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为何如此信任太子朱标?如果他在38岁不死,朱棣还有机会吗
迪丽瓦拉
2025-09-04 11:05:34
0

导语:

朱标,朱元璋的嫡长子,生于1355年,卒于1392年,享年38岁。在洪武元年,也就是1368年,年仅14岁的朱标,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子。朱棣,朱元璋的四儿子,生于1360年,卒于1424年,享年65岁。在洪武三年,也就是1370年,年仅11岁的朱棣,被封为燕王。1380年,21岁的朱棣就藩前往北方,为大明王朝镇守边疆。这俩孩子是朱元璋儿子当中,最优秀的两个。一个是朱元璋钦定并且培养了三十多年的皇太子,一个是夺取建文帝天下,开创永乐盛世的永乐大帝。

历史是没有回头路可以走的,但是我们可以猜测一下,如果朱标在38岁的时候不死,大明朝的历史会怎样呢?朱棣还有机会篡位登基吗?

01朱标是仁慈之主,大明王朝一定蒸蒸日上。

如果朱标能够顺利登基,其实对大明王朝最大的改善,那就是平反活动会兴起。尤其是那些被朱元璋抄家灭族的功臣们,铁定会得到平反。

因为朱标为人就是非常仁慈,他并不喜欢自己的父亲朱元璋滥杀无辜,曾经多次阻止过朱元璋屠戮那些功臣,可是效果不是很理想。

当然了朱标活着的时候,朱元璋还没有大规模杀功臣的想法,因为朱元璋对朱标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他认为自己的儿子可以镇得住这些功臣。

兴宗孝康皇帝标,太祖长子也。母高皇后。元至正十五年生于太平陈迪家。太祖为吴王,立为王世子,从宋濂受经。吴元年,年十三矣,命省临濠墓,谕曰:“商高宗旧劳于外,周成王早闻《无逸》之训,皆知小民疾苦,故在位勤俭,为守成令主。儿生长富贵,习于晏安。---《明史》

朱标做了皇帝以后,首先会延续勤政爱民的风格。这是老朱最值得后人夸奖的地方,朱元璋对臣子虽然凶狠,可是对老百姓那是真的好。

朱元璋杀了那么多贪官,其实目的只有一个,让老百姓们过上好日子。因为朱元璋是苦日子里出来的,他知道贪官污吏对老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

所以朱标算是延续了父亲的这个优良传统,会继续对百姓好。但是手段可能会有些变化,他不会再大规模杀贪官,这一点他做不到。他可能是从政策方面下手,做出一些可以惠及老百姓的政策调整。

甚至有可能给官员们加工资,以此来杜绝一部分官员贪污的可能性。只要是有利于百姓安居乐业的政策,朱标应该都会动用。

02朱标在兄弟中有很大的威信,朱棣不会谋反。

那么又有一个新的问题了,如果朱标活下来,那朱棣会谋反吗?其实这个问题压根不用考虑,因为朱标活着朱棣肯定反不了。

首先朱标是众位皇子中,岁数最大的一个,是非常有威信的太子。他活着的时候,所有皇子对他是非常恭敬的,毕竟朱元璋培养的好。其次朱标对弟弟们那叫一个宽容。他登基以后,绝对不会裁撤藩王,就算这个问题的确是帝国最棘手的问题,也不会在朱标手里解决。再者朱标得到弟弟们的拥护。因为朱标对弟弟们比较好,常常在朱元璋面前为弟弟们求情,所以朱标在诸位皇子们心目中,是完美的继承人。由此可见朱标如果登基的话,不管是从情面上,还是道理上,朱棣都没有理由造反。朱标不会削藩,让朱棣无处可去。朱标反而会维护自己兄弟们的感情,以此加强中央和藩王之间的联络。

仍申谕从行诸臣以宿顿闻。比还,献陕西地图,遂病。病中上言经略建都事。明年四月丙子薨,帝恸哭。礼官议期丧,请以日易。及当除服,帝不忍。礼官请之,始释服视朝。八月庚申祔葬孝陵东,谥曰懿文。---《明史》

此外朱棣也找不到任何理由来谋反了,除非他单纯想要谋反。如果他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他也会成为众矢之的,至少周围的这些诸侯兄弟们,是不可能坐视不管的。

再加上朱标手里有一支强大的中央军,那朱棣岂不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吗?所以由此可见,朱标在位,朱棣压根动都不敢动。

03朱标有一个强大的辅佐团队。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任何人如果是单打独斗的话,永远都走不出困局。比如说朱棣,他也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朱棣造反是有一支强大的辅佐力量作为支撑的。

而且他还从兄弟朱权那里抢来了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这就是朱棣造反的资本。那么朱标有什么资本来维护自己的政权呢?

其实当时朱元璋给朱标安排的非常好了,太子少师是李善长,太子少傅是徐达,这一文一武全都是朝中的顶尖臣子。此外后来的名将蓝玉,那也是朱标这一边的人。如果朱标不死,他肯定可以震慑住蓝玉,所以朱元璋也不会轻易杀了蓝玉。这么来说的话,朱元璋的开国功臣,全部都是朱标的下属。以朱标多年来在军中的履历,他完全是有能力震慑住这帮文臣武将的。

谕之曰:“朕于东宫不别设府僚,而以卿等兼领者,盖军旅未息,朕若有事于外,必太子监国。若设府僚,卿等在内,事当启闻,太子或听断不明,与卿等意见不合,卿等必谓府僚导之,嫌隙易生。又所以特置宾客谕德等官者,欲辅成太子德性,且选名儒为之,职此故也。昔周公教成王克诘戎兵,召公教康王张惶六师,此居安虑危,不忘武备。盖继世之君,生长富贵,昵于安逸,不谙军旅,一有缓急,罔知所措。二公之言,其并识之。”---《明史》

所以当朱棣打算造反的时候,必须要考虑一下自己这边的力量,到底能不能跟朱标那边的力量相抗衡。如果能抗衡,那姑且可以试一试,如果不能抗衡,那又何必去找死呢?

