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曾提出过子午谷奇谋,具体计划是他带领5000精兵从子午谷出发,奇袭长安,而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则率主力部队从斜谷出发,进行正面进攻,最终两支大军在陕西关中汇合。这一计划被诸葛亮否定,许多蜀国的支持者对此感到遗憾,因为他们认为这个计划很可能成功。特别是在魏国强大、蜀国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如果不采取一些冒险的策略,恐怕很难改变战局。
一、魏延所需的5000人军力是否足够?为何诸葛亮不愿冒险试一试?
这一计划听起来有一定道理,但我认为其可行性并不高。首先,魏延的5000精兵能否成功攻占长安呢?为了让这个计划成功,至少需要满足两个关键条件。首先,魏延必须带领一支能够日行百里的精兵队伍,才有可能发挥出奇袭的效果。其次,这个计划的成功依赖于魏国完全不知道这个计策的前提。如果魏军有所察觉,半路拦截,魏延的突袭势必失败。
第一个问题:5000精兵能否完成长途行军并攻占长安?
让兵士背负辎重,日行百里是相当艰难的任务,更何况子午谷的地形险峻、天气变幻莫测。即使兵士们奋力行军,经过高强度的跋涉,最终抵达长安城下,他们能立刻投入到激烈的攻城战吗?即便他们成功赶到,经过如此长时间的行军,身心疲惫的兵士还有多少战斗力?能否在如此短暂的休整后快速投入到作战中并取得胜利?
此外,如果魏延带兵经过子午谷时,遇到大暴雨或者其他极端天气,计划的成功岂不更加堪忧?最终,魏延的成功将依赖于天气和环境的配合,这也让他的计划显得过于依赖运气。
第二个问题:如果魏国不了解这个机密,魏延能够成功吗?
如果一切按魏延的设想发展,5000精兵成功突破重重障碍,轻松抵达长安城外并发动攻击,那么长安城内的守军岂能束手待毙?长安作为汉代的首都,城防之坚固可见一斑。魏延凭什么认为,他带领5000人就能攻破这座坚固的城市?
即使我们暂且忽略守将夏侯懋的能力,他身旁可没有缺乏战斗经验的谋士,夏侯家族背后是曹魏政权的支柱,能在长安防守的将领定然精通军事。倘若魏延突袭,他们未必会轻易放弃长安。即使夏侯懋在战斗中显得无能,长安的防御仍不容小觑。再者,一旦魏延的行动暴露,司马懿必定会迅速调集大军来解围,诸葛亮在北伐时也曾遭遇过类似的困境,司马懿的军队行动迅速,绝不会给魏延太多时间。
第三个问题:魏延的奇谋失败几乎是必然的
魏延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力量去攻占长安。一旦攻占成功,他的5000精兵极有可能被全歼,毕竟司马懿并非庸手。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无论如何都显得过于依赖天时、地利和他人的配合,这样的计划如何能让诸葛亮放心去实施?
更重要的是,魏延要求的5000兵力不是一个小数目。整个蜀国人口不过90万,军队规模也仅有10万左右,魏延提出拿出五分之一的军力来进行实验,这样的要求,诸葛亮不可能同意。如此冒险的计划,显然不值得拿全军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