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蒙恬死前说了两句话,如今成千古名言,曹操委屈时必读一次
迪丽瓦拉
2025-09-12 21:33:55
0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忠臣对国家的忠诚常常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为标准。这句话概括了许多忠臣为国捐躯,宁死不屈的精神。回顾中国历史,无数忠诚的将领和官员因遭遇奸臣陷害而被昏君误杀,从而引发了许多可悲的历史事件。夏朝的桀王残忍杀害关龙逄,商朝的纣王用剖心的方式对待忠臣比干,吴王夫差最终赐死了伍子胥。这些忠心耿耿、竭诚尽力的忠臣,在遭遇昏庸无道的君主时,无法实现他们的忠言,甚至为国捐躯,国家也因此倾覆。当我们阅读这些历史悲剧时,内心除了惋惜和愤怒外,更多的是对忠臣悲剧命运的深深同情。

为什么这些忠臣明知冤屈却依然愿意从容赴死呢?秦朝名将蒙恬在秦二世胡亥陷害他时,临终前说了两句话,这些话流传至今,或许能给出答案。几百年后,这两句话在东汉末年的曹操那里找到了共鸣。曹操在遭遇类似情况时,常常会读这两句话来慰藉自己。

大秦帝国的栋梁——蒙氏家族

蒙氏家族在秦国效力时,正值大秦帝国的鼎盛时期。蒙家三代人立下赫赫战功,为秦国统一六国的伟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蒙恬的祖父蒙骜最初在齐国效力,后归顺秦国,升任上卿,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征战生涯,南征北战,功勋卓著。蒙恬的父亲蒙武也是秦国的名将,他曾随大将军王翦攻打楚国,助秦国克服统一六国过程中最为艰难的战役,最终杀死了楚国名将项燕,项燕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先祖。蒙恬从小便受家族的熏陶,天赋过人,进入军队后迅速崭露头角,屡建战功。

在秦国统一天下之后,秦始皇为了应对北方的游牧民族,便任命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戎狄。蒙恬不畏艰难困苦,长期驻守长城,捍卫着秦帝国的疆域。他的声威不仅在边疆地区,连北方游牧民族也对他心生惧意。蒙恬深得秦始皇信任,他的弟弟蒙毅也在朝中担任上卿,深得始皇帝宠信。此时,蒙家已经成为秦国的显赫家族。

得罪奸佞小人,埋下杀身之祸

然而,赵高这个秦朝的祸害却成了蒙家命运的转折点。赵高篡改始皇帝的遗诏,扶植胡亥上位,并且迫害忠良,导致秦国的覆灭。赵高深知自己罪大恶极,但因为蒙毅秉公执法,曾依照大秦法令判处赵高死刑,并将其除名。赵高虽然曾犯大错,但始皇帝因其能干且忠诚,最终赦免了他。此举不仅坑害了蒙毅,还为赵高怀恨蒙家埋下了祸根。

始皇帝于公元210年出巡时,突然重病发作,未曾立储。赵高与胡亥密谋篡改遗诏,使胡亥即位。为了除去威胁,赵高假造遗诏,派使者前去赐死扶苏和蒙恬。扶苏选择自尽,而蒙恬则拒绝自裁,坚持要向新皇帝申诉。然而,胡亥在得知扶苏死讯后,决定保全蒙恬。但赵高心中依然忌惮蒙家势力,遂继续在胡亥面前加以诬陷。最终,蒙家兄弟被赵高指控谋反,蒙恬被赐死。

尽忠守孝,毅然赴死

面对即将取其性命的使者,蒙恬所说的两句名言至今令人动容。“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这意味着:蒙家三代人积累了无数功劳,为大秦帝国建立了崇高的威望,蒙恬曾率领三十万大军镇守边疆,虽然身陷囹圄,但凭借他在军中的威信,本可以发起反叛。然而,他坚持忠诚于先祖的教诲,坚守信义,不会因个人恩怨而轻易背叛国家。他以忠诚和节操为先,宁死不屈。

