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皇帝通常会根据其生前的表现或者在祖庙中的地位来为其评定谥号或庙号,这些称号代替了皇帝的姓名,如康熙、雍正是年号,唐高祖、唐高宗是庙号,汉文帝、汉武帝则是谥号。那么,西方的国王和皇帝又是如何命名和称呼的呢?
与中国的名字习惯不同,欧洲人的名字显得要简单许多,因此在观看好莱坞的电影或电视剧时,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人名字相似,如约翰、迈克、萨姆等。事实上,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的名字更为匮乏,这也让后来的历史学者以及热爱欧洲历史的人感到困扰。无论是在英国、法国,还是在德国,他们的君主名字常常是“亨利”、“腓力”、“查理”、“威廉”和“路易”等,这些名字通常源自贵族家庭或先贤的传承,因此许多后代的君主也乐意延续先祖的名字。比如,在英国,就有八位名为“爱德华”的国王,八位名为“亨利”的国王,还有六位名为“乔治”的国王;神圣罗马帝国则有七位“亨利”和七位“查理”;而法国则有十八位名为“路易”的国王和十位名为“查理”的国王,其他如波兰、拜占庭、西班牙等国家也多有类似情况。
为了便于区分这些相同名字的国王,后人通常会通过加上数字“世”来标明顺序。例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代表她是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叫做“伊丽莎白”的女王。然而,与中国不同的是,这种“某某二世”并不意味着其一定是“某某一世”的直系后代,可能是隔了好几代甚至完全没有亲属关系。例如,在英国的“亨利一世”和“亨利二世”之间,就间隔了一个斯蒂芬国王,而亨利一世与亨利二世甚至是外祖父与外孙的关系。而“亨利三世”和“亨利四世”则相隔了近两个世纪。
虽然加上序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同名的问题,但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同一个国家,无法避免不同国家之间重名的情况。例如,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国王中都有“亨利一世”、“亨利二世”和“亨利三世”,而名为“威廉一世”的国王多达七位。如果我提到“亨利二世”,没有明确指出国别,你可能很难知道我指的是哪一位,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文章中总会在君主名前加上“英王”、“法王”或“德皇”这样的标签,而这并非是为了凑字数。
除了重名问题,还有一种相反的情况,由于欧洲中世纪的复杂联姻与分封制度,一个人可能同时担任多个国家的国王或皇帝。例如,历史上有名的查理五世,既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又是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而英格兰的“伊丽莎白”女王,按英格兰的谱系计算是二世,但按苏格兰的谱系则应该称为“伊丽莎白一世”。如果再算上大小封爵,情况就更加复杂了,仅仅用名字和数字的方式已经难以区分欧洲多个国家的君主。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名字无法区分,那加上姓氏能不能解决问题呢?答案是:不能。例如,法国的四位国王,路易十三、路易十四、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虽然四人名字相同,都姓波旁,但如何区分他们呢?因此,除了使用名字加序号外,人们还采用了另外两种方法来帮助区分这些君主。
第一种方法是以出生地为依据,结合姓名。例如,英王爱德华二世因出生在卡纳芬城堡,因此被称为“卡纳芬的爱德华”;法王亨利四世则因出生于纳瓦拉王国,被称为“纳瓦拉的亨利”;英王爱德华三世之子兰开斯特公爵约翰出生在刚特,因此被称为“刚特的约翰”。这种命名方式通常在封爵或加冕之前使用。
另一种方式是为重名的君主附上具有代表性的绰号,这些绰号基本上是独一无二的,能够帮助人们迅速区分不同的君主。这些绰号五花八门,既有褒义也有贬义,总体可以分为几种类型。例如,法国国王中,丕平因身材矮小却有着卓越的历史地位和功绩,被称为“矮子”丕平;查理曼的孙子查理因谢顶被戏称为“秃头”查理。法国后来的国王也有“口吃者”路易、“胖子”查理、“胖子”路易等类似绰号,几乎没有哪个绰号是美好的,直到卡佩王朝的“腓力四世”才获得“美男子”的称号。
其他国家的君王也有许多有趣的绰号。例如,电影《勇敢的心》中,那个残忍的英国国王爱德华就有“长腿”的外号,因他身材高挑,双腿修长;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腓特烈一世则因为胡子红如火焰而被称为“红胡子”;“征服者”威廉因征服英格兰而得名;“失地王”约翰则因频繁与法国交战而丧失大量领土而得此绰号。
这些绰号不仅仅限于法国,也包括其他国家的君主。例如,英王理查一世因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的表现而获得“狮心王”的称号;西班牙的“疯女”胡安娜因精神失常而得此称号;俄罗斯沙皇伊凡四世因其残暴统治而被称为“雷帝”或“恐怖的伊凡”。
除这些著名绰号外,还有如“懒惰者”路易五世、“勇敢者”腓力三世、“智者”查理五世等。这些绰号反映了君王的性格特征或历史事件,使得后人能够通过这些有趣的称号来更清楚地辨识历史人物。
此外,宗教信仰对中世纪欧洲君主的命名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许多君王因其虔诚的信仰而获得特殊的称号。比如,“殉道者”爱德华,他在位时被继母所杀,其死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因此获得此称号;法王路易因内心的虔诚以及忏悔行为被称为“虔诚者”;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因虔诚信仰以及两次十字军东征,死后被追封为圣徒,称为“圣路易”。
总之,欧洲中世纪的君主命名方式复杂且多样,既有名字与数字的组合,也有基于出生地、绰号和宗教信仰的命名,体现了当时君主身份和权力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