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历史
内容:三国时代“自取灭亡”的人才,不仅有恃才傲物的杨修,还有一位著名的谋士
导语: 大家或许听过一条耳熟能详的中式英语:Nozuo, Nodie!翻译成中文便是“不作就不会死”。这种“作死”的现象并非近代才有,事实上,从三国时期开始,便屡见不鲜。彼时,杨修凭借其过人的才华到处招摇过市,最终也自食苦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然而,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位 notable figure,此人曾为曹操立下赫赫战功,本该获得重赏,然而由于自己的轻率行为,令人唏嘘不已,最终致使他身首异处。这位被历史遗忘的“作死”之人正是许攸。
当年曹操在官渡与袁绍的庞大军队相抗衡,由于自身兵力相对较少,曹操只能凭借智谋机巧地与敌周旋。虽然在战争初期曹操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并未真正动摇袁绍的根基,反而导致自己的粮草逐渐短缺。就在此时,许攸投奔了曹操的阵营,彼时曹操口粮仅够维持半天。曹操得知许攸前来时,正好在洗脚,甚至来不及穿好鞋子,就急匆匆地前去迎接。许攸见到曹操如此热情款待,心中倍感感动,更加坚定了他追随曹操的决心。
许攸本为袁绍的重要谋士,且在其麾下曾受到重用,因此对袁绍的情况可谓了如指掌。他向曹操透露出一个极具价值的情报——袁绍的粮草储存在乌巢。如果此时发起突袭,定能取得巨大胜利,并趁机击溃袁绍的大军。尽管曹操对许攸有些戒心,但他十分聪慧,向来以用人不疑为原则,纵使许攸是从敌军叛逃而来的,他也没有质疑其所提供的情报。就这样,袁绍便损失了乌巢的粮草,战局的天平向曹操倾斜。
然而,袁绍兵败后,曹操进驻冀州城之时,许攸却喝得酩酊大醉,站在城墙上大声称呼曹操为“曹阿瞒”。要知道,这可是曹操的乳名,而此时两人之间的关系已是上下级之分。许攸如此称呼曹操,简直就是在自寻死路。更为荒唐的是,他竟然当众贬低曹操的功绩,提醒曹操不要忘记自己的贡献。许攸的这种行为无疑触碰了禁忌,他不仅抢了曹操的风头,还公开让曹操难堪,曹操尽管心中万般愤怒,却无可奈何。
许攸与曹操之间的关系其实颇为密切,两人早在少年时期就是好友。童年时,谁不曾做过一些趣事,然而许攸似乎在得意忘形的时候,揭露了曹操儿时的丑闻。尽管他为曹操立下赫赫战功,却终究无法逃脱被冷落的命运。
曹操虽然心中不满,却并未立即动手杀掉许攸,毕竟他担心这样做会引发不必要的争议。然而,曹操手下有一名大将,名叫许褚,他可是曹操最为宠爱的将领之一。得知许攸在大街上侮辱曹操后,许褚愤怒之极。这时,许攸竟然还对许褚放出狠话,主动伸出脖子让他来杀。岂料,许褚真的动手了,许攸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结语: 作为袁绍手下的谋士,许攸在职场上待了十多年,常常容不下他人,进而献上谗言,这显示他无疑是一个伪君子。尽管他因乌巢之战而声名显赫,然而此刻的曹操已经不再是昔日的老朋友,而是手握权柄的主公。许攸肆无忌惮地言辞失当,最终将性命拱手奉上。如果他能够收敛些许,保持谦逊,或许曹操能顾及旧情,给他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可惜,想要作死的人,总是任凭自己而无法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