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成祖朱棣杀方孝孺:彻底抹掉建文痕迹,放开手脚开创永乐盛世
迪丽瓦拉
2025-08-24 17:33:12
0

要说大明王朝最伟大的皇帝,除了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外,莫过于他的儿子明成祖朱棣了。

1398年,封地燕王的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正式起兵攻打建文帝 ,经过四年多的艰苦战斗,终于于1402年在南京登基,改元永乐。

永乐大帝朱棣即位后,在武功上,五次北征蒙古,分化瓦解蒙古后裔,缓解其对明朝的威胁;设立奴儿干都司,以招抚为主要手段管辖东北少数民族;南征安南、望海埚剿倭,收西藏达赖归于中华。在文治上,组织学者编撰长达3.7亿字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更令他闻名世界的是郑和下西洋,前后七次,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沟通和影响了中国同东南亚以及印度河沿岸国家,致万国来朝;而他迁都并营建北京,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定都北京的汉人皇帝,更是具有一个战略家的远大目光,也奠定了北京此后500余年的首都地位;朱棣为建都北京进行的疏通大运河壮举,以及他“斯民小康”的富民政策都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后人称之为“永乐盛世”!可以说,明成祖朱棣一生可谓功绩累累,无愧于世的千古帝王。

但作为一代雄主的朱棣有一个常常被人诟病的事情,不是夺了他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而是占领南京后的一系列残暴的屠杀,特别是对忠于建文帝的文人领袖方孝孺株连十族的做法,为后人所不忍。

《明史·成祖本纪》中就这样评价明成祖: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

可见,《明史》中所说的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指的也就是这件事。

方孝孺何许人也?

方孝孺,浙江台州府宁海县人,从小天资聪明,据说他十余岁时就好学成癖,整天闭门读书,乡邻们把他比做“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都叫他“小韩子”,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拜一代名儒宋濂为师,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朱元璋曾召见方孝孺,但因为其主张教化的方针和朱元璋重刑罚方针相左,没有得到朱元璋的重用,朱元璋曾经说:“今非用孝孺时。”那意思就是要把他留给他的孙子朱允炆使用。方孝孺,一生博学强记,通晓经史,文章盖世,为当时文人之领袖。

就是这样一个人,因建文帝的百般信赖和倚重,"国家大事,辄以咨之",从此视建文帝为知遇之君,可以说是全心全意效忠建文帝朱允炆的死士,他对建文帝赤胆忠心,全力扶持。

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方孝孺作为建文帝朱允炆的谋士,曾经做过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方孝孺为朱允炆写了一篇讨伐朱棣的檄文,方孝孺是个大才子,一篇讨伐檄文也是文采斐然,处处骂到朱棣心坎上,让人心惊胆战,也让全天下知道朱棣所谓靖难的真相。他做的第二件事,是朱棣在出征的时候,曾经留下世子朱高炽监国,而方孝孺知道朱棣的次子朱高煦一向自恃功高,认为自己比兄长朱高炽能干,于是想出一招离间计,他写了一封信,谎称朱棣有废世子之心,离间朱高炽和朱高煦的兄弟之情,期间,方孝孺还让朱允炆派遣锦衣卫千户张安携带着有皇帝玺印的书信,前往北平赐予世子朱高炽,并发出消息让朱棣以为朱高炽在北京反了自己,而大惊失措。可惜朱高炽收到书信没有启封,连同张安一起送往朱棣军前,致使方孝孺的离间计谋最终无法实行 。第三件事,方孝孺不仅多次向朱允炆出主意,讨伐朱棣,而且不断使诈,干扰朱棣北伐,特别是眼看朱棣就要打到南京,方孝孺又建议以割地向朱棣许诺,借此拖延几天时间,好让朱允炆下诏征集各地军队勤王。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攻克京师南京,建文帝自焚,旨意以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五十余人为奸臣,让朱棣深恶痛绝的黄子澄、齐泰被处死,因为姚广孝曾经告诉朱棣:"南京城攻下之日,他一定不投降,希望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灭绝了。"而朱棣也为了招抚建文帝旧臣,为己所用,因此即使面对方孝孺曾经的所作所为,也没有杀害他,于是方孝孺仅被逮下狱。

次日,朱棣召见方孝儒,希望为他起草即位昭书。其实也是找一个理由给方孝孺,让他归顺自己,而方孝儒不仅身穿孝服祭奠建文帝朱允炆,一来到大殿上,就放声大哭,悲切哀恸的声息响遍大殿的台上台下。

后来的历史是这样写的,方孝孺反对朱棣篡权,宁死不从,掷笔于地说:“死即死耳,诏书不草!”燕王大声说:“诏不草,灭汝九族!”方孝儒针锋相对的说:“莫说九族,十族何妨!”朱棣又反复劝说方孝儒:“不要自找苦吃,我欲效法周公辅佐成王。”方反问:“成王安在?”明成祖答:“已自焚。”方问:“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道:“国赖长君。”方说:“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道:“此朕家事!”并让人把笔给方孝孺,说:“此事非先生不可!”方孝孺依然还是不屈服,他说“好,我写!”他从地上拾起笔来,大书四字“燕贼篡位”。

