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作为历史上最刻薄且寡恩的开国皇帝之一,对于自己麾下的开国功臣极少给予赞誉。即使是《明朝那些事儿》中被当年明月誉为“天下第五名将”的朱文正,这位曾镇守孤城、独自抗击陈友谅60万大军的英雄,在朱元璋的评价中也不过是个“忤逆儿”。相比之下,朱元璋对徐达的祭文中,虽然赞扬了他的“中正无暇”,但这仅仅是对其操守的认可,而非对个人的称赞。
在朱元璋所给出的诸多评价中,最具含金量的无疑是“奇男子”这个称号。之所以如此,源于这一称号最早是为了王保保而设。王保保,元末名将察罕帖木儿的外甥,堪称元朝最后的名将。他在元朝灭亡后坚决抵抗西北塞北的敌人,朱元璋多次试图招降他未果,甚至为了笼络他不惜让自己的嫡子娶王保保的妹妹,这种“思念”之情由此可见一斑。到后来,市井之人若有人吹嘘时,常用“尝拿西边王保保来耶”来调侃。整个洪武年间,朱元璋只将“奇男子”称号颁发给了两人,除了王保保,其余一人是……
第一个被朱元璋称为“奇男子”的人是廖永忠,德庆侯。廖永忠,安徽巢湖人,早年是巢湖上的水匪。后来,他与兄长廖永安投奔朱元璋。当时廖永忠只有二十出头,是巢湖系的诸将中最年轻的。廖永安在被张士诚俘虏不屈而死后,廖永忠接替了兄长的位置。在至关重要的鄱阳湖决战中,廖永忠不畏生死、身先士卒,乘风纵火,焚烧敌军船只数百艘,最终全身而退。这一壮举让当时的汉军惊恐不已。战后,朱元璋亲自为他题字:“功超群将,智迈雄师”,以此赞扬他的勇气与智谋。事后,朱元璋还在众人面前称:“廖永忠在鄱阳湖大战时,舍生忘死,勇敢作战,这是我亲眼见证的,他可以称得上是奇男子”。然而,虽然廖永忠勇敢无畏,却也有着过人的智谋,专门培养谋士揣测朱元璋的心思,最终却因与胡惟庸案的牵连而被赐死。
另一位被称为“奇男子”的则是永城侯薛显。薛显,元末群雄赵均用的部将,赵均用去世后归附朱元璋。尽管薛显性格刚烈、残暴,朱元璋并没有因此轻视他,反而任命他为亲军指挥。薛显最著名的一战是在南昌,他与朱文正并肩作战,在敌方60万大军的重重围困中,成功固守防区,并多次实施反击,极大挫败了陈友谅的军队。薛显曾随常遇春征讨张士诚,当张士诚派遣五太子率军增援时,薛显带领舟船部队死守,成功焚烧敌军船只,截断退路,最终迫使敌军投降。朱元璋曾特意叮嘱大将军徐达,说薛显“勇略冠军”,可以独当一面,这也证明了朱元璋对薛显的认可。之后,薛显随徐达征战四方,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尽管薛显好杀而且暴虐,但他没有过多的心机,所以并未引起朱元璋的不满。最终,他在洪武二十年因病去世。
总的来说,这些被朱元璋称为“奇男子”的人物,虽然性格各异,但无一不具备过人的勇气与智慧,他们的故事也体现了朱元璋对这些人的特殊评价,或许正是因为他们的英勇和忠诚,才得以在他的眼中拥有如此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