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远征军之魂——国殇墓园
迪丽瓦拉
2025-08-25 02:32:40
0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国殇》

国殇墓园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叠水河畔,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攻克腾冲战斗中阵亡将士而建的墓园,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也最完整的抗战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纪念陵园。

1944年5月,为打通滇缅公路,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实施腾冲反攻战。历时127天,大小战役达40余次,以近万伤亡的代价,歼灭日本守军6000余名,收复腾冲,使腾冲成为滇西最早光复的县城。

为祭悼国军阵亡将士,在云贵监察使李根源的倡议下,兴建了这座陵园。李根源先生取《楚辞》中“国殇”之篇名,题为“国殇墓园”。

国殇墓园里安息着9187个(9168名远征军+19名盟军)英灵,这里记载着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墓园的大门为八字形白族风格古式门楼,门额镶有李根源所书“国殇墓园”四个大字,大门右侧挂有“滇西抗战纪念馆”的牌子。两侧粉墙上分别绘有表彰烈士精神的龙腾、虎跃形象。

墓园建成于1945年7月7日,占地88亩,主体建筑以中轴对称、台阶递进形式,由大门经长甬道循石级而上。整座陵园保存完好,具有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

整个陵园安静而肃穆。在这极边之城,我们怀着崇敬的心一步步走入这英雄们的安息地。

墓园两侧的是宽阔的广场,立有许多铜塑雕像和当年修路用的石磙,用以纪念抗战的艰难岁月。

最引人注目的是盟军史迪威将军和“飞虎队”陈纳德将军的塑像。这座雕塑是抗战时期反法西斯联盟的见证,也是对盟军将士的尊重。

主体建筑忠烈祠坐落在甬道尽头的高台上,是重檐歇山顶的古式建筑,四周设回廊,宏伟壮观,完整的保存着1945年时的布局。

台前正中刻“碧血千秋”四个大字,为蒋中正所题,李根源书写。

忠烈祠的正殿上檐下悬蒋中正题“河岳英灵”匾额,捐堂正门上悬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手书的“忠烈祠”匾额。

祠堂内非常的庄严,四周布满的花圈寄托着后人对英雄的敬意。

祠堂中央高悬孙中山先生的画像及“总理遗嘱”,左右分佩国民党党旗、中华民国国旗。

两侧墙壁上镶嵌抗日阵亡将士名录碑七十六方,刻有9618名烈士的姓名。祠内外立柱悬挂国民党高级军政要员何应钦、卫立煌、孙科、陈诚、龙云、霍揆彰等人的题联、挽诗、悼词,祠前立有数通石碑。

主要有蒋中正签署的保护国殇墓园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布告》碑、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的记述腾冲作战经过的《忠烈祠》碑和《腾冲会战概要》碑、张问德的《答田岛书》碑等。

这是远征军总司令卫立煌所题的挽联,上联“绝域远征歼狂寇克坚城是薄伐首功攘夷奇绩”下联“丰碑屹立妥英灵藏碧血留千秋忠义百翼馨香”。

“绝域远征歼狂寇”真的是让人热血澎湃的一段话,我们民族我们军人要的就是这种精神。

忠烈祠两侧的厢房现辟为陈列馆,陈列馆分为两个展厅,展出反映腾冲抗战的实物100余件,纪实照片274张。

陈列分“太平洋战争”、“腾冲抗战”、“腾冲人民对抗战的贡献”、“中印公路的建筑”、“腾冲战役中部分抗日将士事迹介绍”五个部分。

展厅里还有在战役中阵亡的高级将领的介绍,这一段历史值得我们认真的去看。

忠烈祠的右侧是“滇西抗战盟军阵亡将士纪念碑”。

纪念碑的中间是碑文和姓名,两旁是石刻的和平鸽浮雕。这里安葬着在腾冲战役阵亡的19位盟军战士,是按照欧美陵园风格所建,欧美化的墓地是对盟军烈士最大的尊重。

“盟军纪念碑”对面有一块石碑,是美国前总统老布什于2004年给保山市时任市长熊清华先生的感谢信。在这封信中,参加过二战的老布什先生代表美国人民,感谢云南人民为二战所做的一切。

安息吧英雄,中国人民不会忘记。

忠烈祠后面布满墓碑的圆锥形小山叫小团坡,是国殇墓园的主墓。

在主墓道前有几座重要的石碑。

这是主墓碑,上写“中国远征军抗日阵亡将士墓”。

于右任手书的“天地正气”碑,于老的这四个字写的真是气冲云霄。

抗日名将寸性奇之墓。寸性奇是腾冲人,在抵抗日寇侵略的战斗中为民族献身、为国完忠,牺牲后也葬在此地,这是国殇墓园中军衔最高的一位烈士。

这是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抗日阵亡将士墓碑,碑上刻有在战役中阵亡的高级军官的名字。从少校到少将,共有二十名,可见当日战役之惨烈,那是用鲜血换来的胜利。

他们的背后就是9000多名阵亡的部下,仿佛还在统领着他们的士兵。

小团坡主墓高约31米,按照军队的建制,四面山坡上从山脚到山顶,墓碑排成了无数列纵队。以塔为中心,辐射状地把坡体分为六个等分,每个等分都代表一个师,密布着墓碑。

一排排的墓碑,严格按军衔高低顺序排列。最上层是中级军官,中层的是下级军官,其所占比例相当大,下层是普通的士兵,而排在最外层的二等兵们牺牲的时候大多数都不到二十岁。

