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位之初的雍正,为何对拥立他的舅舅隆科多下手?都是酒精惹的祸
迪丽瓦拉
2024-11-07 19:15:02
0

原标题:继位之初的雍正,为何对拥立他的舅舅隆科多下手?都是酒精惹的祸

人们常说,酒后失言是会闹出大笑话的,这只是我们现在的观点。放到古代,如果哪个大臣“酒后失言”,不仅官位不保,甚至连性命都可能说没就没,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位因为喝酒而将大好前程葬送的大臣,他就是著名的清朝大臣隆科多。

一、显赫身家

说到这个隆科多,那可是大有来头,出身于佟佳氏的他,隶属于满洲镶黄旗,镶黄旗那可是八旗中地位显赫的上三旗,佟佳一族的地位可想而知。不光如此,佟佳一族还出过好几位皇后,包括康熙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康熙帝最宠爱的皇后孝懿仁皇后等,而隆科多正是孝懿仁皇后的亲弟弟。

二、清朝独一份的殊荣

不过,这都不算什么,隆科多真正在历史上笑傲群雄的,当属雍正皇帝在公开场合称其为“舅舅”。要知道,虽然很多大臣都是皇亲国戚,但名为亲戚实则君臣,想让皇帝公开称呼辈分的,有清以来隆科多是独一份。那么,我们就有另外一个疑问了,按照史料的记载,雍正的生母应该是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和隆科多的佟佳氏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那为何雍正还要在公开场合称其为“舅舅”呢?

原因是有多方面的。首先,作为康熙最宠爱的皇后的亲弟弟,隆科多的前程自然是无比的光明,早在康熙年间,他便官居理藩院尚书兼步兵统领,足见在康熙朝的隆科多,就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了。

其次,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在1678年(康熙十七年)生雍正的时候,位分还十分低微,直到第二年,才被单独晋封为的德嫔,而按照清朝的祖制,位分不在嫔位之上的是没有资格亲自抚养孩子的,所以雍正刚出生不久就被送到了孝懿仁皇后佟佳氏那里代为抚养,而此时的佟佳氏正好刚刚失去了孩子,雍正的到来对于沉浸在丧子之痛中的她来说,算是一种“失而复得”的慰藉,所以孝懿仁皇后既然成为了雍正的养母,而隆科多自然也就顺理成章得成为了他的舅舅。

如果光是舅舅的身份,那雍正是不一定会在公开场合这样称呼的,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在雍正继位时,隆科多对他的拥立之功。众所周知,康熙一生最大的遗憾最痛心的事情就是亲眼见证了自己的儿子们为了储君之位你争我夺,在这场史称“九子夺嫡”的历史事件中,当时手握兵权的隆科多就成为了诸皇子争相结交的重臣,最终隆科多选择了当时并不显眼的四阿哥胤禛,但事实证明他的眼光还是非常不错的,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69岁的康熙帝在畅春园突然驾崩,由于事发突然,为了雍正坐稳皇位,掌握重权的隆科多建议四阿哥胤禛先继位再发丧,并命令全城戒严对圣祖晏驾一事封锁消息,等到雍正已经完成登基大典后再解除戒严,所以,凭着这样的拥立之功,雍正自然是对隆科多另眼相看的,这“舅舅”的称呼自然也是十分愿意叫的。

三、酒后失言,一切成空

功不可没的隆科多在雍正继位的第一年,其权利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不仅以“拥戴殊勋”之名被封一等公,总理国家事务,而且雍正在处理政务上会时不时地向其请教,一时间光芒无人出其右。当然,这种风光也没持续了多久,一切皆因隆科多“酒后失言”而起。

人在十分得意的时候很容易找不到北,这种行为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当然隆科多也是深谙此道。隆科多此人什么都好,就是特别爱喝酒,从小就爱喝。所谓“小酌怡情,豪饮伤身”,咱们的隆科多可不管这一套,直接咕咚咕咚几口下去,便开始胡吹乱侃了起来,他不仅自称是诸葛亮化身,运筹帷幄无所不通,如果不是当时自己提的的戒严建议,雍正这皇位还不知道在哪,而且还说雍正这外甥立或废都由他说了算,这个牛吹得真是吹大发了。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是生性多疑的雍正皇帝,很快隆科多酒后的豪言就被密探一字不落地传到了雍正的耳朵里,雍正心里那个火大啊,心想你就是再怎么有功劳也不能这么无法无天吧,但向来做事干脆的他这次却并没有急着处置隆科多,而是在等一个机会,一个隆科多彻底被暴露的机会。

早在隆科多担任吏部尚书这个肥差时,朝中有人想尽快升官便纷纷走隆科多的后门,向其献上金银珠宝之人不计其数,而隆科多竟然也丝毫不避讳的全部笑纳,这些都被雍正看在眼里,直到1727年(雍正五年)的一场弹劾,隆科多霎时便成为了公开的反面教材。

