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六部尚书之中,为何工部尚书最不受人待见?专家:你看他是管啥的
迪丽瓦拉
2025-09-03 00:33:29
0

随着近几年古装电视剧的泛滥,人们对于中国古代的一些知识积累是越来越广泛了。在所有的电视剧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尚书”一职,比如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等等。

关于尚书一职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时期,隋文帝杨坚继位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也为了避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相权过于集中采取了“三权分立”,这就是“三省六部制”。

在我们的理解之中,六部尚书应该都是品级的,事实上从品级上来说六部尚书的确差不多,宋朝时期六部尚书官居二品,而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宰相制度的废除,六部尚书地位水涨船高,最高品级达到了从一品。

然而在六部尚书之中其实也有一条“鄙视链”,虽然品级是相同的,可是地位却有天壤之别,其实这很好理解:就拿现在的公司来说吧,有些部门掌管着公司的机要和财富,这样的部门自然是受到各方面待见的,有些部门则每天闲得很,老板也不受重视,自然而然的就每个人都想踩上一脚。

那么当年六部尚书的地位是怎么划分的呢?

六部之首:吏部尚书

在朝堂六部之中,吏部尚书的地位是最高的,因为这很好理解,因为这关系到官员的升迁,吏本就是官吏、选拔的意思。

历史上,但凡有雄才大略的君王第一个想要掌握的就是任免官员的权力,因为吏部尚书一旦落到权臣的手里必然会导致皇权大权旁落,对于皇帝来说是灾难。

在曹魏时期,鉴由于“九品中正制”的实行,让中正官的权力得到了扩张。中正官原本只是品评士人等级,然后朝廷按照中正官的品评将其分配,当时“尚书台”已经形成,而任免官员的权力则是掌握在吏部手上。

可惜的是,由于中正官权力太大直接导致吏部后来大权旁落,在隋唐时期,隋文帝改革李治,至此“九品中正制”被废除,同时又加强了吏部的权力,从此任免官员的权力牢牢掌握在吏部的手中。

由于掌管着人家的仕途升迁,所以朝堂六部之中吏部尚书的地位是最高的。

仅次于吏部尚书的户部尚书

在吏部尚书之下,户部尚书的地位也是很高的,毕竟这很好理解,因为掌管着国家重要的财政吗?有一个部门急需用钱了,必须得上报到户部,户部批准同意了,然后款项就能够剥下来。

由于国家财政大权都掌握在户部尚书的手上,对于当时的官员而言这也是一个肥差,除了财富之外,人口、赋税、田产等等这些都需要户部尚书亲自统一管辖,因此户部尚书的分量也是很重的。

同病相怜的礼部、兵部和刑部

关于礼部尚书,很多人以为这是一个很鸡肋的部门,事实上礼部尚书的权利也是非常大的,如果要说职权的话礼部尚书就相当于今时今日的外交部长,而除此之外,科举以及各种典礼都需要礼部出面去协调。

因为中国古代是极为讲究礼仪的,因此礼部尚书虽然在古装剧之中存在感很低,可却是一个很重要的职位,如果放在以《周礼》治天下的周王朝,礼部绝对是六部之首,可惜礼部是一个既不管钱又不管人事的组织,而且管的事务也多,也是一个苦差事,虽然位高权重,但也是一个体力活。

兵部尚书和礼部相同,兵部尚书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我们就知道这是管国家军事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孙武的《孙子兵法》说的很好:“兵者,死生之道也”,因此兵部尚书不可谓不重要。

然而兵部尚书又是一个极为尴尬的存在,他虽然掌管着全国的军事,可是在中国古代兵部尚书大部分都是文官担任的,在明清时期更多的是辅助前方的将领。

至于调兵?你想多了。在明朝时期,如果需要外出打仗,那么需要兵部拟定草案方略,然后再抄送内阁,内阁同意了再抄送给皇帝,而清朝时期,内阁被废掉了,可是在雍正朝却设立了军机处,朝廷大大小小的用兵决议都是从这发出去的。

而兵部尚书更多的职能也是对各地的将领进行升迁调配以及发放饷银等等,而军队的统领权大部分是由皇帝所掌控,所以兵部也是一个较为尴尬的职位。

而刑部尚书也是如此,刑部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刑法的意思,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对案件进行审理的职能,在明代以前刑部尚书是比较威风的,因为作为当时“公检法”最高领导,假设你有一天落到人家手里不得求着人家吗?

