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荒唐的闹剧风波,张勋复辟清朝,喧嚣12天便匆匆收场
迪丽瓦拉
2025-09-02 09:05:12
0

民国建立后一段时间内,还有很多遗老遗少还幻想帝制美梦,比较典型是袁世凯“洪宪”和张勋复辟“清朝”的闹剧。

袁世凯“登基”

在这群大清遗老遗少,人称“辫帅”张勋是唯一的地方实力派,并且手中握有重兵,而且张勋及所部均留有发辫,效忠清廷,因此满清的遗老遗少围绕聚集在张勋身边,吹捧成“武圣”的高度,这也让张勋自认为复辟大清的“天选之人”。

张勋

1917年5月下旬,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和总理段祺瑞因“参战”矛盾不可调和,张勋觉得是“扭转乾坤”的绝佳时机,在6月7日率领4000余名“辫军”北上,6月14日张勋到达北京。

辫子军

经过一阵紧张的策划,张勋于1917年6月30日潜入清宫,当晚发动复辟。

溥仪

1917年7月1日凌晨1时,张勋穿上蓝纱袍、黄马褂,戴上红顶花瓴,率领刘廷琛、康有为、陈毅、沈曾植、王士珍、江朝宗及几位辫子军统领共50余人,乘车进宫。

大清“复辟”通电发出后,各地的前清遗老遗少们备受鼓舞,纷纷前往北京希望“重用”,北京街道到处都是戴上假辫子的人,纸糊龙旗飘扬,群魔乱舞的。

讨逆军进攻皇城

复辟以后,张勋自任首席内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过足了官瘾。与此同时,张勋复辟激起全国百姓民愤,纷纷要求打倒张勋。各路军阀们见状立刻改变立场,纷纷落井下石,反对张勋。

7月12日,张勋被信赖的皖系军阀段祺瑞的“讨逆军”所击败,逃入荷兰使馆,溥仪退位,闹剧风波仅仅过去了十二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光... 光武帝刘秀前前后后一共回过家乡襄阳六次,回家后他都干了些什么呢?根据对文献记载的解读,笔者认为光武帝...
原创 四... 近代中国历史,是一部跌宕起伏的战争史,革命队伍从两万五千里长征,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这片九州大地...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书款孔雀蓝釉... 在雍正朝官窑瓷器的璀璨星空中,“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书款孔雀蓝釉地珐琅彩敞口瓶” 宛如一颗散发着神秘幽...
原创 唐... 在《西游记》中,唐僧每到一个国家,都要去倒换通关文牒。 小时候不太懂通关文牒到底为何物,为什么要倒换...
大清候补皇帝溥儁,为何最终没有... 溥儁,这位大清朝的备选皇上,1900年那会儿,差一点儿就真坐上龙椅了。他还有个名儿,叫同俊。 这年6...
原创 生... 什么?华妃不是雍正的妃子吗? 《甄嬛传》是这样演的,可是雍正后宫从来就没有一位华妃,她的历史原型应该...
原创 浅... 刚才看了篇文章评论隋明帝(不是隋炀帝吗,炀帝是李唐给上的谥号)杨广的。首先我认为杨广不是昏君,不是庸...
原创 千... 魏征字玄成,是下曲阳县人。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魏徵自幼家境贫寒,但心里确有...
原创 谭... 谭嗣同最为后人所知的是其在维新变法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作为戊戌六君子之一,在刑场上表现出的大义凛然...
原创 孙... 猴年来临之际,奉献一则有“皮猴子”绰号的皮定均将军“学习猴子大王孙悟空”的一个故事,与大家共享。 皮...
原创 长... 对于赵国来说,接收上党郡,其实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选择。 因为上党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一旦上党落入秦国之...
原创 清... 宜将剩勇追穷寇。 历朝历代均奉行成王败寇,斩草除根。如果不消灭残部,等着他们再发展起来再来推翻本朝?...
原创 关... 说起关羽,可谓称得上是家喻户晓,在他的身上发生过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无论是从过五关斩六将还是温酒斩华...
原创 武... 武则天能成为举世闻名的千古第一女帝,她所经历的坎坷曲折非常人所能想象,她的坚韧不拔,她的柳絮才高,拯...
原创 他... 中国历史中,辅佐君王的贤臣中姜太公、诸葛亮、管仲等名字家喻户晓。 而位列首位的贤相,是辅佐商汤建国的...
原创 刘... 三国时期,追随刘备的忠臣、良臣、贤臣数不胜数。在蜀国诸多人才里,赵云与刘备的关系却有些微妙。论功绩,...
原创 刘... 夺汉中,进位汉中王,刘备不仅首次体会到独自正面击败曹操的快感,势力更是达到巅峰。对于重要的汉中防务,...
原创 陕... 张载有诗言:“君子防未然,见机天地先。”古之文物,多深埋地底,常人无从知晓,然盗墓贼因垂涎其中利益,...
诸葛亮明知姜维是大才,为什么没... 没有越级提拔的规矩。 1 人才是讲求梯队的,比如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 诸葛亮在病逝前,明...
历史 | 明朝的锦衣卫到底有多... “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恒以勋戚都督领之,恩荫寄禄无常员……十七年改锦衣卫指挥使为正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