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定陵地宫入口被打开,考古人员担心暗器不敢进入,老农:我有办法
迪丽瓦拉
2025-08-23 22:03:47
0

定陵,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两位皇后的陵墓,是迄今唯一一座由考古人员主动发掘的帝王陵。鲜为人知的是,定陵的发掘只是替代品,郭沫若等人起初准备发掘朱棣长陵,由于长陵试掘失败,最终才选择了定陵。

定陵的发掘公认是一场考古灾难,从此考古界形成一个共识,“不能轻易发掘帝王陵!”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权贵阶层为死后安宁,都会对墓地设置各种防盗措施。笔者之前介绍过南京朱元璋的明孝陵,这座陵墓地宫至今保存完整,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墓道曲折设计;二是地宫上方封土里进行了流沙防盗。

尤其是各种离奇小说的渲染下,帝王陵里都是机关重重,轻易进入可能性命不保。考古人员在发掘定陵时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当时考古人员根本不敢进入,最终附近一位老农想到了解决办法。1956年春,考古人员对定陵的发掘正式开始。

发掘工程进行的并不顺利,直到9月才找到地宫入口。在金刚墙外考古人员找到了一块指引碑,上面刻着:“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有了指引标志物,考古人员很快找到了金刚墙。据当时的考古日记描述,“金刚墙高8.8米,厚1.6米,整体呈‘圭’字型。由于陵道填土多年的侧压力,它向里凹陷。金刚墙是用砖块砌成的,没使用灰浆,这为考古人员拆除金刚墙提供了方便。”

大家决定,从金刚墙最顶部取砖,当时发掘队队长赵其昌、副队长白万玉、考古专家夏鼐等人在现场见证。当撬开第一块砖时,一股黑色浓雾喷射而出,有人立即大喊:“当心毒气!”这就一旁的夏鼐发言了,“这是地宫三百多年积聚的霉烂物质的气味,只要放出来,就可进入地宫了。”

浓雾喷完后,该不该进去了,直接进去可能有危险,不进去考古发掘可能以失败告终。就在大家为此烦恼时,附近围观的一名老农民提了一个办法,放一只公鸡进去,探测一番。考古人员采纳了这个意见,几天后放入地宫里的公鸡还在打鸣,考古人员这才陆续进入地宫。

赵其昌是第一个进入地宫的人,为了安全起见,他戴好防毒面对,衣口袖口全部扎紧,并在腰上系一根绳子。多年之后,赵其昌回忆进入地宫的场景时说:“地宫里黑乎乎、雾茫茫。实在是太寂静了,静得让人心里发慌、发毛、发蒙、发憷。”

前面提到定陵发掘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当年参与者也为此感到遗憾,“损坏没有发生在发掘之初,而发生在发掘之后,这是万万没有料到的。不无痛心,更不无遗憾,而遗憾再也无法弥补。”

参考资料:《风雪定陵》、《定陵考古日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世... 毛泽东主席,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
原创 司... 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对于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应该也有比较深刻的印象,“阴沉”、“老谋深算”、“...
原创 犹... 前言 大家在互联网上不难看到这样的数据信息: 犹太人被誉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虽然整个族群的人...
原创 看... ?【本文由 蜀山笔侠 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我国历朝历代谁对现在中国的版图贡献最大? 当...
原创 韩... 在中国古代,为了迎合君王向往长寿的愿望,大臣们习惯称君主为“万岁”。在《事物纪原》中记载,战国时期,...
原创 周... 如果把我党比作一个家庭,没有毛主席,这个家要散,同样,这个家也必不可缺少周恩来。 周总理永远是在紧急...
原创 司... 引言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 每逢乱世,就会有英...
原创 晚... 这张照片中的风尘女子正陪着一众富商打麻将、抽大麻。在中国古代娼和妓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娼是出卖肉体...
原创 两... 听说点赞关注我的人,都会好运相伴!还等什么?快行动起来吧! 战争年代,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濒危转安”的中国木拱桥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木拱桥。  刘 妍供图 2024年12月5日,“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从联合国...
探秘土耳其“瓷器藏宝阁”:近1... 土耳其托普卡帕宫博物馆是全球除中国外收藏中国瓷器最多的地方,即将迎来一座全新瓷器博物馆。馆藏的元、明...
原创 明... 《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
原创 为... 三观沉思录,如果各位看官喜欢我的文章,麻烦点一下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聚焦历史,冷...
原创 河...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
原创 圆...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当时清朝的咸丰皇帝带着皇宫贵族全部逃亡热河,整个紫禁城都沦陷了,皇宫和...
祝勇60万字长篇小说《国宝》 ... 祝勇60万字长篇小说《国宝》 再现故宫文物近百年前的隐秘征途 祝勇采访故宫文物南迁功臣、故宫博物...
原创 明... 《长岁》曾言:“愿献南山寿,年齐大衍经纶富。”古往今来,长寿皆为世人期盼目标。追寻长寿之路中,无数奇...
原创 1...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 关注 ”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198...
原创 海... 按照史料上记载,夏朝是是我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抛开“大禹治水”的故事不谈,就“夏朝是否曾经存在”这...
数读中国丨坐上银发列车 来一场... 数读中国丨坐上银发列车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