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郑州人创造了古埃及文明!铁证如山,有图有真相
迪丽瓦拉
2025-08-24 21:03:49
0

有人说埃及历史是伪史。

别呀!

那千真万确是咱们种花家的宝贵遗产,万万不能分到别人头上,更不能说都是假的。

因为

埃及文明,是夏朝之前的一个有虞氏部落创建的文明,他们的祖上八辈子都住在中国河南,是正经八百的炎黄子孙

不信?

看看这个。

瓮棺葬,有没有很眼熟?

在中国,瓮棺葬的历史最少有八千年以上历史,棺中大多葬的都是儿童。

这一条,与《礼记》中记载的“有虞氏瓦棺”、“有虞氏之瓦棺葬无服之殇”完全吻合,证明瓮棺葬这个风俗是有虞氏的特色葬俗。

在六七千年前,仰韶文化区大量盛行瓮棺葬,表明有虞氏部落的势力在仰韶文化中得到极大发展。

下图是瓮棺葬的流行区域,中原地带较为密集。

上图则是埃及发现的5500年前的瓮棺葬,与仰韶文化区的瓮棺一模一样。(

画重点:这个时候埃及还没流行木乃伊,据说要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才开始出现木乃伊。)

所以,在埃及发现5500年前这独具中国特色的有虞氏葬俗,只要不是瞎,只要不是蠢,我们也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

有虞氏的一支部落在5500年前抵达了埃及。

有人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然而这比起下面这些事实其实根本不算什么。

至少9000年前,义乌的有虞氏彩陶就已经运到了叙利亚。

至少7000年前,画着太极图的有虞氏彩陶就已经运到了乌克兰。

至少

6000年前,刻着文字的有虞氏彩陶源源不断地运到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催生了苏美尔人号称世界最早的楔形文字

看下图,临潼姜寨有虞氏陶器文字,距今约6600年。

看下图,西安半坡有虞氏陶器文字,距今约6800年。

看下图,所谓的苏美尔最早文字,距今不到5200年。

至少六千年前,来自河姆渡的有虞氏陶器已经在埃及落地生根。

看下图:左为埃及涅伽达文化时期(距今5700年—5100年)发现的黑顶红陶,右为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年—5300年)的黑顶红陶。

再看看这个埃及发现的五千多年前的彩陶。

和仰韶文化的陶罐不能说十分相似,只能说一模一样。

不过,来到上述这些地方的可能仅仅只是有虞氏的彩陶而已,而我们可以通过墓葬确认,来到埃及的是活生生的有虞氏部落的人!

这些有虞氏的人,在大约5500年前抵达埃及,并在当地发挥自己的陶器特长,制造了一件这样的陶器,上面还画着埃及的火烈鸟:

巧的是,1972年郑州市北郊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房基内,同样出土了这样一件造型特别的陶器。

不能说十分相似,只能说一模一样。

然而,要知道,即使在中国,这种造型别致的陶器,可以说绝无仅有!!然而它的孪生兄弟居然在非洲出现了!!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5500年前抵达埃及的那个有虞氏部落,就是来自郑州大河村,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河南老乡

郑州大河村遗址,同样也是属于有虞氏的部落,这个遗址里的早期墓葬,几乎全部都是瓮棺葬!有虞氏独具特色的瓮棺葬!

依据《郑州大河村》考古报告,

从1972-1989年共计21次考古发掘的5000平方米范围内,共计出土各类墓葬356座,其中土坑墓等186座,瓮棺葬(均为早夭婴儿,不见成年人二次葬)170座,两种类型将近对半,而且就仰韶时期而言,瓮棺葬数量明显超出土坑墓数量,如:大河村前一至二期出土瓮棺葬11座,未见土坑墓;第三期土坑墓仅有2座,瓮棺葬20座;大河村仰韶文化第四期土坑墓共118座,瓮棺葬为137座。进入龙山时期之后,幼儿用瓮棺作葬具的减少,多采取成年人的坚穴土坑葬的埋葬形式,同时成人采用就地掩埋的埋葬方式增多。

划重点:从考古报告可以看出,大河村仰韶文化一期(距今大约6800年)到二期的所有墓葬都是瓮棺葬,表明有虞氏部落在6800年前就在大河村单独居住。但是后来随着外来人口逐渐增加,有虞氏瓮棺葬的比重也在逐年下降。

所以,外来人口的增加很可能是导致5500年前大河村这个有虞氏的部落一部分人迁徙到埃及的原因。

他们很可能是乘着贩运有虞氏彩陶的船,顺黄河顺流而下,出海后再继续南下,乘着季风和洋流,沿着顺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到到了埃及!