很显然朱标手里的这些大臣,绝对是黄金搭档。当年陈友谅那么难攻克的对手,都被这帮人给搞定了,又何惧朱棣那点人马呢?

总结:朱标的死,让朱元璋把朱标的资源都给清理掉了。

朱元璋的想法实在是太轻松了,他觉得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孙子,让儿子们来辅佐他,这就可以稳定大明的局面了。

唯一可以作为障碍的,可能就是这些功臣了。朱标还活着的时候,尚且可以震慑这帮功臣,可是后来朱标死了,这帮人可就跟脱缰的野马了。

朱允炆实在是太年轻而且没有任何权谋经验,所以他上台以后,必然是要被这帮功臣玩的团团转的。到时候这帮人操纵了朝政,老朱家的天下可就是别人家的了。

所以朱元璋一口气把功臣们全都给杀了,尤其是武将,基本没留什么给朱允炆。朱允炆上台能用的武将太少了。可是朱棣那边还是有一帮跟随他在沙场作战的老将,所以朱棣就比朱允炆在这方面沾光多了。

当然,朱元璋的考虑当然是有他的道理。他认为这天下是他朱元璋打下来的,所以不管是哪个皇子做皇帝都没关系,只要是老朱家的后人就行。

但是这个皇位绝对不能落在那些功臣手里,这是不可以触碰的底线。诸侯王都是朱元璋的儿子,谁造反当了皇帝,那还不是延续朱元璋的后代吗?所以朱元璋什么都考虑好了,朱允炆只是个牺牲品罢了。

参考资料:《明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解密朱元璋痛斩开国功臣的深层原... 朱元璋与功臣的血色博弈:兔死狗烹还是职场大逃杀? 一、大众认知:朱元璋的“兔死狗烹”逻辑 说起明朝初...
千古第一牛人鬼谷子:他究竟是神... 曾有人说:“没有鬼谷子,就没有纵横捭阖,就没有群雄逐鹿。”令人咋舌的是,这位被称为“千古第一奇人”的...
原创 毛... 毛主席一生热爱读书,尤其钟情于《三国》这部经典之作。对于其中的刘备,伟人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认为刘备...
原创 美... 我国的建筑主要分为皖派、闽派、京派、苏派、晋派、川派,每一个风格都包含了当地浓郁的文化色彩。在国人的...
原创 一... 作为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是充满着故事的。从他幼年时期开始,一直到1912年清王朝的覆灭,溥仪一直是受...
原创 “... 刘封如果救关羽的话,蜀汉的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夷陵之战,孙权大败刘备,使得本来势力处于最强的蜀汉和...
他是唐朝最拼的亡国之君,却把一... 公元 904 年 8 月 11 日,洛阳深宫一片血腥。唐昭宗李晔被乱刀砍杀时,手中还紧攥着一卷未写完...
原创 保... 1964年6月的一天,黑龙江巴彦县兴隆镇粮库保管员李玉安下班后,像往常一样拿起女儿的语文课本给她读书...
原创 萨... 萨镇冰 说起中国近代元老级的海军将领,那就不得不提及萨镇冰。 他的一生历经了晚清的覆灭、北洋军阀的割...
原创 “...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策划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此打响了侵华战争的第一枪。 ...
原创 诸...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六出岐山,未能成功,最后死于五丈原,后人想起此事,感叹诸葛亮...
明朝末年有多少藩王?这些王爷结... 三十一个亲王、几百位郡王、上万宗室,到了明朝末年,朱元璋分封下的“铁桶家族”变成了一艘开着无数漏洞的...
原创 收... 在19世纪70年代,清朝的局势可谓内外交困,百孔千疮。西方列强的船舰如猛虎般窥视着中国的每一寸土地,...
原创 为... 熟读三国的朋友都知道,曹操虽然一统中国北方,但前期最大的敌人是袁绍。袁绍虽然昏庸,但凭借四世三公的地...
原创 国... 若心存爱国之念,为了让自己的生命发挥价值成为有用的一生,从这一点出发,纵然大势之下犹如蝼蚁,也可众志...
原创 他... 要说历史上有名的“穿越者”,很多人都会想到新帝王莽,不过今天要讲的这位号称“清朝霍金”的穿越者,出现...
烟台黄渤海新区90%的中小学开... 烟台融媒5月6日讯(记者 刘洁 通讯员 贾燕钊)“120多年前,咱们古现东村名人王懿荣在喝中药时,发...
原创 李... 提到唐高宗李治,很多人可能对他不太了解,通常只能想到他是女皇武则天的丈夫。与父亲李世民那样丰功伟绩的...
原创 周...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战国乱世,建立了统一的大秦王朝,虽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秦朝犹如流星一...
原创 大... 小时候听到大禹治水的故事,那一段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扑在工作上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把我结结实实地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