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7年“王立群读《史记》”推出精装版,内容有重大修订
迪丽瓦拉
2024-11-03 04:07:15
0

原标题:时隔17年“王立群读《史记》”推出精装版,内容有重大修订

最近,一场主题为“《史记》的世界,世界的《史记》”的讲座在京举办,文化学者、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与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李凯就《史记》以及最新出版的“王立群读《史记》”系列作品进行了分享。

“《史记》的世界,世界的《史记》”讲座现场

“《史记》是慰藉内心唯一的精神支柱”

东方出版社介绍,“王立群读《史记》”系列作品在首次出版时隔17年后全新修订,其中《西楚霸王项羽》重新定位为乱世英雄,全部内容作了重大修订。这一系列1版1次图书还未全部入库,出版社就已安排紧急加印1版2次,以满足读者需求。

王立群教授研读《史记》58年,《百家讲坛》的众多主讲人中,他是教学经验最丰富的学者之一,他教过小学、中学、大学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他曾41年躬耕于教育,在61岁已过耳顺之年因为《百家讲坛》一夜成名。

《史记》位居二十四史之先,荣列“前四史”之首,不单因为它记录的历史时段最早,更因为它的伟大成就。最重要的是,它是司马迁“一个人”写成的历史,它陪伴着司马迁,度过了那些令人屈辱的漫漫长夜。《史记》里写了将近3000个人物,这些人物有先失败后成功的、有大器晚成的、有忍辱负重的、有先成功后失败的……他们都走过了不平凡的一生。

王立群谈道,他与《史记》结缘很早,《史记》是他在疲惫的体力劳动之后慰藉内心唯一的精神支柱。1982年,王立群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教授中国古代文学。随后的 24年,他由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一步步变换着角色,《史记》始终是他最喜爱的典籍之一。

2006年,王立群教授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向广大电视观众分享个人的读史心得。王立群教授反复推敲写作的“读《史记》系列”讲述了项羽、刘邦、秦始皇、吕后、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一生的功与过,涵盖了《史记》52万字三千年历史的主要内容,形成了通过人物讲历史、通过历史讲人生、通过人生讲精神,通俗易懂、准确风趣的讲读特色,让经典从高阁走向大众。

王立群读《史记》全系列精装典藏版

王立群称:“回首读《史记》、讲《史记》的日子,我深深体会到:历史虽然是过去,但历史从未过去;历史就是现实,现实让人读懂历史。”

比如在《西楚霸王项羽》中王立群写道:“一个人要想在有限的人生中成就一番事业,一定要有时代的大平台和个人的小平台。没有时代的大平台,就不能借助于历史潮流的力量,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没有个人的小平台,时代的大平台就不属于自己” 。

面对选择,王立群在《千古一帝秦始皇》中点评丞相李斯时说:“选择应该选择的是勇敢,选择不该选择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懦夫,放弃该放弃的是睿智。”

关于人性的弱点,王立群在《布衣天子:汉高祖刘邦》中写道:“人的一生中真正关心你的人非常少,只看结果,不问原因的人太多太多;因此,不要指望会有人仔细认真地关心你,即使是非常欣赏你的人,他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忽视你。在这一点上要学会理解,不要抱怨。”

“王立群读《史记》”内页

对有争议的历史问题给出解读和思考

王立群读《史记》系列作品,不仅在连接历史和现实上有很多很被大众受用的观点,他对于很多有争议的历史问题,也给出了解读和思考。比如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谁?刘邦和项羽谁更值得尊重?吕后与戚夫人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

王立群对历史人物也有大胆解读,比如对鸿门宴的一句解读让读者印象深刻:鸿门宴其实是五个明白人陪着一个糊涂人的盛宴。比如过去人们多认为司马相如是情圣,而王立群提出疑问: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到底是爱情还是骗局?司马相如其实不是情圣,他爱上卓文君另有目的:王子公主式的爱情从这一刻开始崩坍。司马相如好像童话里的青蛙王子,巫婆的魔杖随意一点,风度翩翩的王子突然变成枯井旁一只孤独猥琐的大青蛙。

王立群读《史记》系列作品用六位帝王级人物和一位女主囊括了《史记》中的主要内容,串联起《史记》记录的近三千年的历史。王立群的解读特色并不局限于帝王本身,而是用帝王传去串联制度创新、皇帝身边的重要人物。

比如在《千古一帝秦始皇》中,王立群认为,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最说不得的皇帝,一是说不得,二是说不清,三是说不完。其中,说不清是指通常人们认为秦始皇贡献中最核心的两个字是统一,统一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但其实秦始皇最大的贡献不只是这些。他最大的贡献是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一种政治制度——帝国制,或曰中央集权制。也正是这一开创,让他在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只评述了三位皇帝中排“老大”。(其他两位是唐太宗和康熙帝)秦始皇第二个贡献是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秦始皇创建统一的帝国,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个至今仍然能够成为大国的基本框架。直到今天,一千年后,两千年后,我们仍然绕不开秦始皇。

