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是由赵匡胤建立的,继承了后周的基业,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几乎完成了大一统。北宋灭亡后,南宋在赵构的领导下建立,赵构是宋徽宗的儿子。虽然期间发生了靖康之耻,然而南宋的建立时间并不长,最终形成了南北宋的局面,尽管南北分治,但南宋存在的时间也算相当长。然而,在两宋的历史中,宋朝的军事实力却显得非常薄弱,屡次北伐均失败,而且还常常被敌人打得很惨。北宋最终被金人所灭,南宋也遭受金人屈辱性的打击。那么,宋朝的军队如此孱弱,为什么还能延续三百年之久呢?
第一,宋朝的制度设计有效防止了武将造反。 从历史来看,除了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之外,很多朝代的灭亡往往与武将或权臣的篡位有关。赵匡胤本人就是通过武力篡位登上了帝位,众所周知的黄袍加身事件。然而,赵匡胤深知武将篡位的危害性,因此在建立宋朝后,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来防范这种情况。例如,他实施了杯酒释兵权,让武将的权力得到了有效制约。此外,他还采取了分化宰相权力的措施,确保文官掌兵,这样一来,武将造反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避免了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历史悲剧。 第二,宋朝的经济非常发达。 尽管两宋时期的战争不断,消耗了大量财力,但长期战乱并没有导致经济崩溃,反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明朝后期崇祯为了筹集军费而向民间借债不同,宋朝并未出现类似的财政危机。虽然宋朝政府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但商业发展却相当迅速,尤其是海外贸易,这使得宋朝的经济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尽管这些财富并没有完全用于民生,但经济的繁荣为宋朝的稳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长期的国家存在奠定了条件。第三,虽然两宋的军力较弱,但并没有弱到随时都会被灭掉的程度。 两宋虽然面临着许多外患,但并非随时都可能被外敌轻易消灭。即使是金国、大辽、甚至西夏等强敌,都不可能轻松征服宋朝。尽管北宋最终被金国所灭,但这并不意味着宋朝的整体实力就此暴露无遗。事实上,宋朝在长期的对抗中,凭借其独特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军事策略,展现了坚韧的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