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邦用计擒韩信,背后的谋略智慧,一个大写的服,韩信死得不冤
迪丽瓦拉
2025-08-23 22:04:17
0

公元前201年,刘邦召集大臣开会。有密报说,韩信谋反,刘邦问大家:怎么办?

韩信为什么要谋反?

这事未必是真的。

原来,项羽的大将钟离昧,在项羽失败后,投奔韩信。韩信看在同是楚人的份上就收留了他。刘邦听说韩信收留了钟离昧,很生气。刘邦派使者前去要韩信交出钟离昧,韩信谎称钟离昧不在他处。刘邦不信,派暗探前去调查。暗探正恰逢韩信出巡,车马隆隆,前后护卫,不下三五千人。出门带这么多军队,心里有鬼呀,于是暗探回报:韩信要造反。

就算这事不是真的,刘邦也得当真的对待。

一众将领更是得当真,一个个热血上头,恨不得冲锋陷阵,不过感觉演戏、表忠心的成分很大,一个个都是戏精。

拿不定主意的刘邦,挥挥手,让大家都退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陈平姗姗来迟,刘邦问陈平: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趁着刘邦叹气的功夫,陈平思考了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

陈平问刘邦:“各位军中将领什么意见?”

刘邦呵呵一笑:“打过去。”

陈平听了问:“陛下怎么知道韩信要谋反?”言外之意,刘邦根本没有证据。

刘邦说:“我接到线报,韩信有谋反的企图。”

陈平问:“除了这个人之外,还有人这么说吗?”

刘邦说:“没有。”

陈平又问:“韩信知道有人在背地里告他谋反吗?”

刘邦说:“肯定不知道。”

陈平问:“陛下的士兵,比得了韩信的兵吗?”

刘邦听了翻了翻白眼说:“不能!”

陈平又问:“那陛下现在这些将领,谁可以跟韩信掰一掰手腕?”

刘邦摇摇头说:“他们谁也没那个水平。”

陈平又说:“兵,咱们不行,将,咱们也不行。如果咱们这么直愣愣地发兵讨伐韩信,韩信就算心里没有谋反的想法,也不得不反了。武力征讨,绝对是一个下下策。”

刘邦问:“那你说该怎么办?”

陈平想了很长的时间才说:“陛下可以效仿古代的天子出巡,到时候,让诸侯都来拜见。我听说楚有云梦泽,陛下可以拿这个作为理由,出游云梦,然后就等着诸侯来,咱们就在陈地集合,陈地离韩信的楚国西境比较近,韩信没有不去的理由,等他到了,随便两个侍卫就把他拿下了。”

刘邦听了高兴地说:“老陈真是妙计!妙计!”

于是,刘邦按照陈平的计策,派出使者,一个个通知诸侯国。

韩信自然也收到了消息,心里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怎么做。

手下有人出主意说:“大王怕什么,您没有做错什么事,说来也只有收留钟离昧这件事得罪了陛下,不如把钟离昧斩了,把首级呈上去,陛下也不会再为难您了。您这不就高枕无忧了吗?”很显然,馊主意。

韩信听了之后,居然觉得这家伙说得很有道理,于是,把钟离昧找来,钟离昧知道没好事,试探说:“你是担心我在这边,得罪刘邦吧?”

韩信点点头,钟离昧说:“你以为刘邦怕什么,还不是怕我跟你一起联合起来,我死了,你也就不远了。”

韩信听了,面不改色,钟离昧站起来骂韩信道:“你真是一个反复小人,我真是瞎了狗眼来投奔你。”

说完,拔剑抹了脖子。

韩信如愿得到了“好友”钟离昧的人头,仅仅带了几个随从,来到了陈地拜见刘邦,呈上钟离昧的首级。结果,换来的不是刘邦的原谅,而是一条绳索。韩信就这样成了阶下囚。

韩信知道自己的命运,叹道:“真像人们说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刘邦面子上挂不住,解释说:“你别瞎扯那些没用的,有人告你谋反,我这是要把你带回去调查。”

韩信知道说什么也没意义,刘邦目的达到了,转身回洛阳。

回到洛阳后,刘邦自然知道韩信没有谋反的心思,干脆就把这件事作为理由,贬韩信为淮阴侯,让他呆在眼皮子底下,这样刘邦才会放心,但是,韩信却并不满意被刘邦圈养起来,心里很窝火啊。

有一天,刘邦把韩信召进宫中闲聊,刘邦笑着问他:“你觉得我这水平,能带多少人马?”

韩信回答:“陛下能带兵十万。”

刘邦听了,不是太满意,心想,才十万兵,水平不高呀。又问韩信:“那你呢?”

