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徐达,我们不得不承认他在明朝建立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明朝的开国功臣,徐达在明朝成立后步步高升,先后担任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以及太子少傅,最终被封为魏国公。他的一生始终享有朱元璋的高度信任,然而,在这位大明帝国的开创者内心深处,始终隐藏着一丝不安与疑虑。尽管徐达在朱元璋心目中地位显赫,但朱元璋的多疑性格使得他对周围的人,甚至是最亲近的朋友,也怀有防范之心。然而,一次偶然的事件却使朱元璋对徐达的戒备心理有所缓解,并且让他感到格外欣喜,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信任。
在朱元璋尚未称帝,还是吴王的时候,徐达已经承担起了掌控所有军马的重任,地位相当于军马大元帅的角色。由于两人自幼便是好友,徐达与朱元璋常常一起饮酒作乐。记得有一次,两人频频举杯,酒酣耳热之际,徐达喝得酩酊大醉,被朱元璋命人抬上了他自己的龙床。此时的举动,实际上是朱元璋对徐达的一种隐晦考验,想要观察他的真实反应。
当徐达酒醒,发现自己竟然躺在龙床之上时,他立即惊慌失措,连忙下床,跪在地上不停地向床朝拜,无论床上有无他人,面露惶恐之色。这一幕正好被朱元璋暗中瞧见,心中暗自欣喜。如果徐达对此表现出一丝傲慢或不敬,后果可想而知。因此,朱元璋看到徐达如此忠诚的举动后,心中的疑虑顿时消散,对他更加信任。
其实,徐达为人处世极为谨慎,言语也简洁有度。在朱元璋成为义军领袖后,徐达始终以臣子的礼节来对待他,未曾有半点逾规之举。在朱元璋登基称帝后,两人常常棋逢对手,徐达在围棋技艺上颇有造诣,但他从来都不敢赢过朱元璋。在任何情况下,他都坚决不愿意在棋局中取胜,展现出对朱元璋的绝对尊重。这种深思熟虑的态度,正是他良好结局的原因之一。
徐达去世后,朱元璋追封他为中山王,谥号“武宁”,并将其葬于钟山之阴,亲笔撰写了神道碑文。此外,他还被配享于太庙,与其他开国英雄一同受到崇敬,位列“开国六王”之首。如果没有他一生的审慎和忠诚之举,他不可能享有如此崇高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