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名将杀降之后,他们战后心理负担重不重?
迪丽瓦拉
2025-09-12 03:03:08
0

“一将成名万骨枯”这句俗语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意味着在战争中,成名的英雄背后往往是成千上万条鲜活生命的陨落。每当我们讨论战争时,更多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那些赫赫有名的将领的智谋、勇气和战略上,而较少去探究他们在战后的心理压力。今天,我想探讨的就是这些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们,在战后所承受的沉重心理负担。

在古代,许多名将都遵循着一个禁忌,那就是“杀降”。古人认为,杀降是不仁不义的行为,因此大部分名将都不愿轻易屠杀投降的敌兵。杀降一度被视作一种暴行,通常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即便如此,那些不得不屠杀降兵的将领,表面上看似铁石心肠,冷酷无情,但他们的内心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自责与痛苦。

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白起和王翦无疑是两位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白起,楚国王室后裔,白公胜的子孙,年少时随伍子胥逃亡吴国。白公胜曾是楚平王的孙子,后来因谋反失败被楚国处死。白起的军事才华在秦国得到了极大展现,他指挥秦军攻占了70多座城池,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长平之战。白起的对手是赵国将领赵括,赵括以纸上谈兵著称。在长平之战中,白起巧妙地诱使赵军进入了包围圈,导致赵军在长达40多天的围困中粮草耗尽,最终赵括命令突围,但遭遇惨败。赵括被射杀,40万赵军投降,白起因此声名鹊起。然而,随着韩国和赵国派遣苏代进行离间,白起与范雎产生了矛盾,最终导致秦国撤兵,错失了战机。尽管白起强烈反对,秦王仍做出了继续进攻的决策,最后导致秦军惨败。秦军失败后,白起感到失落,他痛心地说:“看看吧,不听我的话,结果就是如此败退。”然而,秦王依旧对他不满,命令他带病出征。最终,白起以生病为由拒绝了这一命令,且即便范雎三番五次为其求情,秦王仍然未改变决定,最后,秦王愤怒之下剥夺了白起的一切职务,降为士兵,逼迫他自杀。白起临终时曾说:“我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却也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除了秦王的压力,他的内心更深处的痛苦与自责让他选择了自杀。

另一位名将项羽,则因屠城和大规模坑杀降卒而臭名昭著。项羽的残暴在历史上有着极其恶名,屠城成为了他屡次使用的手段。根据《项羽本纪》中的记载,项羽在他的一次重要决策中,决定坑杀章邯所率领的20多万秦军降卒。那时,项羽面临粮草短缺、士气低迷和管理难题,他认为这些投降的降卒会成为未来潜在的威胁,因此做出了决定将他们一网打尽。在经历这一暴行后,项羽深感内疚,认为自己做了诸多伤天害理的事。他的内心充满了负罪感,觉得天命已尽,自己必将遭受天谴,最终选择了自杀来逃避内心的煎熬。

李广是另一位深陷内心挣扎的将领。李广一生最大的愿望便是封侯,然而这一愿望始终未能实现。并非李广的功劳不足,亦不是资历不够,而是他运气极为不佳。每当他立下赫赫战功时,总会因一些意外事件导致功劳抵消,无法得到应有的奖赏。刘邦曾下令欲封李广为侯,但却遭到了丞相周亚夫的强烈反对,未能实现这一目标。李广对此感到极为失望,在一次与望气师的对话中,他感慨自己无法封侯的真正原因,是因为自己曾在战争中杀害过800名投降的敌兵。杀降成了李广心中挥之不去的痛,他感到这一行为永远无法得到宽恕,最终,这种无尽的内心折磨促使他做出了自杀的决定。李广的自杀,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精神上的赎罪,杀降成为他心灵深处无法承受的重负。

这三位名将,虽然因种种原因选择了自杀,但他们的死亡都与曾经的杀降行为紧密相连。无论是白起的忏悔,项羽的负罪感,还是李广的内心煎熬,杀降对他们心理的摧残,最终成为他们无法承受的沉重负担。

