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尹希:虽然中国培养了我,但美国再乱,我也不会回国,哈佛:是他自愿留下的
迪丽瓦拉
2025-09-02 10:34:41
0

有这么一个“天才”故事,听得人直拍大腿,又气又无奈。主角叫尹希,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9岁进北京八中“超常班”,12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8岁从中科大毕业后,揣着哈佛给的2万美元奖学金,一溜烟跑到美国深造去了。24岁,人家哈佛博士毕业,直接留校当教授,成了哈佛史上最年轻的华人教授,还入了美国籍。这事儿要搁在武侠小说里,那绝对是“少年英雄,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剧本。可惜,尹希这位“英雄”,没回“乡”,反而在美国安了家。

你说这尹希,在国内读书时,那可是信誓旦旦,要“立志报国”。结果呢?学成之后,一扭头,成了美国科研界的“香饽饽”,专门研究什么“弦理论”“量子引力”,还给美国人贡献了不少高精尖的科研成果。这事儿,你说气人不气人?就好比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最后却成了别人家的“顶梁柱”,这换谁心里能好受?

尹希这事儿,其实不是个例。据统计,从1978年到2019年,中国出国留学的人员累计达656.06万人,学成归国的有323.17万人,但还有165.62万人选择留在国外发展,占比高达40%。这些人里,不乏公费奖学金留学的学生,他们拿着国家的钱,学了一身本事,却选择给别的国家做贡献。你说这事儿,是不是让人心里堵得慌?

很多人会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这话没错,但问题是,自己培养的科学家却留在国外搞科研,这怎么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悲哀。就好比自己家地里种出的好庄稼,最后却被别人收割了去,这能不让人心疼吗?

尹希给出的理由是,美国有更先进、更开放的科研环境。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但仔细琢磨琢磨,又觉得哪里不对劲。中国的科研环境,真的就那么差吗?这些年,中国在科研上的投入可是逐年增加,科研设施也越来越先进,科研氛围也越来越浓厚。就说华为吧,为了突破芯片技术,那可是下了血本,招揽了一大批顶尖人才。结果呢?还是被一些“卡脖子”的技术给难住了。为啥?缺人才啊!

任正非就曾说过:“在芯片领域,我们缺的并不是设备,而是人才!”这话,一针见血。中国不缺天才,缺的是合适的理科人才培养体系。有了这个环境和氛围,理科人才才会像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

但话说回来,光培养人才还不够,还得想办法留住人才。你得让这些尖端人才知道“反哺之恩”,让他们明白,是国家培养了他们,他们应该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不是像尹希那样,一扭头,就忘了自己的根在哪里。

有人可能会说,尹希留在美国,那是他的自由,我们管不着。这话没错,但问题是,这种“自由”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深深的悲哀。就好比一个家族,辛辛苦苦培养出了一个有出息的孩子,结果这孩子却忘了本,成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这事儿,你说能让人心里好受吗?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人。还是有很多留学生在学成之后,选择了回国发展,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才是真正的“海归精英”,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至于尹希,他会不会后悔?这事儿,谁也说不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留在美国,虽然享受了先进的科研环境,但也失去了很多。比如,他失去了与祖国共同成长的机会,失去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机会。这些,都是金钱和名誉买不来的。

所以,还是那句话:“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希望那些还在国外发展的科学家们,能够早日明白这个道理,回到祖国的怀抱,为祖国的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毕竟,这里才是你们的根,才是你们真正的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秦先后灭掉 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但却未能统一全国,而单单留下孱弱的卫国。 有人说卫国是名臣...
原创 一... 上一期讲到,春秋迈进战国,原本与秦争执不断地晋国三分。然而,晋国的变更不仅没有给秦国带来东征的机会,...
原创 渑... 春秋七国争雄的历史深入人心,其中渑池之会是秦赵两国重要的外交事件。公元前279年,秦昭王约赵惠文王在...
原创 民... 现在很多人都仇富,特别是那些不学无术,不好好做人,天天显摆的富二代,更是让人讨厌。 因为这些人的存在...
原创 “... 西周时期,国家实时封建制度,因此很多国家的功臣以及皇室宗亲都被分封给了些许的封地。这些人可以在自己的...
原创 禁... 提起日本人,我们一般对他们的称呼都是 “小日本”、“日本鬼子” 。 不过去年开始,有人发现一些社交平...
原创 4... 曹丕虽然是曹魏的建立者,也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但是这哥们是不具备一统天下的能力和条件的。即使他没有英...
原创 夷... 大家好,这里是史书上说了啥,今天和大家分享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是三国初年蜀吴双方的一次战役。公元21...
胜利村:银幕课堂悟真谛 革命精... 胜利村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近日,胜利村党支部组织开展“银幕课堂悟真谛 革命精神永传承...
原创 “... 虢国夫人,是杨贵妃的三姐,唐代著名外戚贵族,因"素面朝天"的典故和奢靡生活成为盛唐由盛转衰的象征性人...
原创 合... 苏秦(?-公元前284年),己姓,苏氏,名秦,字季子,雒阳(luò今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
原创 爱... 从古至今,华侨华人漂洋过海,移居异国的事情屡见不鲜。在大家的印象中,可能觉得华侨们都是富甲一方的大商...
原创 刘... 自古风云变幻,世事如棋,局势分合,常使人感叹。人们常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中,...
原创 问...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在攻打西北地区少数民族(陆浑之戎)时,来到了洛河,洛河即洛水,陈兵在周朝的边境...
原创 印... 想要征服一个地区,想要消化一个地区,最先需要毁灭的是其文化,这基本上是世界共识,几乎所有的大国都知道...
原创 你... 每个中国人印象里都有这么一家新华书店,它可能坐落在不同的位置,店内也有不同的布局和书籍,但相同的是招...
原创 河...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是清朝赵翼《论诗五首·其二》中的两句,表达了诗人提倡在诗词创作...
原创 清... 大清道光年间,出了一位在华洋人公认的世界首富,谁有如此能耐?他又是做什么的呢?他后来结局如何? 一个...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的华夏大地,豪杰纷起,群英涌现,一部《三国演义》更英雄形象深入人心。近日,有网友提问:如果给...
原创 李... 李世民在男女之事上很随便,他敢娶仇人妻子、至亲弟媳、前朝皇后,但就是不敢纳嫂子郑观音,不是他不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