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三国时期以识人用人著称,被认为是非常成功的领袖之一。史书记载他唯才是举,这意味着曹操不拘一格,能根据实际情况发现并使用各种人才,这也为他打下了庞大的事业基础。然而,尽管人才难得,能真正依靠的靠谱人才更加珍贵。那么曹操是如何识别哪些人可靠、哪些人不靠谱的呢?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他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介绍。
首先,曹操特别看重的是临大事而有静气者。这一点最能体现的例子便是张辽。大家都知道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将,而张辽是最得曹操喜爱和信任的将领。甚至在许多场合,他都被看作是五子良将之中的第一人,后来更是压过了原本的领袖于禁,成为了曹操麾下的头号猛将。 张辽最著名的战绩之一便是在逍遥津的战役。当时,曹操命令张辽出战孙权,而让其他将领如李典等人守城。这是因为曹操深知张辽是一位有静气的大将。他不仅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决断,还能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做到静如松,动如虎。 但张辽的冷静并非仅体现在战场上。更经典的例子发生在公元208年,当时曹军刚刚组成,士气不稳。某一晚,曹军营地内发生了骚乱,许多人开始反叛。面对这种情况,张辽没有慌张,而是冷静指挥,发出命令:任何敢乱跑的人,都要杀掉。许多人不理解,为何不先平叛,而是在营地里等着。这时候,张辽解释说:军队刚刚成立,不稳定是正常的,混乱的根本原因只是个别人煽动的结果。事实证明,张辽的判断完全正确,混乱很快被平息。正是由于他能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曹操才敢于让他出征逍遥津,面对孙权的十万大军,他能找到敌人的弱点并迅速采取行动,最终取得了惊人的胜利。 接下来是第二点,曹操特别看重做事一视同仁,不论贵贱亲疏者。杨沛便是这一点的典型例子。杨沛原本只是一个囚徒,但他因为敢于执行法律,处决了曹洪的宾客,虽然曹洪是曹操的亲戚,并且是曹操最信任的人之一。这件事让杨沛得罪了曹洪,但曹操不仅没有因此惩罚杨沛,反而看重他的刚正不阿,让他继续升职。 杨沛在任职期间因为公正无私,曾经得罪了不少人,甚至与上司发生了严重的矛盾,最终被投入监狱,并施以髡刑(剃发戴铁箍)。然而,曹操并未过多关注这些事情。当曹操将总部迁至邺城后,他看到了杨沛的才能,便提拔他从囚徒直接升任京兆尹。曹操对下属说:这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杨沛上任后,邺城的局势一度变得非常井然有序,那些曾经胡作非为的人都不敢再肆意妄为,纷纷警惕起来。杨沛的刚正与公正,也让曹操深为钦佩。 最后,曹操还非常看重被误解却坦然处之者。高柔便是这个例子的代表。高柔原本是袁绍家族的人,曹操打败袁绍后,他和自己的堂兄弟一同归附曹操。但不幸的是,高柔的堂兄弟后来反叛了曹操,这让曹操对高柔产生了怀疑,虽然最后证明高柔并未参与其中,曹操依然觉得他不完全可靠,决定将他调任刺奸令史,这个职位非常危险,稍有差错便可能丧命。面对这种不公正的待遇,高柔不仅没有慌乱,而是继续履行职责,做得有声有色。有一次,曹操深夜视察,看到高柔因为工作过于专注,竟然在桌子旁睡着了。曹操非常感动,觉得他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于是便将他调到自己身边。高柔在新岗位上依旧保持冷静、坦然,做事一如既往,这使得曹操对他更加信任。 曹操识别靠谱人才的三种标准,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无论在什么时代,能够在大事面前保持冷静、处理事务公正无私、即使被误解也能泰然处之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