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在长坂坡的英勇表现,最终能够突围,部分归功于曹操惜才的举措。如果没有曹操对他活捉的指令,赵云未必能够突围成功。事实上,如果曹操不担心刘备反击,赵云可能连救阿斗都不愿意做,更遑论救刘备的两个女儿。最终,刘备直到去世,都没有再提起这两个女儿,这其中的原因,与曹操对她们的处理密切相关,令人难以启齿。
赵云在长坂坡的表现,是他成名的一战。那时他冲进混乱的战场,成功救出刘禅,展现了非凡的胆略与智慧。然而,细细品味这场战斗,赵云的局限性也暴露无遗,尤其是在大局观方面的欠缺,显示了他虽英勇但缺乏对战局的全盘把握。
长坂坡之战的背景是,公元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刘备毫无准备,直到曹军已逼近宛城,才开始仓促撤退。刘备的军队,连同百姓,达到了十万余人,负担沉重,无法快速移动。在曹操5000虎豹骑的追击下,刘备的撤退极为艰难。
虎豹骑是曹操麾下的精锐部队,号称天下最强,成员都是精挑细选的战士,屡次在战斗中取得辉煌战果。与之对抗的刘备,因军队拖沓,未能做好足够准备。当曹操带着精锐部队追上刘备时,刘备已经失去了不少重要资源,包括粮草和百姓,而他个人也在撤退中丢失了两个女儿,最后仅赵云、张飞、诸葛亮等少数骑兵成功逃脱。
历史记载指出,长坂坡之战实质上是一场单方面的追杀,刘备几乎毫无反抗之力。而在《三国演义》中的描述,则充满了传奇色彩,赵云单枪匹马,七进七出,成功救出了刘禅和甘夫人。这个故事至今让人津津乐道,但有一个问题常常让人困惑:既然赵云能成功救出刘禅和甘夫人,为什么他没有救出刘备的两个女儿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回到《三国演义》的原文,分析赵云当时的任务。在刘备撤退的过程中,他已经为每个人分配了任务。关羽要带兵求援,张飞断后,赵云负责保护“老小”,其他人则负责保护百姓。从这些任务分配来看,赵云的任务是保护刘备一家,并且这个任务至关重要,但并不复杂。只要赵云按计划执行,将刘备的家人护送到安全地方,基本不会出大问题。然而,赵云与大部队失散了。
《三国演义》记载,赵云在与曹军激烈厮杀时,失去了与刘备的联系,甚至丢失了刘备的家人。这个时间点,正是赵云刚开始与敌人接触的时候。看似英勇的战斗,却导致了他忘记了自己的任务。当赵云意识到丢失了刘备的家人时,他已经带着仅有的几十名骑兵。
而更让人担忧的是,赵云一开始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在战斗时完全沉浸其中,忘记了要保护刘备一家。等到他想起时,形势已经变得极为紧急,他决定回头寻找。根据《三国演义》记载,赵云十分懊悔,决定不顾一切回去寻找刘备的妻儿。
事实上,赵云的失误并非小事,毕竟,甘夫人和糜夫人都有随行的车架,且有步兵保护,赵云本应负责守护她们。最终,赵云成功找到了甘夫人,并且从她口中得知,糜夫人和阿斗被疏散,不知所踪。这使得赵云继续追寻,最终成功救出了刘阿斗。
赵云能够顺利带着阿斗突围,实际上并非仅仅凭借个人的勇猛,背后还有曹操的指令。曹操对赵云展现了惜才的情怀,他明确命令,如果遇到赵云,一定要生擒,不许杀他。曹操的这份宽容,为赵云的生还提供了可能。
为什么赵云未能救出刘备的两个女儿呢?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两个原因:一是赵云的能力有限,二是没有必要。首先,赵云已经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保护刘备的小儿子刘禅,事关刘备的家族传承。其次,曹操的命令让赵云得以保命,且曹操放过了刘禅,显然不会再杀刘备的两个女儿。再者,刘备在这时,显然对大局的关注远超过个人感情,他更注重的是赵云能成功救回刘禅。
刘备与赵云之间的关系是深厚的,而赵云对于刘备的忠诚也不容置疑。然而,面对大局,赵云所做的决定是基于理智的选择。尽管他在战斗中失去了两位夫人和两个女儿,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救回了刘禅,做到了他作为护卫长的责任。
至于刘备的两个女儿,曹操确实将她们俘获,并送给了下属曹纯享用。之后,曹纯不久去世,而这两个女孩的命运并未得到更详细的记录。刘备在临终前再未提起这两个女儿,可能是由于羞愧,也可能因为这是曹操的羞辱行为。曹操曾两度归还刘备的妻儿,但这次却将刘备的女儿当作俘虏赠与手下,显然是为了对刘备进行某种讽刺。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