墓碑上书阵亡将士的姓名和军衔,碑下葬有该人的骨灰。

整个烈士墓共立墓碑3346块,埋葬着9168人。(这其中有太多无法统计的无名烈士)

这是一座让人震撼让人难忘的墓地,这里安息着我们英雄的军人,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他们的英魂永远守护着这片土地。

顺着阶梯可以走到坡顶,坡顶立有高10米的纪念塔,外形为方形柱式,系用腾冲特有的火山岩雕砌而成。塔身正面镌刻着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的题书“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光复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塔基正面刻有蒋中正题、李根源书“民族英雄”四个蓝色大字,其余三面为腾冲抗战纪要铭文。

这纪念碑状如刺天的刀剑,威震山河,这是抗日的军魂!

陵园的右侧是后来修建的系列纪念地。这是“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纪念碑”。碑前方地面刻有中缅印战区示意图,描述着中国远征军抗日的战场,后面是关于远征军的文字类碑刻,真实记录了远征军的丰功伟绩,这里是建国后所增修的。

另外在墓园大门的左侧墙边,还有一座特殊的井型墓“倭塚”。

这里埋葬着数名侵华日军,这是一座象征侵略者惨败的含陪祭意义的墓。这座矮小的坟墓,像永远跪着的侵略者,在向中国军民谢罪。

铁血铸军魂,国殇墓园是中国远征军抗日战场最真实的纪念地,也是中国抗战历史活的教科书和爱国主义基地。

作为后人,我们应该正视历史、尊重历史,让更多的人知道抗日战争国军正面战场的悲壮往事。

让我们去缅怀这些英勇的烈士们,铭记他们忠贞爱国的大无畏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悟民族的尊严,才能奠定民族繁荣的基础。

这里不分国籍不分政党,这里长眠着为国捐躯的9168名远征军抗日烈士,他们是那个时代的英雄,民族的英雄。以前是,现在是,永远都是!

让我们对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军人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尉迟恭是唐朝初期一位非常出色的将领,尽管他在历史上可能没有其他名将那样的辉煌表现,但他在帮助秦王李世...
美丽的秦汉四校 (图片由AI生成) ■西咸新区秦汉第四学校 八(1)班杨晨鑫 秦汉第四学校,如一颗璀璨闪耀的新星,...
原创 张...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刘备、关羽和张飞之间的深厚情谊,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从那一刻起,三人结拜为...
原创 《... 谋士,指的是为君主或权臣出谋划策、提供智力支持的人,通常以智慧为核心,帮助统治者实现霸业。历史上,许...
明代公务员的班味怎么比我还重 每天早上闭着眼睛 按掉第八次“稍后提醒”闹钟, 睡眼惺忪地被人群推上早高峰地铁, 在陌生人腋窝的前后...
巨龙巡游珠玑巷 25日,承载着千万广府人乡愁记忆的第五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在广府祖地韶关南雄珠玑巷隆重开幕,约800...
“明清鼎革一百年”系列:东亚动... 在传统史料中,壬辰战争常被一笔带过,但若把目光真正投向四百多年前的战场,便会发现它绝非寥寥数语能够概...
原创 五... 五代十国:外侮都从内讧招,一波才了一波摇 李璟寻改封李景遂为齐王兼诸道兵马元帅,燕王李景达为副。李...
原创 为... 萧司令员,135师违抗军令,孤军冒进,钻入敌人包围圈了!参谋长解方拿着电报急匆匆走进了第四野战军第1...
原创 清...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发布了退位诏书,这标志着清朝这一延续近三百年的封...
原创 道... 清代的道这一职务已经有许多学者进行过研究,尤其是一些御史撰写的相关文章。但每当谈到这个话题时,总会引...
文化新观察|不止是打卡!从展览... 北京故宫午门展厅中,一对曾陈设于帝王宫廷中的“掐丝珐琅太平有象”,正静静接受观众们的目光洗礼。虽在一...
潜山城管以“让三尺”促治理“进... “让他三尺又何妨”,清代桐城六尺巷的千古美谈,蕴含着“秉公、明理、尚和、守纪”的深厚底蕴。如今,潜山...
原创 彭... 1930年5月14日,红五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成功将修水县城围困得水泄不通。那时,部队刚刚取得平江县...
原创 天...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其中大多数都是继承父亲的皇位,他们的施政方式大多雷同,许多皇帝也表现得平庸或昏...
中非治国理政交流对话会在多哥举... 本报约翰内斯堡11月25日电 (记者杨讴)洛美消息:中非治国理政交流对话会24日在多哥首都洛美举行。...
原创 清... 大家好,我是「历史解码者」!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却忽...
原创 秦... 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将领,如王翦、王贲父子,蒙恬与蒙毅兄弟,赵奢、廉颇、...
湮没在史海的中华民族壮举悲歌 ... 传统史书将世代繁衍于庆阳、平凉一带的共工氏、白马鲧与流向西南一带的驩兜氏、三苗族,称为“四恶”或“四...
原创 曹...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汉室面临灭亡的危机。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为魏王,最终篡位建立魏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