自此,朱棣彻底绝望。

虽然,我们可以同情方孝孺,也对方孝孺面对屠刀抗节不屈,感天地泣鬼神的行为无限敬仰,但是,你不是朱棣,你没有站在朱棣的位置上,如果我们站在朱棣的角度去想,就会明白,这样的一个对前朝建文帝朱允炆死忠之人,如果不杀,势必会成为永乐年间最大的祸害,他的留下,必然会不断的提醒世人朱棣的篡逆行为,将大大损毁朱棣作为皇帝的权威性,合法性,而方孝孺以后的行为,也必然昭示着他会时时不断干扰朱棣当政后所有的决策实施,成为朱棣治国道路的一道再也无法跨过的绊脚石。

所以,永乐大帝朱棣毫不犹豫的杀了方孝孺,而且还依照方孝孺一时倔强所说的话,创造性的灭了他的十族,这个十族就是方孝孺的门生朋友。

我们也不要小瞧朱棣的行为,民国时期胡适曾说:“......把他灭九族,灭十族,甚至留有方孝孺片纸只字也是有罪的,这是明成祖要毁灭方孝孺的政治思想......”

朱棣看似愤怒到极点,所以就把方孝孺的门生朋友列为第十族,但实际上,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永乐大帝朱棣不仅要灭掉方孝孺的肉体,他要灭的还是方孝孺所代表的文化,那种忠于建文帝的一切思想和行为,他要的是一个干干净净的世界,一个没有任何杂音的世界,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因此,在朱棣灭掉方孝孺十族以后,也果断的将建文帝四年的皇帝时间彻底抹除,建文四年改称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年间的各项改革一律取消,自此,建文帝一切痕迹全部清除。

这一切完成以后,永乐大帝朱棣完全放开了手脚,开始了永乐盛世的宏伟大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朝... 1987年,首尔某处秘密审讯室。一名自称来自中国黑龙江的女子正接受韩国情报人员的严密审问。她的身份成...
原创 中... 我们都知道,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中国人普遍爱喝白酒(古代又称烧酒),那么背后的历史原因何在? 关于中...
原创 曹... 曹魏与东吴的战场简直是降维打击!防御东吴北伐的军队居然不满万 东吴至少有两次机会灭蜀,但是孙权还算厚...
原创 李... 自古以来中国在世界上都是大国的形象存在的,尤其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开始,中国进...
原创 诸... 东汉末年正是皇权衰微,阉党作乱之时,传统皇权统治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各路军阀恃强割据。群雄割据,为士...
原创 巴... 还在犹豫什么?好运的机会稍纵即逝!赶紧关注我,一起开启幸运之旅吧!祝您财运亨通,心想事成! 巴西来大...
曹操的失败是否与他的儿子有关 曹操的失败并不能完全归咎于他的儿子们,但儿子的某些行为和表现确实对曹操的某些失败产生了影响。以下是对...
原创 日... 一、黑云压城城欲摧 秋末冬初的鲁中山区,夜间已很寒冷,时任八路军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4旅)政治部主任...
原创 明... 研究历史的人多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认为大明亡于党争,最有名的莫过于东林党和阉党。 其实所谓明末党争...
原创 明... 古诗中提到:先帝宵衣久,忧勤为万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朝皇帝应该要以先帝为榜样,因为先帝在位期间通...
修机场出土了大量文物:全国首家... 2月26日起,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里的西部机场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不乘坐飞机的观众也可以通过...
原创 强... 直至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将汉字作为官方文字的国家一共有四个,分别为越南、韩国、朝鲜、日本,在其他的...
教授徐和雍病逝,享年94岁! 中国共产党党员、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徐和雍同志,因病于2025年2月26日凌晨2时25分在杭州逝世,...
原创 《... 当然不能,恐怕邓艾想都不敢想。如果邓艾突破汉中防线,偷渡阴平,毫无疑问就是飞蛾扑火,自投罗网。 诸葛...
原创 战... 在中国战国时期的烽火连天中,涌现出无数英勇善战的将领,他们各自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不忘根脉,方能行远:黄帝与仰韶... 中华文明的起源,始终围绕着黄帝这一核心人物展开。作为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不仅是历史的象征,更是文化的...
原创 中... 俗话说,有一面坚固的城墙,能抵千军万马。在江西赣州这座城市,还真有一座这样坚硬的城墙。 据说这城墙...
原创 康... 在中国古代,一直有着“四海升平”之说,说起它的由来,是因为古代中国确实有着东、西、南、北,四大海域,...
原创 1... 1928年是北伐战争的重要节点,随着国民革命军在北伐战争中的节节胜利,原先的北洋军阀相继覆灭,取而代...
原创 司... 历史上的司马师,其实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人。 在那场高平陵之变当中,如果没有司马师,就算司马懿再怎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