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穆王西征:西行3.5万里,真到了古埃及?
迪丽瓦拉
2024-11-04 06:38:19
0

原标题:周穆王西征:西行3.5万里,真到了古埃及?

西晋时期,有盗墓贼盗掘了魏王的坟墓。政府发现后逮捕了他,并从墓中发现了一些战国竹简。最著名的是《竹书纪事》和《穆帝传》,后者讲述的是西周时期周穆王(周武王的四世孙)的传奇经历。

据《穆帝传》记载,公元前963年左右,周穆王巡视天下,行程35000里,共历时543天,平均每天行走64.5里。最后,周穆王穿过天山,登上昆仑,到达了“西王母之地”。他选了一个吉日,将白桂玄碧和彩带献给西王母。

《春秋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记载:“古之每里三百步,谓之井田。一井田九百亩。” ,公共领域排名第一。”现代学者根据历史记载推算,周代的一里约为415米,接近现在的500米的距离。

因此,周穆王西行了35000里,大致相当于今天的14500公里,与中国到埃及的距离大致相当。

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者在古埃及第21王朝的女性木乃伊头上发现了布片。经技术鉴定,确认为丝绸,距今已有3000多年。

我们都知道,丝绸起源于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特有的产品。 3000多年前中国丝绸在古埃及的出现,表明当时中国与西方之间已经存在经济、贸易和文化联系。因此,这一发现具有开创性,将中西交往的历史推回到公元前1000年。

正因为如此,很多人都认为周穆王西征的终点是古埃及。所谓“西方王母之国”就是古埃及,而西方王母就是埃及女法老!

古田武彦《中国古代哩单位史料批判》:“短哩”是指一哩等于76-77米的哩单位。在周代,“端里”被采用为中国的官方里程单位。秦始皇抛弃了“短里”,代之以“长里”。 “长英里”是指约等于435米的英里单位。

古田武彦发现,中国历史书上的许多里程记录是相互矛盾的。例如,《史记五帝本纪》说“(虞)远五千里,至于荒凉”,《秦始皇本纪》说“古帝王之地”。不超过千里”,《周礼》说,“是九分之国,千里之地谓之国。”事实上,受运输能力的限制,直达的范围周朝之前皇帝的控制基本上不算太大,所以古田武彦认为“(于)方五千里”所用的里程是“短里”。大约只有“长英里”的五分之一左右,“长英里”翻译过来就是“(于)平方千里”。

如果用“短里”来解释周穆王西征,35000公里大约相当于今天的2600公里。如今,西安至乌鲁木齐的高速里程为2500公里。不过,考虑到周穆王不太可能直线西行,而且可能绕了不少山岭,他的终点很可能是在甘肃敦煌附近(甘肃与新疆交界处)。

从文献记载来看,周人最早居住在宾(bn)地区,即今甘肃庆阳、陕西宾县一带。在西北狄戎的威胁下,古公丹府迁居周于齐,来到了周国的沃土。原为宝鸡扶风县,后定都濠井(西安长安区)。周朝时期,西部疆域到达渭河上游,渭河从甘肃省定西市出发,流经天水市,到达宝鸡、咸阳、西安等地。因此,周穆王时期的西疆并没有超出定西城。也就是说,从周朝的版图来看,周穆王如果从定西出发,到敦煌结束,就已经非常可观了。深入敌境约1200公里。以当时的行军能力来看,周穆王应该已经达到了极限。

据此,古田武彦用“短里”来推算周穆王西征的里程,认为西征的终点在甘肃、新疆一带,确实更符合逻辑。

然而,“断理说”虽然能够较好地解释周穆王西征,但却无法解释史书中记载的很多内容,比如:

《春秋》明确记载“古时一里三百步,谓之井田”。三百级台阶的长度肯定远远超过七十七米。古代把一脚与一脚之间的距离(一只脚向前迈出一步,然后落地)称为一踢,两脚之间的距离称为步。 《春秋》相传是距周穆王四百多年的孔子编撰的。目前尚不清楚“李昌”中间是否发生了变化。但孔子毕生致力于恢复周礼,必定研究过西周的礼常。因此,周穆王时期的“礼长”应大致相当于“三百步一里”。