而明朝之后,刑部尚书又比较尴尬,因为为了减少各地冤假错案的发生,在刑部尚书旁边又有大理寺和都察院进行三权分立,其中刑部负责审理案件却无权宣判,大理寺则对案件进行复核,没有意义了再宣判,而都察院起一个监督的作用。

工部地位最为尴尬

而在这六部之中,工部就是最让人看不起的,如果真要比较的话工部就如同今天公司的“技术部门”,在当时兴修水利、研发武器以及修缮宫殿那都是需要工部监造督办的。

可以说工部里面的官员那都是个顶个的实干家,整天钻研的就是各种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可是我们要知道研究这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是需要大量钱财的,工部本身就不属于一个创造收益的部门,恰恰相反他是一个需要大量资金注入的部门,而且收效甚微,因此也最不收人待见。

然而近代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如果没有高科技的大量投入往往会得落后挨打,明清时期正是因为过于小瞧工部尚书,以至于科技和西方差了一大截,最终导致了近代的挨打落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南... 南宋末年,元朝大军入侵江南之地,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也因此走到了末路,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却毁家纾难,...
原创 战... 导语:战国七雄,燕国因何而亡?迂阔之政,战乱之世固守王道传统的悲剧,燕国有三大特殊之处,周武王分封的...
原创 科... 一 贞观五年,初兴的大唐已然灭了悬在头上的利剑——东突厥。建立了不世之功的李世民,心头的自豪那是无以...
原创 五... 曹魏五子良将,是曹魏除曹姓和夏侯姓氏以外的名将,分别为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
原创 深... 深度反思: 为什么必须警惕日本精英分子? 晚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 中国国门大...
原创 青... 家人们,我最近刷到个离谱新闻!湖南郴州有个小伙子,爹妈给他取名叫朱云飞,结果他23岁那年突然“上头”...
原创 七... 在西汉历史的长河中,七国之乱无疑是一场惊涛骇浪,差点掀翻了汉王朝的统治巨轮。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段充...
原创 黄... 大家好,这里是史书上说了啥,今天和大家分享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指的是唐朝发生的一次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
原创 赵... 赵括,战国时期赵国统帅,因长平之战指挥不当,导致四十万赵军被秦将白起坑杀。所以一直以来被当成反面教材...
原创 不... 1258年8月11日,蒙哥因病去世在合州钓鱼城下,享年五十岁。蒙哥去世后,进攻南宋的军队纷纷撤退。这...
原创 原...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近代以来,欧洲成为世界的中心。尤其是新航路开辟后,整个欧洲列强不断崛起,形成...
原创 洛... 《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 “民以食为天”,粮食对人的重要性是不言...
原创 上... 1949年的阳春3月,柔和的春风吹拂着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所在地西柏坡,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一...
原创 张... 比“九一八”事件提前三年,师出有名,主动出击,能否改变历史? 历史不能假设,但假设一下也无妨! 19...
原创 原... 在历史上,只要是关于皇位之争,那就没有什么血缘亲情可言,父母所生的兄弟,那并不是兄弟,那只是一个绊脚...
原创 高... “重读史记”第一季第二十五期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在司马迁...
原创 为... 宋太宗赵光义能够在宋太祖赵匡胤之后登上皇位,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奇迹,这里面充满了争端和猜疑。 ...
原创 司... 司马家族在三国是最大赢家,建立晋朝结果败家。为什么反差如此之大。 司马家族从司马懿晚年开始开挂,发动...
原创 美... 在中国,总有人赞扬美式民主,认为美式民主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制度。那么两党制或者多党制是不是真的那么美好...
原创 为... 因为唐朝打隋朝,再怎么说也是汉人与汉人之间的造反,只要喊着“杨广无道,人人得而诛之”的旗号,只要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