然而,也有一些将领,在杀降之后并未感受到任何心理负担。比如五代十国时期的贺瑰,他在兵败后选择了投降,但在突如其来的大风扬沙中,朱温认为这是天命,要他屠戮。尽管贺瑰投降并被斩杀,朱温却丝毫不受内疚影响,他不仅未曾自杀,反而继续暴虐行径,最终死于亲生儿子朱友珪的手中,被冯廷谔刺穿腹部。

历代帝王,特别是明成祖,都清楚战争的残酷与杀降的恶果。明成祖曾派朱能征讨安南,并特别指令他不得杀降卒。虽然战争有时无法避免,但一旦有机会通过外交解决问题,便应尽量避免冲突,减少无辜生命的消耗。正如《孙子兵法》所言:“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也就是说,战争并非唯一选择,尽量避免冲突,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

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言:“兵者,诡道也。”战争虽然是最后的手段,但往往总有其他途径可以解决问题,避免走到这一步,才是智慧的选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洛阳市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徐婵菲:... 徐婵菲展示她的援疆故事朋友圈 “‘东天山来的骆驼队’从哈密巴里坤启程时,当地的朋友就给我发来了现场视...
原创 关... 关羽在麦城被俘,令许多人感到非常遗憾。但与此同时,大家也产生了一个疑问:关羽的武艺这么高强,居然被吴...
原创 曹... 最近读《三国志》时,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曹魏的三位优秀宗室将领——曹仁、曹休、曹真,他...
原创 李... 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在他执政期间,勤政爱民,任用贤能之人,体察民生,宽政减刑,开启...
历史教室手工体验坊丨一布一染,... 在第一期“鼎鼎有名的粘土大师”活动中,孩子们用巧手重塑青铜鼎的庄重辉煌,一件件充满想象力的作品,让千...
花脚大仙分享:《观天下——大明... 《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系列10 南京博物院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南京博物院“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特...
巴金逝世二十年|马楠:婢女与贤... 巴金(1904.11.25-2005.10.17) 古诗词中的成都,向来是一个物阜民丰与自然安逸并存...
原创 三...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许多名将不仅具备了高超的智谋,也有着非凡的力量。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三国时期八大最...
原创 在... 在古代,想要脱颖而出并非易事,尤其是那些没有显赫背景的寒门子弟。对他们来说,唯一的出路往往是通过努力...
花脚大仙分享:《观天下——大明... 《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系列9 南京博物院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南京博物院“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特展...
原创 北... 一位叫爱伦•托尔贝克(Ellen Thorbecke,1902年—1973年)的荷兰女摄影师在193...
【文物里的青海】青海珍贵青铜器... 近日,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珍贵青铜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通过验收。 2024年7月,保护修复项目正式启动...
文博日历丨2000多年前的神兽... 海昏侯刘贺墓里有只神兽 2000多年来 一直保持着一个招牌动作 简直是“社牛”担当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
原创 秦... 引言: 关于秦始皇临终前发生的一件奇异事件,流传至今却无人能解。历史记载中对此并未详细描述,仿佛这段...
原创 李... 李治并不是一个平庸的皇帝,甚至可以说他非常睿智。当他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不足,或者身体不行,或者有其...
原创 突... 当统一联盟党荣誉主席戚嘉林在两岸交流研讨活动中说出"日本自取灭亡"六个字时,这位常年研究日据时期历史...
海昏侯墓出土谜样金饼,上面画满... 在西汉海昏侯的墓葬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金饼。令人惊讶的是,这些金饼上刻有一些奇怪的符号,起初没有...
原创 胤... 自古帝王之家最为冷酷,平时表面上父慈子孝,但一旦涉及到传位或权力斗争时,都会是一个国家乃至整个王朝必...
原创 宰... 古代的选官制度对于普通家庭出身的人来说,充满了困难与挑战。许多人需要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科举考试才能...
上海历史博物馆巡礼之十:郑央分...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巡礼之十 郑央分享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是综合反映上海地方历史的地志性博物馆。上海市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