“王立群读《史记》”内页

这样一位大名鼎鼎的帝王应该怎么讲呢?《史记》将他列入了最受瞩目的十二“本纪”之中,接续《秦本纪》。《秦本纪》是秦国的发展史,讲解秦国从弱小到强大,从不入诸侯到位列诸侯之首的发展史,是讲读秦始皇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伴随着秦国的崛起,六国的衰落同样不容忽视。因此,依据《史记》的《晋世家》《韩世家》《赵世家》《魏世家》《燕召公世家》《楚世家》《田敬仲完世家》,历述六国的衰落史、亡国史,是讲读秦始皇必不可少的另一条重要线索。

讲秦始皇,离不开秦始皇身边的名臣、武将。吕不韦、李斯分别是秦始皇前期、后期重要的名臣、权臣,也是解读秦始皇最重要的任务。蒙恬、蒙毅兄弟,王翦、王贲父子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最重要的参与者。这些重要人物在《史记》列传中均有记载,穿插在《秦始皇》系列中最为合适。

围绕秦始皇,还有其统一文字、货币、车轨、度量衡,修长城、驰道、直道等事件,以及求长生、闭言路、焚诗书、坑术士等荒唐事。最后写到了秦始皇之死。

另外,在本次修订中,王立群花费更多精力重新写作的《西楚霸王项羽》,他认为,项羽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的人生,他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人物。

《史记》的十二本纪中,从《秦始皇本纪》开始,除了《项羽本纪》,都是汉代刘姓皇族的“本纪”。《吕太后本纪》是个例外,因为她没有称帝。《史记》将项羽列入“本纪”,他的传记成就了《史记》,《史记》的记载也使他千古留名。项羽不愿东渡乌江,在生与死的关键时刻,看淡了个人的生死荣辱,仍然重视传记的良知和声名,珍视江东子弟的声名。他不愿苟且偷生,更不可能屈膝投降,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这不是一位末路英雄的悲歌,而是一位血性男儿的赞歌,更是一位反秦英雄的完美谢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叶... 《——【·前言·】——》 1900年,八个列强瓜分了中国近十亿两白银的赔款,他们当时意气风发,觉得这...
原创 蒋... 蒋介石,近代民国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拥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除了广为人知的蒋经国和蒋纬国外,还有一位...
原创 进... 要说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他的一生既传奇又充满无奈,而且短暂异常。原本与皇位毫不相干的他,靠着好运和关键...
原创 土... 土耳其一直以来对中国新疆有着特别的关注。尽管两国相隔甚远,但土耳其对新疆的热情似乎从未减退,甚至可以...
原创 罕... 这是一张民国初期,1910年代的北京大栅栏老照片,可见其繁华热闹的景象,商号鳞次栉比,街上车水马龙,...
原创 抢... 顺治十三年(1656年)的一天,襄亲王博果尔奉皇帝之命入宫,顺治帝对他说:“我爱上了你的福晋,如果没...
原创 原... 刘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源远流长。其起源可追溯至夏朝,随着历史的变迁,刘氏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庞大的...
原创 蒋... 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的心情格外激动。他从1929年1月到1930年10月,接连战胜了对手,成功实现...
原创 结... 中国的历史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清朝灭亡,历经了2132年的漫长岁月,期间共经历了20个朝代的更替。但真...
原创 原... 自从西汉黄巾军起义以来,中原的战争从未停歇,只有西晋曾一度实现过短暂的大一统。然而,晋朝因为发生了八...
原创 拿... 拿破仑·波拿巴,这位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崭露头角的历史人物,最终成为世界历史中举世闻名的帝王。他如何从一...
原创 明... 医生这个职业,无论在任何时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在古代,许多医生以仁心救人,他们医术高超、德...
准噶尔究竟干了什么,清朝要花七... 在清朝历史上,能让三个皇帝轮番上阵、打了整整七十年、最后还下狠手“灭族”的敌人,准噶尔可以说独一份。...
原创 历... 春秋时期的齐国,齐桓公继位后,任用管仲为国相。管仲的治国才能,使得齐国逐渐变得强大,国力充实,内部整...
原创 八... 晚清最耻辱的战争就是与多个国家宣战,最终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庚子国难让晚清失去了权威,彻底沦为外国列...
原创 李... 光绪二十七年九月二十六日(1901年11月5日),李鸿章在京城的病床上奄奄一息,已经无法发声,四周是...
原创 原... 清宫秘史一直是电视剧和小说中常见的题材,深受人们喜爱。清朝几百年的统治中,有一位女性不仅抚养了两位皇...
原创 日... 解放战争是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不过,在与我解放军作战的国民党军中,居然有大量...
达拉特旗:河流沧桑巨变,治理之... 1973年,千万巨资打造的现代治水工程,在洪水面前不堪一击;而一百年前,一个民间水利专家仅用土法,就...
原创 刘... 长坂坡之战是三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事件,很多忠实的刘备支持者会幻想,如果当时曹操进驻襄阳后稍微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