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年那会儿,司马昭派了三路大军去攻打蜀汉。姜维挺厉害,带着兵把魏军的主力钟会大军挡在了剑阁那边。可没想到,曹魏还有个猛将叫邓艾,他胆子大,带着3万大军悄悄穿过阴平,直接杀进了蜀汉的地盘。这时候,刘禅急了,赶紧派诸葛瞻带着7万大军去对付邓艾。但这诸葛瞻吧,能力真的一般。明明人数上占优势,结果却在绵竹那一仗被打得惨败,绵竹就这么被邓艾给占了。这样一来,成都的大门就敞开了,蜀汉危在旦夕。刘禅没办法,只能打开城门投降了。
蜀汉为啥会完蛋?其实跟诸葛瞻能力不行、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加上指挥打仗不灵光有很大关系。还有啊,刘禅那时候身边也没啥牛掰的大将能顶上去。你想啊,要是蜀汉那三位顶尖大将还在刘禅身边,他派他们去对付邓艾,邓艾哪儿能轻易就把蜀汉给灭了呢。
一、说说罗宪这个人
邓艾,那可是三国晚期的一位顶尖大将。在绵竹那场大战里,他带着三万累得不行的兵,愣是把诸葛瞻的七万精兵给打败了,这指挥水平,真不是盖的。蜀汉那边,除了姜维,其他将军跟邓艾硬碰硬,都不行,根本挡不住邓艾这根尖刺。那怎么办呢?得找个防守高手,才能扛得住邓艾。而罗宪,正好就是这么一位防守大神。
襄樊大战那会儿,孙权不讲信用,瞅准关羽跟曹魏打得火热,从背后偷袭,占了荆州,还抓了关羽给杀了。这事儿把刘备气得不轻,他一咬牙,带着全国的兵马就去打吴国了。攻打吴国的时候,刘备出了个昏招,让大军靠着山和水扎营,说是为了避暑。结果陆逊瞅准机会,一把火烧了过去,连营都烧起来了。刘备的几万大军被烧得那叫一个惨,最后只能灰溜溜地逃到白帝城。
刘备在白帝城那会儿,他搞了个永安都督的职位,还建了些防御设施,就是为了防着东吴。等刘备一走,诸葛亮虽然努力跟东吴把关系给修补好了,但襄樊那一仗打得太惨了,蜀汉这边对东吴的提防可一直没放下。
蜀汉一共设了5个永安都督的职位,分别是李严、陈到、宗预、阎宇,还有最后一任罗宪。到了263年,邓艾偷偷过了阴平,把蜀汉的都城成都给围了。罗宪他们这些将领,也都赶紧派兵去救刘禅,但可惜啊,远水解不了近渴,蜀汉还是被邓艾给灭了。蜀汉没了之后,曹魏那边又乱了套,邓艾和钟会都反了,他们自己家里都顾不过来,哪还有空去管蜀汉的地盘。这时候,江东瞅准了这个机会,赶紧派步协带着兵往西边打,想趁机把蜀汉的地盘给占了。
蜀汉灭亡的痛苦,已经让罗宪他们心里够难受了。这时候,江东那边还想占便宜,打算来抢蜀汉的地盘,这让蜀汉的将士们火冒三丈。罗宪带着兵马,把江东的步协给打退了。可江东不死心,又派来个名将陆抗,帮着步协来抢地盘。陆抗这人,在三国后期可是数一数二的猛将,给罗宪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但罗宪打死也不肯投降,铁了心要跟他们干到底。那时候,蜀军里还闹起了瘟疫,好多士兵都病倒了。可就算这样,罗宪还是带着剩下的士兵,硬扛了6个月。
司马昭把内部纷争摆平后,为了挺罗宪一把,就派了荆州刺史胡烈去攻打东吴的军事要地西陵。这样一来,江东那边没办法,只能调回头去对抗曹魏。永安的危机就这么解了,罗宪因为这次立功,被曹魏大大奖赏了一番,给了他陵江将军的头衔,还让他监管巴东的军事,拿着使节令牌,兼任武陵太守。
罗宪这人,特别擅长防守。要是给他七万精锐士兵,让他去守成都,就算是厉害的邓艾来了,恐怕也很难攻下他守着的成都。
