住。但赵云凭借机智和勇猛,一次次化险为夷。
一天晚上,赵云按照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偷偷带着刘备来到江边,准备乘船离开东吴。
然而,他们刚刚上船,就被东吴的士兵发现。周瑜亲自带领士兵追赶而来,情况十分危急。
赵云见状,立即打开第二个锦囊。只见锦囊上写道:
“放火烧船,趁机逃脱。”
赵云心中明白,这是诸葛亮早已预料到的情况。
他立即点燃火把,将船只点燃。熊熊大火中,东吴士兵不敢靠近,刘备和赵云趁机逃脱。
回到蜀国后,刘备感慨万分:
“子龙,此次东吴之行,多亏了你。否则,我恐怕难以全身而退。”
赵云谦虚道:
“主公过奖了,这都是诸葛军师的妙计,我只是按计行事而已。”
诸葛亮听到刘备平安归来的消息,也松了一口气。他知道,此次东吴之行,虽然凶险,但最终还是成功了。孙权虽然赔了夫人又折兵,但也无可奈何。
事后,周瑜感叹道:“既生瑜,何生亮!”
他深知,自己虽然才智过人,但终究不是诸葛亮的对手。而刘备则更加信任诸葛亮和赵云,他知道,有这两位忠臣在身边,自己的事业才能更加稳固。
刘备东吴娶亲,带上赵云,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决定,实则背后蕴含着诸葛亮的深思熟虑。他心知肚明,却不敢说破。
因为他知道,这关系到刘备的安危,也关系到蜀国的未来。而赵云也不负众望,凭借自己的忠诚和勇猛,成功保护刘备归来。这一段历史,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也彰显了赵云的英勇,成为了三国时期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