韩信说:“对我来说,当然是越多越好了!”

刘邦笑着问:“你带兵这么牛,为什么会被我逮住呢?”

韩信显然也知道自己刚才说话惹恼了刘邦,于是解释说:“陛下虽然带兵不多,但有驾驭将领的能力啊!”

【点评】

刘邦擒韩信这个计谋,为什么可以顺利实施?

3点思考,对我们培养自己的谋略思维,很有帮助。

一、麻痹对方。

你准备对别人动手,不要亮出来旗号,尤其是实力不足的时候,要学会麻痹对方。

陈平为什么问刘邦那些话,尤其是问问他实力对比,摆明了提醒他,干不过人家就不要充大头蒜,要学会掩盖自己的目的。

二、稳住盘子。

兵不如韩信将不如韩信,刘邦怎么跟韩信打?能打吗?肯定可以直接发兵讨伐,而且胜算很大!

韩信为什么不谋反?韩信的战略纵深就那么点,周围全是敌人,他要谋反,没有太大胜算。

但是,刘邦发兵讨伐韩信,把韩信逼反,显然是下下之策,因为会产生很多变数。所以,下下之策,一般是不用。站在刘邦的立场上,求稳才是上上之策。

三、以强攻弱。

刘邦兵将是没法跟韩信比,但是,刘邦玩谋略,那韩信就不够看了。刘邦这招引蛇出洞,让韩信像离了水的蛟龙,把韩信拉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想怎么捏他就怎么捏,你看,韩信多牛啊,最后还不是死于妇人之手。

所以说,以弱胜强只是奇迹,以强攻弱,以自己的强攻敌人的弱,这才是胜者法则。

总之,大灰狼再厉害,也玩不过老狐狸啊,玩谋略的人,能动脑子绝对不动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赤... 作为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赤壁之战经过民间演义的升华,家喻户晓。孙刘联军以不足5万的兵力对抗曹魏近...
原创 三...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无疑是一个英雄辈出、波澜壮阔的时代。提到这段历史,曹操无疑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名...
原创 日... 文史潮河原创内容,首发大鱼号,请勿转载!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特工他是日军高级间谍,奇袭珍珠港一半的...
原创 河... 河南省,位居中原腹地,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古代中国的各个王朝或者藩邦,都曾在河南这片土地上建立...
原创 东...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 石川佳纯参拜的东乡神社,那个“军神”东乡平八郎,靠日俄战争,一战封神。 日俄战...
原创 郑...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每一个民族都有让人敬仰的...
原创 第... 苏联会不会率先打德国?笔者认为是不会的,斯大林当时只想着做好防守,撑死等英德打得精疲力竭再说。很多半...
原创 五...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好,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千禧。每天我都会分享一些有趣的故事, 看完觉得有趣的话,还请麻...
诸葛亮双腿健全,打仗时却总坐着... 诸葛亮在《新三国演义》中乘坐四轮车形象深刻,网友对其用意猜测多样,实则四轮车或为其提高士气、彰显正统...
故宫的地板坏了,工作人员进行修... 雪花飘飘自天降,千年宏图化云烟。 故宫有着朱红的墙壁和金黄的琉璃瓦,显得格外华丽,但在它光彩照人的背...
原创 穷... 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经历一些奇怪的事情,人生充满了多姿多彩,什么事情都有可能会发生,比如说我国的历史上...
天津“抛砖引玉” 让甲骨“常回... 双方工作人员在天博进行文物点交工作  摄影 本报记者 曹彤 由天津博物馆和安阳殷墟博物馆联合主办的“...
原创 秦... 秦始皇陵里到底有多少水银?专家:看看旁边的石榴树你就懂了 随着兵马俑的发现,秦始皇陵也逐渐显露出它神...
原创 世... 毛泽东主席,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
原创 司... 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对于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应该也有比较深刻的印象,“阴沉”、“老谋深算”、“...
原创 犹... 前言 大家在互联网上不难看到这样的数据信息: 犹太人被誉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虽然整个族群的人...
原创 看... ?【本文由 蜀山笔侠 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我国历朝历代谁对现在中国的版图贡献最大? 当...
原创 韩... 在中国古代,为了迎合君王向往长寿的愿望,大臣们习惯称君主为“万岁”。在《事物纪原》中记载,战国时期,...
原创 周... 如果把我党比作一个家庭,没有毛主席,这个家要散,同样,这个家也必不可缺少周恩来。 周总理永远是在紧急...
原创 司... 引言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 每逢乱世,就会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