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马之战中,颜良与徐晃激烈对决,持续了二十回合,最终颜良成功击败了徐晃,这一战果让曹营的其他将领都感到震慑,纷纷不敢再上场。曹操此时别无选择,只得派出原本不打算动用的关羽。然而,关羽一出场,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斩杀颜良,这一幕令世人震惊不已!大家纷纷疑惑,颜良明明能够轻松战胜徐晃,怎么会在关羽面前如此轻易地被击败呢?其中到底藏着什么隐情?
夏侯惇看透真相
其实,关羽迅速斩杀颜良背后的真相,早已被夏侯惇识破,只不过他并未当场揭示而已!从表面来看,颜良在二十回合内击败徐晃,确实让人惊叹其强大的战力。徐晃与猛将许褚曾多次对决,不分胜负,曹操对他极为看重,常常安排他与许褚一同出征,足以证明他在战场上的非凡实力。而颜良能轻松击败徐晃,说明了他的卓越战力。这一表现让曹营的将领们都感到畏惧,大家纷纷意识到,如果他们上场,恐怕结局也会如徐晃一般,毫无胜算。
按理说,凭颜良的实力,关羽若想战胜他,应该是场艰苦的大战,而不可能如此轻松就秒杀他。因此,显然其中另有蹊跷。身为老练的战将,夏侯惇早已看出了其中的奥妙。夏侯惇清楚,关羽之所以能轻松斩杀颜良,并非完全依赖武力,而是采取了某种巧妙的策略。
那时,关羽从曹营中出发,直奔颜良的阵营。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颜良并未亲自上阵,而是选择躲在帐中。此举表明,颜良并不打算与关羽交战。紧接着,颜良的军队竟然为关羽打开了一条通道,让他轻松穿越防线。按照常理,即便关羽武艺高强,也不可能毫无阻碍地突破整个军阵。
关羽顺利通过通道,畅通无阻地进入了颜良的阵地,一路直达颜良的帐下。显然,这是颜良下令放行,让关羽顺利进入。最终,当关羽出现在颜良面前时,颜良似乎并未做好战斗的准备,甚至有意与关羽交谈。然而,话未出口,颜良便被关羽一刀斩杀。
对于关羽轻松斩杀颜良,曹操等人自然将其归结为关羽武艺高超,甚至有人称他为“天人”。然而,作为经验丰富的战将,夏侯惇早已察觉到其中的不寻常。在他看来,关羽能迅速斩杀颜良,并非单纯依赖武力,而是利用了颜良毫无防备的机会,实施了一场突然的偷袭。因此,夏侯惇并没有对关羽的“秒杀”产生过多敬畏,反而认为这不过是一场巧妙的偷袭。
身为老练的武将,夏侯惇本应对更强的对手心生敬意,但面对关羽的轻松胜利,夏侯惇并不服气,甚至建议曹操应该捉拿关羽。后来,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过程中,夏侯惇亲自带队追杀关羽,表现出丝毫不惧他的态度。
在黄河渡口,面对夏侯惇的追击,关羽表现得格外低调,试图与夏侯惇拉近关系,但夏侯惇却毫不妥协,坚持要与关羽决战。此时,关羽已经骑上赤兔马,战力更加增强,但在夏侯惇看来,关羽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对手,他之所以能轻松斩杀颜良,仅仅是因为偷袭。
赵云的觉察
关羽斩杀颜良后,文丑愤然决定替颜良复仇,但最终也被关羽轻松击败。表面上看,关羽的战斗力显然高于文丑,但赵云心里却清楚,这其中并非单纯的力量对比问题。
在磐河之战中,赵云曾与文丑交锋,经过五十回合的激战,双方未分胜负。显然,文丑并非等闲之辈,他绝非那种轻易就会被击败的对手。因此,文丑在与关羽交手的短短三回合内后退,并非因为无法战胜关羽,而是他故意拉开距离,企图让关羽疲惫,从而为后续的战斗做准备。这一策略,文丑曾在面对张辽和徐晃的围攻时也曾使用过。
根据赵云与文丑的战斗结果,赵云认为关羽并非轻松就能击败文丑。赵云知道,关羽能够如此轻松斩杀文丑,背后的关键原因,便是关羽骑上了赤兔马,借助赤兔马的速度优势,追上了文丑并从背后给予致命一击。
结语
关羽能够瞬间斩杀颜良,根本原因在于颜良并未做好战斗准备,关羽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实施了偷袭,这也是夏侯惇一直未曾揭示的真相。而关羽轻松战胜文丑,实际上是依靠赤兔马的速度优势,通过追击迅速取得了胜利。如果正面交手,关羽根本不可能轻松战胜文丑。这些,赵云早已看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