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8月2日,德国总统兴登堡因病去世,小胡子希特勒就已将总统和总理一职合二为一,希特勒已经成为了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集各种权力于一身,希特勒成为兴登堡在政治上的合法接班人,德国法西斯政权正式建立。
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局面发生呢?一起了解一下兴登堡.
这位仅次于俾斯麦的的德国先驱是有着怎么样的传奇人生呢?
1847年10月2日,兴登堡出生于东普鲁士波森市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
他的家人多数都在普鲁士军队服役,因此在他身上有强烈的忠君意识和军队色彩,这也对他未来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1858年,进入了寄宿制的陆军幼童学校,他接受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教育,那种绝对服从、对上忠诚、永不言败的精神在少年兴登堡心里扎下了根,这种心理意识跟随了他一生,激励了他的一生。
1860年,正式加入普鲁士军队,成为了一名候补军官。
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后,兴登堡表现突出,克尼格雷茨之战开始扬名,同时在进攻奥军炮兵阵地时英勇奋战。兴登堡开始闻名全军,得到了威廉一世的高度称赞,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作为中尉的兴登堡先后参加了圣普里瓦会战和色当之战,表现英勇,再次受到了威廉一世的封赏,此时兴登堡已经在军队里面声名鹊起。
1903年晋升为上将。
1911年,因与德皇有分歧,兴登堡称病请求退役并很快得到批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兴登堡重新出山任德军东线第8集团军司令。率领部队粉碎俄国军队对东普鲁士的进攻,取得坦嫩贝格之战的胜利。坦纳贝格战役,一举歼灭20万沙俄军队,这场战役成为兴登堡政治和军事生涯的转折点。同年11月他被提升为陆军元帅。
1916年8月,任德军总参谋长,负责东西两线的战略指挥。在西线建立著名的兴登堡防线-齐格菲防线
一一站败后,兴登堡虽被协约国列为第二号战犯,却一直没离开德国,也没离开军队。他对他的部队说:“弟兄们,我能替你们和协约国把条件讲到什么地步,诚然毫无把握,但是我总要尽到我的心力,替你们弄到我所能弄到的最好条件……。之后由于协约国的反对,兴登堡被迫从德军离职,并退隐故里。
1925年,重新出山, 2月28日,魏玛共和国总统艾伯特因病去世,兴登堡高票当选为魏玛共和国总统。
1929年9月从美国开始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德国遭到重大打击,社会矛盾趋于尖锐。
表面上,兴登堡一再表示支持宪法,维护国民议会的权力,但他却始终站在德国反民主的政府官员和大地主阶级的立场执行各种政策。由于当时的魏玛共和国正在应对经济“大萧条”和德国共产党同国家社会党不断爆发的冲突等棘手问题,兴登堡趁势引入"总统内阁”机制,逐渐削弱议会的权力。
1932年魏玛共和国举行总统选举。希特勒代表民社党(即纳粹党)参选,尽管纳粹党开动全套宣传机器,但最终以总票数36.8%的成绩落败,而兴登堡则以1936万票(占总票数的53%)获得连任。
尽管竞选总统失利,但纳粹党在1932年7月的国会选举中获得1374万张选票,在国会608个席位中拥有了230席,一跃而成为第一大党。
兴登堡不得不与曾经及其鄙视的希特勒合作。
1933年1月30日,任命希特勒为总理。这时的兴登堡恐怕永远不可能想到,希特勒将在整个世界掀起狂风巨浪,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并使德国遭遇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分裂状态。
1934年8月2日,这位87岁的总统在他位于东普鲁士的领地纽代克盍然而逝,为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兴登堡在军事生涯初期是一个出色的军人,但是他最为著名的成就在于一战中的完美指挥。但是兴登堡的晚年精神涣散,力不从心,黯淡的精神力量、陈旧的思想和狭隘的观察力使其后期的政治生涯受到损害,并间接的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对于德国,他毁誉参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