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名字不够,绰号来凑,扒一扒欧洲中世纪君主的几种命名方式
迪丽瓦拉
2025-09-05 17:37:33
0

中国的皇帝通常会根据其生前的表现或者在祖庙中的地位来为其评定谥号或庙号,这些称号代替了皇帝的姓名,如康熙、雍正是年号,唐高祖、唐高宗是庙号,汉文帝、汉武帝则是谥号。那么,西方的国王和皇帝又是如何命名和称呼的呢?

与中国的名字习惯不同,欧洲人的名字显得要简单许多,因此在观看好莱坞的电影或电视剧时,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人名字相似,如约翰、迈克、萨姆等。事实上,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的名字更为匮乏,这也让后来的历史学者以及热爱欧洲历史的人感到困扰。无论是在英国、法国,还是在德国,他们的君主名字常常是“亨利”、“腓力”、“查理”、“威廉”和“路易”等,这些名字通常源自贵族家庭或先贤的传承,因此许多后代的君主也乐意延续先祖的名字。比如,在英国,就有八位名为“爱德华”的国王,八位名为“亨利”的国王,还有六位名为“乔治”的国王;神圣罗马帝国则有七位“亨利”和七位“查理”;而法国则有十八位名为“路易”的国王和十位名为“查理”的国王,其他如波兰、拜占庭、西班牙等国家也多有类似情况。

为了便于区分这些相同名字的国王,后人通常会通过加上数字“世”来标明顺序。例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代表她是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叫做“伊丽莎白”的女王。然而,与中国不同的是,这种“某某二世”并不意味着其一定是“某某一世”的直系后代,可能是隔了好几代甚至完全没有亲属关系。例如,在英国的“亨利一世”和“亨利二世”之间,就间隔了一个斯蒂芬国王,而亨利一世与亨利二世甚至是外祖父与外孙的关系。而“亨利三世”和“亨利四世”则相隔了近两个世纪。

虽然加上序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同名的问题,但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同一个国家,无法避免不同国家之间重名的情况。例如,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国王中都有“亨利一世”、“亨利二世”和“亨利三世”,而名为“威廉一世”的国王多达七位。如果我提到“亨利二世”,没有明确指出国别,你可能很难知道我指的是哪一位,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文章中总会在君主名前加上“英王”、“法王”或“德皇”这样的标签,而这并非是为了凑字数。

除了重名问题,还有一种相反的情况,由于欧洲中世纪的复杂联姻与分封制度,一个人可能同时担任多个国家的国王或皇帝。例如,历史上有名的查理五世,既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又是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而英格兰的“伊丽莎白”女王,按英格兰的谱系计算是二世,但按苏格兰的谱系则应该称为“伊丽莎白一世”。如果再算上大小封爵,情况就更加复杂了,仅仅用名字和数字的方式已经难以区分欧洲多个国家的君主。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名字无法区分,那加上姓氏能不能解决问题呢?答案是:不能。例如,法国的四位国王,路易十三、路易十四、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虽然四人名字相同,都姓波旁,但如何区分他们呢?因此,除了使用名字加序号外,人们还采用了另外两种方法来帮助区分这些君主。

第一种方法是以出生地为依据,结合姓名。例如,英王爱德华二世因出生在卡纳芬城堡,因此被称为“卡纳芬的爱德华”;法王亨利四世则因出生于纳瓦拉王国,被称为“纳瓦拉的亨利”;英王爱德华三世之子兰开斯特公爵约翰出生在刚特,因此被称为“刚特的约翰”。这种命名方式通常在封爵或加冕之前使用。

另一种方式是为重名的君主附上具有代表性的绰号,这些绰号基本上是独一无二的,能够帮助人们迅速区分不同的君主。这些绰号五花八门,既有褒义也有贬义,总体可以分为几种类型。例如,法国国王中,丕平因身材矮小却有着卓越的历史地位和功绩,被称为“矮子”丕平;查理曼的孙子查理因谢顶被戏称为“秃头”查理。法国后来的国王也有“口吃者”路易、“胖子”查理、“胖子”路易等类似绰号,几乎没有哪个绰号是美好的,直到卡佩王朝的“腓力四世”才获得“美男子”的称号。

其他国家的君王也有许多有趣的绰号。例如,电影《勇敢的心》中,那个残忍的英国国王爱德华就有“长腿”的外号,因他身材高挑,双腿修长;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腓特烈一世则因为胡子红如火焰而被称为“红胡子”;“征服者”威廉因征服英格兰而得名;“失地王”约翰则因频繁与法国交战而丧失大量领土而得此绰号。