孟子从滕国出发,前往卫国大梁。梁惠王说孟子“来得不远”。今滕州(山东滕州)至魏国大梁(河南开封)相距六百里。按一英里计算为415 米。 750 英里,按每英里77 米计算,就是3900 英里。显然,梁惠王说孟子“未行千里”是按750里计算稍有夸张,更不可能按3900里折算为千里。

可见,周代一里的长度应该在400米左右,不应该“短”。

将西周穆王解释为“短里”,符合交通能力的逻辑,但与文献中“长里”的记载不符;将西周穆王解释为“长里”,与文献中“长里”的记载一致,但与交通能力不一致。逻辑……既然如此,周穆王西征三万五千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其实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战国时期的人在写《穆帝传》时,根据周穆王西征的故事,进行了大规模的言情,夸大了某些人物,导致了纣王的出现。穆的惊人行程。

参考资料:《穆帝传》、《中国古代单位史料批判》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载... “皇帝的叔父卖破烂”这句话,或许让许多人感到难以置信,但它却真实无比。 在大陆解放前的几年,北平通货...
原创 齐... 提到战国时期的名将,许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其中白起被公认为四大名...
原创 元... 1955年9月27日,位于中南海怀仁堂的一个重要场所举行了新中国成立后首次的授衔仪式。在这场盛大的仪...
原创 他... 刘华清是海军将领中涌现的一位杰出人物,也是开国少将中最晚离休的将领之一。他在1997年,年届81岁的...
原创 曹... 前言 我们是否曾经对魏武帝的英明决策产生过疑问,尤其是他为何将他英勇非凡的七位公主都嫁给了当时几乎...
原创 为...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唐高祖李渊,宋朝的开国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尽管这两位皇帝在历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但是...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至今仍然引发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影视剧的再度演绎中,对其中历史人物的外貌也进行了新...
原创 刘... 刘备从最初的草鞋商贩,经过艰难险阻,最终逆袭成了三分天下的蜀国之主。成功的背后,有许多因素,但最重要...
原创 三... 曹操(155年-220年),名孟德,字吉利,幼名阿蛮,来自今之培果桥县。曹操年少时,曾受到当时著名的...
原创 他... 在西蜀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被誉为第一将军的人物,他的才华和武艺堪比关羽和张飞,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为出众...
原创 陈... 陈朝灭亡,不怪皇帝不勤政,也不怪百姓不配合。是整个国家,从第一天就走错了棋。皇帝在干,文臣在拼,百姓...
“祖先比我们想象的先进得多”—... 这是5月20日拍摄的大汶河(左上)、大汶口遗址博物馆(右上)和大汶口遗址核心区(左下)(无人机照片)...
原创 曹... 甘露五年(260年),曹髦不满司马昭专权,率宫中一帮奴仆出宫讨伐司马昭,在东止车门,遭遇司马昭的弟弟...
原创 少... 这张珍贵的老照片,拍摄于建国之后,记录了一个重要的历史瞬间。照片中的开国将军们,曾在革命战争年代各自...
雍正王朝:看懂孙嘉诚被训斥的细... 予方聊生活 最近又在重温经典历史剧《雍正王朝》,又发现一个小细节,是之前分析系列文时没有提到的内容,...
原创 开... “比皇宫更危险的是东宫,比皇帝更难当的是太子。”这句话道出了太子的艰难处境,尤其是大王朝的首任太子,...
原创 杨... 5月26日,杨超越穿黑色战国袍现身综艺录制,照片里的她化身《画皮》里的小狐狸,灵动大方。你以为这只是...
原创 徐... 徐庶曾经因为曹操的计谋而背离刘备,转投曹操,令许多人感到惋惜。尤其在徐庶母亲去世后,很多人都不理解,...
原创 左... 在清朝末年,左宗棠是众多历史人物中最为令人尊敬的一位。作为晚清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他深知保卫国土、收...
原创 宋... 自唐朝以来,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文人一旦步入仕途,便纷纷渴望能获得“文正”这一尊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