蒙恬临终时的这番话,深刻表达了他对先主秦始皇的感恩以及对先祖的忠孝。尽管他明知自己将被冤屈致死,但他仍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会抛弃忠孝仁义的名节。正是这种精神,使他成为历史上那种明知冤屈,却毅然赴死的忠臣的代表。

穿越历史,惺惺相惜

有趣的是,几百年后的东汉末年,曹操对蒙恬的这两句话产生了深深的共鸣。曹操在早期政治生涯中常常遭遇外界的误解和诬陷。尽管他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统一了北方,却被指责为“欲废汉自立”。曹操多次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并无篡位之心,而蒙恬的忠诚精神正是他内心的写照。曹操常常诵读蒙恬临终时的两句名言,作为自己忠诚与孝道的寄托。两位跨越时空的历史人物,尽管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却因心境相似而产生了共鸣,他们的命运也不禁令人感慨。

这两位伟大的历史人物——蒙恬和曹操,虽然分别生活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但他们的忠诚与抱负,展现了忠臣在权谋和危机中的坚持与英勇,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让...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局势风云变幻,新的朝代在风中屹立,仿佛迎风而立的伟岸身影,掌握着未来的命运。提到...
“近现代川菜档案”入选中国档案... 央广网成都6月12日消息(记者 王颖 昌思荣)记者从成都市档案馆获悉,“近现代川菜档案”近日入选第六...
李长寿通过人皇大禹的考验 背负... 李长寿通过人皇大禹的考验 背负着拯救人类重担师兄啊师兄 国漫
原创 谁... 勃列日涅夫执政苏联长达18年,一度使其达到巅峰,但最终却将苏联推向深渊,究竟发生了什么? 20世纪...
原创 诸...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原创 苏... 1953年3月5日,苏联的领袖斯大林突然去世,全国陷入深深的悲痛。然而,在这片看似沉寂的悲伤中,暗流...
原创 “... 《——·前言·——》 在赤壁之战爆发前,孙权面临着一场至关重要的选择:是选择投降于北方强敌曹操,保...
原创 1... 这张历史悠久且珍贵的照片拍摄于1939年,记录的是八路军冀鲁豫支队领导干部们的合影。照片中的人物中,...
新展开幕|八桂铜辉:穿越时空的... 八桂铜辉: 穿越时空的铜鼓与铜矿传奇 2025年6月11日,“八桂铜辉:穿越时空的铜鼓与铜矿传奇”...
原创 朱... 前言 朱元璋一生中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其中许多早逝,或因政变、内斗、家族争权而丧命。然而,唯一能从头...
文博|虢国时期118件(套)珍... 近日,记者从三门峡虢国博物馆获悉,虢国墓地出土的 118件(套)珍贵玉器将于6月13日亮相杭州,为市...
津韵传四海:孙博勇拓天津非遗文... 海河悠悠,承载着天津千年的文化积淀,从古老的漕运码头到近代的通商口岸,这座城市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
原创 官... 历史的魅力在于它的多面性。我们常常回顾过去时,用“上帝视角”去分析已知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但有时候,我...
原创 成... 改写后的文章 《大哥成吉思汗》第16期 成吉思汗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位女性伴侣?这个数字是无法精确...
原创 光... 自古以来,皇帝的位置一直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目标。这个位置不仅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更代表着无与伦比的...
曹操为什么处死孔融 建安十二年的寒冬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的许昌城,大雪压断了城头旌旗。御史大夫郗虑带着一队甲士闯...
原创 蒋... 汪精卫,这位民国时期著名的汉奸,至今仍被许多人所唾骂。他的所作所为,确实是一个巨大错误,令人无法容忍...
传说中的昆仑山,为何很难确认 最近几天,缥缈的昆仑山忽然成了网络热点。 起因是《光明日报》刊登了题为《实证古代“昆仑”的地理位置—...
原创 吕... 吕布,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武将,以其卓越的武艺和勇猛的气概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象。无论是手持方天画戟,...
原创 秦... 近年来,随着自媒体平台的普及,关于秦始皇的争议在网上层出不穷。一些人批评他“焚书坑儒”、“大兴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