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十年(1884年)八月初四晚上7时30分左右,武昌居民和长江对岸的汉口、汉阳居民目睹了一场火灾。这团火仿佛在他们的心中燃烧,让他们里里外外都燃烧起来,叹息痛苦。
黄鹤楼于当晚起火,化为灰烬!
1884年《点石斋画报》以图画形式再现黄鹤楼大火。
“鹤出天外,第一层已在河边伫立千年。” 1660多年来,黄鹤楼矗立在长江之滨的黄虎矶上。它曾多次因战争、火灾或雷电而被建造和毁坏。 “据说现在的建筑和老建筑不同,一层被毁了,另一层被修复了。”
此次被大火烧毁的黄鹤楼始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在湖广总督官文、李汉章和湖北巡抚郭白银两位湖广总督的主持下,耗资白银三万多两,聘请工匠千余人。 10个月内完成。当时人们称其为“同治鹤楼”,以区别于历史其他时期的黄鹤楼。咸丰六年十二月,太平军与清军激战时,原黄鹤楼倒塌。
据《武昌重修黄鹤楼碑记》记载,同治塔“共三层,总高七尺二尺,加上铜顶九尺,共九十九间”。高七尺以上的柱子有四十八根,周长二十尺,宽八尺,各为奇数。宽阔,其上置吕祖像,仍如故。”
1874年冬天,在长江上拍摄黄鹤楼和黄鹄矶,俄国摄影师阿道夫·伊拉莫维奇·鲍耶尔斯基拍摄。
千百年来,黄鹤楼不仅仅是一座建筑,不仅仅是一道风景,它已经深深植根于当地人民的文化血液中。那天晚上,人们看着它消失在火中的心情可想而知。
站在武昌汉阳门城楼下拍摄黄鹤楼,摄影师不详。黄鹤楼周边有很多易燃的草房。
火灾发生后,全国关注,多家报刊报道了此事。媒体报道虽然简短,但根据《申报》、《点石斋画报》、《艺文录》的记载,足以还原火灾的实际情况。
八月初四晚上7时30分,武昌汉阳门外董家坡张姓骨制品作坊发生火灾。车间原是一间茅草屋。一个徒弟提着煤油灯到小亭子上取东西。他不小心把灯打翻了,导致房子着火。他无力拯救他。
恰巧当晚北风较大,火势蔓延迅速。首先烧毁了黄鹤楼的护栏,随后黄鹤楼主体和平台也被烧毁。
这件事非同小可,惊动了各级官员,上至巡抚、巡抚,下至道台、县令。接到报告后,他们率队赶赴现场。由于黄鹤楼地势较高,又是木质结构,周围易燃物较多,扑救效果甚微。
晚上8点左右,黄鹤楼向南倒塌,直至木结构完全烧毁,只剩下铜屋顶。楼内一名卧床不起的老道士不幸去世。河边约200栋带有木板工厂地板的房屋被烧毁。
很快,问责也被提上政府的议程。负责黄鹤楼地区消防工作的消防队长张某逃跑,一名同住者被拘留。板材厂王姓老板和江柴厂老板也被拘留。至于后续相关责任人如何处理,尚不得而知。
后来,有人写了一首歌曲,名叫《钓黄鹤楼》:
李白追得以逃脱,但祝融却按捺不住怒火。楼名黄鹤终飞,青川还剩几棵树?我着急地问仙人,这里已经被废弃了多少次了?黄河可以枯竭,山峦可以被淹没,但正义和和谐是站不住脚的。天帝居中,善于用奇。世界上的事情怎么可能一成不变呢?若再教崔浩作诗,黄江就无趣了。沮丧和悲伤的感觉溢于言表。
1911年,黄鹤楼故地,从左到右建筑依次为胜像宝塔、警钟楼与奥略楼,选自Wyatt-Smith Stanley相册。
武昌人民和全国文人墨客不能容忍黄鹄矶上空空无一物,于是重新修建黄鹤楼的建议很快就被送到了都督府。但清末正面临内忧外患,要么资金不足,要么社会动荡,建设计划不得不一拖再拖。
张之洞担任湖广总督长达18年。他曾夸口说,汉阳铁厂炼钢时,要建一座铜墙铁墙的黄鹤楼,以免发生火灾。事实上,这个目标直到他卸任后才得以实现。黄遵宪赋诗讽刺他:
黄鹤楼又被砸碎了,我无墙可写诗。冲天铁柱终于白发一言,大臣汗毛都已耗尽。
如果不能建造即将飞翔的黄鹤楼,那就建造普通的楼阁来填补空缺。 1904年,湖北巡抚段方在黄鹤楼旧址上修建了一座二层红色洋楼。屋顶上有一口大自鸣钟,名“警钟楼”。
1920年代,警钟楼,来自Stanfield Family相册。
1907年,张之洞升任体仁阁学士兼军机大臣。为了歌颂他治湖北的功绩,张之洞还集资在黄鹤楼旧址附近建了一座亭子,取名“奥略楼”。
这两座楼阁虽然在造型和气势上与黄鹤楼相差甚远,但却弥补了人们的“黄鹤楼情结”。来这里欣赏风景,一如往昔。
黄鹤楼真正是在同治楼被烧毁一百年后重建的。 1985年5月,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黄鹤终于回到了家乡!更令人欣喜的是,它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雄伟、雄伟,“高五层,尖顶四面皆可见,飞檐层层”。由于黄湖集已被长江大桥占用,新建筑由旧址向东移1000米至蛇山山顶。
参考资料:冯天宇主编的《黄鹤楼志》,1884年《申报》、《点石斋画报》、《艺文录》中的新闻报道,李安建等主编的《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