二、说说王平这个人王平,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他。他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虽然这里没有详细说他的事迹,但提起他,大家都知道他有些不凡之处。在日常生活中,王平总是给人一种稳重可靠的感觉,做事从不马虎,对待朋友也是真心实意。他的性格挺独特的,有自己的想法和原则,不会因为别人的看法就轻易动摇。工作上,王平更是认真负责,总是能把任务完成得漂漂亮亮,让人挑不出毛病。大家都说,跟王平一起共事,心里就是踏实。总的来说,王平这个人,值得信赖,也值得尊重。他的故事,虽然这里没有细说,但相信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绝对是个值得记住的名字。
王平,他是蜀汉那边一个防守特别厉害的大将。
诸葛亮刚开始北伐那会儿,他派了马谡和王平去守很重要的街亭。到了街亭,马谡这个光会说不会做的家伙,非要按书上的来,不听实际情况,说要在山上扎营,还不要靠近水源。这简直是打仗的大错,王平劝了他好久,可马谡就是不听。没办法,王平只好带着2000人在山脚扎营,让马谡带着主力上山。后来,曹魏的大将张郃来了,他一眼就看出了马谡的破绽。张郃派兵断了马谡的水,把他们困在山上,蜀军没了水,士气低落,最后就被张郃打败了,街亭也丢了。虽然王平没守住街亭,但他也挺聪明。他摆了些假阵势,让张郃以为有埋伏,不敢随便追他们,最后王平还是带着人安全撤退了。事情过后,诸葛亮很难过,但还是把马谡给处斩了。而王平呢,诸葛亮觉得他不错,开始重用他了。
诸葛亮去世后,魏延和杨仪两人闹翻了,结果魏延被马岱给杀了。这之后,王平就接手了魏延的位置,负责守卫汉中。
王平,那可是位防守超群的猛将。他负责守卫汉中时,曹爽带着10万大军来攻。而王平手底下,只有3万士兵。但王平聪明啊,他利用汉中的地形,把重要的关口都守得严严实实的,拖住了曹爽的大军。就这么着,王平硬是把曹爽给打退了。
王平是个防守高手,要是给他七万养精蓄锐的士兵,让他去对付邓艾那三万远道而来、疲惫不堪的军队,那邓艾肯定得输。但遗憾的是,王平在248年就去世了。要不然,汉中也不会丢得那么早,蜀汉或许还能多撑一段时间。
三、说说姜维这个人姜维,真的是个挺厉害的角色。他不仅是蜀汉的大将,还特别有智谋。在战场上,他勇猛无比,总能想出巧妙的战术来对付敌人。而且,他对蜀汉忠心耿耿,一直为了国家的安危在努力奋斗。姜维的故事可不少。他从小就很聪明,后来投奔了蜀汉,得到了诸葛亮的赏识。诸葛亮对他很好,不仅教他兵法,还让他带兵打仗。姜维也没辜负诸葛亮的期望,立下了很多战功。除了勇猛和智谋,姜维还特别有毅力。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怕吃苦,也不怕困难。这种精神,真的让人很佩服。总的来说,姜维就是蜀汉的一个传奇人物。他的事迹,一直都被人们传颂着。
姜维,在蜀汉那边,武力值几乎能和邓艾相抗衡,就他一个。这家伙,原本在曹魏那边当将领。记得诸葛亮头一回北伐时,姜维老家天水郡投降了诸葛亮,这一搞,曹魏那边就不再信任他了,连城门都不让他进,没办法,姜维只好投了诸葛亮。到了蜀汉,诸葛亮对他那是相当信任,甚至把自己一辈子的本事都教给了姜维。
姜维这人,既能文又能武,算是蜀汉后期挑大梁的大将军。他为了复兴汉室,好几次亲自带兵去北伐。北伐那会儿,他跟曹魏的邓艾、钟会这些名将交手了不少回,打得有来有回,谁也不占便宜。但没办法,曹魏家大业大,蜀汉比不过,所以姜维的北伐梦一直没能圆。要是当时能给姜维七万精兵,让他去对付长途跋涉、累得不行的邓艾那三万疲军,那绵竹之战可能就是另一个故事了,说不定邓艾就得栽在那儿。可惜啊,邓艾这家伙狡猾得很,他偷摸着过了阴平,那时候姜维正带着兵在剑阁跟曹魏的主力钟会大军干架呢,根本顾不上。这么一来,姜维就是想救蜀汉,也是有心无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