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古装电视剧时,我们常常会注意到一个独特的现象,那就是在古代,免死金牌的威力简直无与伦比。许多人在面对赐死的命运时,只需拿出手中的免死金牌,便能顺利逃脱,简直令人惊叹。然而,令人纳闷的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曾赐予17人共20块免死金牌,许多获得两块金牌的人最后却依旧遭到了李渊的处死,而秦琼虽然没有免死金牌,却能逃过一劫。究竟这是为何?其中隐藏了什么深意?接下来我将对此深入分析。
一、李渊为何发放免死金牌
李渊在建立唐朝政权后,为了嘉奖那些为其立下赫赫战功的功臣们,特意赐予了一些重要官员免死金牌。他所赐予的其中两块金牌,最大程度上是为了奖励李世民、裴寂和刘文静三位表现出色的大臣;而其余十四人,如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等,他们的功劳虽稍逊一些,但同样得到了免死金牌的恩赐。从理论上来讲,这些人只要拥有免死金牌,在生死攸关之时便可以借此之机保住性命。值得注意的是,李世民的两块免死金牌还曾特别交给了尉迟恭,可见李世民对他的重视程度非常高。
然而,尽管拥有免死金牌,那些大臣们中仍有不少人死得非常悲惨。比如刘文静就拥有两块金牌,最终却无奈遭到斩首,这实在让人感到惋惜。究其原因,刘文静因自以为是而得罪了皇帝,万幸金牌也拯救不了他的小命。这说明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权力中心,免死金牌其实并不是保命的金钥匙,只要惹恼了皇帝,再谈什么金牌都无济于事。
二、秦琼为何没有免死金牌
秦琼被誉为李渊的救命恩人,传说在李渊面临险境的时候,正是他竭尽全力将其救下,使得李唐能够继续发展壮大。令人费解的是,如此大功劳的秦琼,为何没有得到免死金牌呢?根本原因在于,当李渊发放免死金牌时,秦琼尚未归顺于李唐,因而他自然没有资格获得这份特殊的恩赐。
与其说李渊赐予秦琼免死金牌,不如说赋予他更重要的待遇:李渊曾表示,若有需要,甚至可以割下自己的肉来救助秦琼。这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中,已属极为珍贵的待遇。然而,尽管秦琼以其英勇无畏著称,在李世民即位后,他并没有升华为更加出色的人物。尤其是在伟大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秦琼的排名却是垫底。原因在于,在玄武门之变中,秦琼没有选择站队李世民,导致他并未受到重用,能逃脱已有之身正是万幸。
秦琼的聪慧和远见在于,他懂得保持低调,及时收手。在李世民登基之后,秦琼选择了以病为由回家安享晚年,也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得以享福,平安无忧,过上了令人羡慕的生活。历史证明,许多聪明人最终选择功成身退,才能得以善终,若不如此,往往小命唾手可得,曾经拥有的一切也可能化为泡影。
结语
人生短暂,真正拥有的东西并不多。我们或许能掌控一些事情,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保全自己,留下良好的名声,同时为后代留下一些东西。这样的生活方式,何尝不是最理想的呢?历史的轨迹常常令人捧腹,当我们审视那些历史人物时,理应能够认真看清一些深刻的道理,从而实现善终的美好结局。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有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