这些绰号不仅仅限于法国,也包括其他国家的君主。例如,英王理查一世因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的表现而获得“狮心王”的称号;西班牙的“疯女”胡安娜因精神失常而得此称号;俄罗斯沙皇伊凡四世因其残暴统治而被称为“雷帝”或“恐怖的伊凡”。

除这些著名绰号外,还有如“懒惰者”路易五世、“勇敢者”腓力三世、“智者”查理五世等。这些绰号反映了君王的性格特征或历史事件,使得后人能够通过这些有趣的称号来更清楚地辨识历史人物。

此外,宗教信仰对中世纪欧洲君主的命名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许多君王因其虔诚的信仰而获得特殊的称号。比如,“殉道者”爱德华,他在位时被继母所杀,其死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因此获得此称号;法王路易因内心的虔诚以及忏悔行为被称为“虔诚者”;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因虔诚信仰以及两次十字军东征,死后被追封为圣徒,称为“圣路易”。

总之,欧洲中世纪的君主命名方式复杂且多样,既有名字与数字的组合,也有基于出生地、绰号和宗教信仰的命名,体现了当时君主身份和权力的复杂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退休教授陈生玺... 中新网天津5月12日电 (记者 孙玲玲)据南开大学历史学院12日发布的讣告,民盟天津市第九届委员会委...
原创 他... 标题创作挑战赛中曾有人调侃道,人生有三大悲剧:一是1911年进宫当太监,二是1945年投靠日本,三是...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探... 5月12日拍摄的利玛窦墓(中)、汤若望墓(左)和南怀仁墓(右)。 利玛窦墓位于北京阜成门外车公庄,...
搭乘实验考古的“时光机” 搭乘实验考古的“时光机” 黎海超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13日第 17 版) 实验考古...
大型红色主题实景史诗剧《安顺记... 5月12日晚,大型红色主题实景史诗剧《安顺记忆》在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安顺场旅游景区上演,一同与观众穿...
原创 后... 唐末五代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再次经历重大分裂和割据的历史阶段。杨师厚作为这一时期的杰出人物之一,是在战...
原创 “... 开元十五年(728年),在长安皇宫太极殿中,寒风凛冽的夜里,一个满头白发的老者跪伏在唐玄宗面前,泪如...
原创 五... 从三国演义时期涌现出的武将众多,而他们的传奇故事也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刘备所建立的蜀汉就是汇...
原创 浅...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纵横沙场,征战一生。即使在年届六十之时,他依旧英勇果敢,带领着20万精锐骑兵,踏上...
原创 唐... 唐朝的官员等级体系分为九品三十级,每个品级都包含若干子级,假设有两位都是二品官员,他们的待遇和地位可...
原创 司... 司马炎最应当感激的五位名将,正是因为他们的卓越功绩,才让三国的局势逐渐归于统一,成就了西晋的兴起。如...
原创 1... 1650 年的冬天,39 岁的多尔衮带着一群王公大臣去京城郊外打猎,谁能想到,他竟然意外从马上摔了下...
原创 三... 在三国时期,蜀汉有一位将领的权势与魏延不相上下,但可惜的是,他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被人遗忘。蜀汉缺...
原创 朱... 1402年6月,朱棣成功地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他亲自前往明孝陵,将这一激动人心的好消息告知了父亲朱...
原创 我... 在解放战争时期,许多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国民党将领,在蒋介石的个人意愿驱使下,不得不走上了战场...
原创 正... 南宋洪迈曾言:“自古威名之将,立盖世之勋,而晚谬不克终者,多失于恃功矜能而轻敌也。”这些名将一生立下...
原创 太... 你好!以下是对你提供的文章进行改写的版本,我已经保持了原文的主要意思,并在每个段落中增加了一些细节描...
五版霍元甲形象PK,哪一个更有... 在国人的印象中,南有黄飞鸿,北有霍元甲,南北双侠都是中国武林有史可查的大英雄。黄飞鸿虎鹤双形名扬武林...
原创 建... 大音若希,大象无形。这句话恰如其分地描述了我们伟大的领导人之一,他的伟大贡献和影响力不言而喻。 他...
司马衷绝对是现在被黑得最惨的人 #图文打卡计划# 泰始三(267)年冬天,洛阳城下着大雪,晋武帝抱着儿子,目光掠过案头劝他另立太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