大河村的有虞氏村民们迁居埃及的路线图,如下图所示经过海上丝绸之路:

这趟路程走了多久?可以参考一下这个新闻:

2010年7月,一场特殊的“寻根之旅”展开。6名来自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南岛语族后人登上仿古木舟,从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启程,借助星象、季风和洋流,一路北上,途经库克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等地,远航1.6万海里,历时4个月后,抵达祖先当年出发的地方——中国福建,在壳丘头遗址,他们种下了一棵象征乡愁的榕树。

来到埃及的有虞氏部落,把专利的酿酒神器——尖底瓶也带来了。

下图是一万年前有虞氏的酿酒用的尖底瓶,九千年前的贾湖有虞氏人用它来酿葡萄酒。

于是,埃及酿酒业从五千年前开始飞速发展起来。后来的壁画上到处都是有虞氏独创的尖底瓶。

著名的埃及法老图坦卡蒙还把这酒坛子带到了坟墓里。

看看这壁画上埃及人披麻戴孝的送葬队伍。

再看看这葬礼上呼天抢地的场景。

你会不会觉得很熟悉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百... 穆桂英在历史上并无此人,她是演义虚构人物,奇怪的是,她的生年在演义上有明确记载,卒年却并没有记载,而...
原创 商... 封神演义作为一代经典,不论是小说本身还是其延伸作品都是一代人的回忆。其中商纣王的形象被定型为一代昏君...
原创 电...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康熙看到死鹰后昏厥的情节,是一个极具戏剧张力和象征意义的桥段。这一事件并非单...
原创 《... 在俄罗斯莫斯科无名烈士墓上有一句话“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这句话是写给所有默默无名的...
原创 难... 司马懿,喜欢三国的朋友一定知道这个人。司马懿在三国后半期出场的,出场之后,就一直是主角。曹魏建立之后...
民国最出名的书画作伪团伙大佬,... 网络上能找到的唯一一张谭敬的照片(图左为谭敬) 他是中国“首席鉴定专家”张葱玉的发小,澳门赌王何鸿燊...
原创 大... 在我们的印象中,大内侍卫都是非常威风且武功高强的形象,最早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记载,“此诚危...
伊犁条约割让大片土地给沙俄,为... 1881年那会儿,清朝跟沙俄在圣彼得堡搞了个《中俄新约》,里面说了说伊犁那块地怎么分。虽然咱们拿回了...
原创 地... 《走西口》剧照 人口迁移在中国历史上非常常见,秦汉时期就开始有人口陆续向平原四周流动。历史上有著名的...
原创 历... 当我们看过了很多著作后,会对里面的人物熟记于心,并且这些人物鲜明的形象也会使读者印象深刻。所以我们深...
原创 未... 大家都知道,中国五千年来,无论什么民族得了天下,都难免被汉族同化,汉族得益于文化和数量,任何民族都可...
原创 太... 滨哥侃历史:太平天国原创系列第81篇,欢迎大家分享转发! 洪宣娇是太平天国传说中的著名女将领,她在太...
原创 红... 《本草纲目》:番薯具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阳之功效。 提起红薯,在当今社会无人不晓,毕竟谁...
秦汉时期为对付匈奴常在边关种榆... 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国的广大边疆地带,发生了一场比拼智慧和胆识,还有大自然与打仗技巧的较量。这可不是一...
李世民的四位夫人,两个是女犯人... 李世民跟长孙皇后,那可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恩爱夫妻,他们的故事在战火纷飞、权力斗争的年代里传为佳话,一...
原创 周... 将《神雕侠侣》的故事读完,你是怎样的感受?是否觉得意犹未尽?这很正常,因为金庸只是在恰到好处的时候让...
原创 后...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人性中有谦逊的一面,也有狂妄的一面,往往身居高位、财源滚滚或者著作等身时就会忘...
原创 殷... 武德五年(622年)春天,眼看着刘黑闼带领窦建德的旧部将窦建德原先的地盘都占有了,李渊派出李世民平定...
桐城:“桐”的最早实物记录被发... 近日,桐城市委史志室工作人员发现“桐”的最早实物记录,该资料对研究桐城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图为翏...
原创 麦... 麦克阿瑟在日本的生活有多爽?日本绝色女神作陪,天皇像他儿子 麦克阿瑟与日本:一场“改造”与被“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