自1724年(雍正二年)开始,刚刚继位的雍正皇帝便立志要将朝中的腐败风气彻底更改,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腐运动”也自此展开。1727年,雍正接到了一个弹劾的折子,折子的内容是告发隆科多私藏玉牒,相信看过很多清宫剧的朋友们对玉牒都不会陌生,玉牒就是皇室宗谱,按照规定,玉牒一向都是宗人府专门管理,即使大臣因为公事需要借来查看,也必须在拿到皇帝批准的手谕才可以。所以,隆科多私藏玉牒的行为很明显的就构成了大不敬之罪。

自此,看到隆科多风光已不再的大臣们,纷纷顺应雍正的心意,弹劾隆科多的奏章就如雪花般堆满了雍正的桌案,此时他所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隐忍了许久的雍正,直接将还在沙俄谈判的隆科多召回并逮捕抄家,一路上很懵的隆科多,当看到从家里查抄出来的四十九万八千七百两白银之后,自是无话可说,只能供认不讳。此时的他不再是那个值得雍正尊敬的舅舅,而是一个罪臣而已。对于隆科多的处置,雍正还是顾及了旧情,将其由极刑改为了圈禁,两个儿子一个撤职一个流放,自此,朝中行贪受贿之风大为改进。

总体看来,如果不是隆科多的酒后失言、狂妄自大,也许雍正不会对他下这么重的手。所以从这方面来看,隆科多真真的是败给了嗜酒这个习惯,同样这个道理也适用于我们现在社会之中,值得我们引以为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他是日本帝国最后的“陆军大酱”,也是“玉碎战术”的代表人物。自杀式战机、自杀式鱼雷、自杀式导弹等各种...
原创 毛... 一位农民出身的教师,如何培养出一支能够横扫千军的将领团队?从井冈山到抗美援朝,毛泽东的军事智慧在这些...
原创 宋... 赵匡胤统一天下后,为了确保后代能够秉承正确的治国理政方针,他在一块石碑上刻下了三条祖训。碑文中明确告...
原创 中...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只有四位人物可以真正被称为“天命之子”,他们的崛起可谓传奇。与通常的世袭贵族或天...
原创 地...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地府是亡灵最终的归宿之地,是一个拥有严格秩序和独特审判体系的地方。在这个体系...
原创 卫... 卫瓘之所以在三国时期能够轻松干掉三大名将,并不是因为他有过人的能力,而是因为他背后有强大的支持,特别...
原创 项... 天下大势,有合必分,有分必合。 即便六国被灭,大秦建立,统一天下看似繁荣昌盛,但秦帝国最终因推行...
原创 从...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清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按理说,它应该代表着腐朽与衰落的象征。然而...
原创 刘... 三国时期,动荡不安的局面展现了许多将领和谋士的智慧。在国土争夺和权力斗争中,许多英雄人物为各自的国君...
原创 故... 北京最著名的建筑物无疑是故宫。无论是国内游客还是外国游客,几乎每个人都想去故宫亲眼见识它的雄伟和壮丽...
原创 他... 1940年初,琼崖地区的抗日战争形势异常严峻,琼崖特委紧急向延安请求支援,希望能派遣有军事指挥经验的...
原创 李... 毛主席一生非常喜爱抽烟,几乎到了无法戒除的地步。恰巧李先念也有抽烟的习惯,两人因此在这个话题上有着很...
原创 诸... 看完《三国演义》之后,很多人对诸葛亮临终时为何坚持要除掉魏延感到疑惑。魏延如此出色,为何诸葛亮不愿意...
首次集中出现 西安发现25座战... 张家坡墓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十里铺街道张家坡村东,东距浐河约1.2千米,西距韩森寨战国秦陵约2....
原创 福... 历史就像一层迷雾,笼罩着许多无法解开的谜团,一直在挑战着我们对过去的认知。我们通常通过史书来获取历史...
原创 2... 时至今日,任何关于苏联的讨论,几乎都能揭示出参与讨论者的年龄。毕竟,苏联的解体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
原创 西... 1949年底,人民解放军向川南地区推进。当部队接近川、云、贵三省交界时,几名衣衫褴褛的农民忽然出现在...
原创 魏... 魏武侯为何亲手拆散三晋联盟? 如果说魏武侯的一生中,夺取楚国的大梁是他攻战事业的巅峰,那么与赵国的交...
原创 清... 1922年,在东京郊外的一座老洋房里,38个身穿洋装的年轻人整齐地排成两排,低着头,听着管家读父亲写...
分合之间:历史周期里的大势与人... 分合之间:历史周期里的大势与人心密码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篇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