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最后的红军:拒绝国民党改编,多次杀害组织派的干部,终全军覆没
迪丽瓦拉
2025-09-13 23:02:05
0

历史开讲

1936年,西安事变的爆发为中国的历史进程带来了转折点。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国共两党的重大变化,更为我党提出了“停止内战,对外抗日”的号召,标志着长达十年的内战逐渐接近尾声,抗日战争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为了彰显合作的诚意,红军主动接受了国民党的改编,并逐步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大多数红军部队都顺应这一现实,接受了改编。然而,有一支队伍始终坚持拒绝改编,并且多次发生暴力冲突,甚至杀害了组织派来的干部,最终迎来了全军覆灭的命运。

究竟是什么让这支红军部队坚定不移地拒绝与国民党合作?他们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覆灭的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这支坚决拒绝改编、最终走向灭亡的队伍名为红十军,它最初由方志敏同志亲手创建。本希望带领这支队伍走向胜利的方志敏,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不幸遭到国民党暗算,英勇牺牲。之后,红十军的领导责任交给了杨文瀚。

在杨文瀚的指挥下,红十军的规模逐渐扩大,成为一支深受人民信任和拥护的队伍。随着队伍人数的不断增长,杨文瀚意识到,如果再继续扩大队伍,管理将会变得非常困难。为了避免混乱,他决定将队伍转移到山中,过上了封闭的生活。

由于消息闭塞,杨文瀚并没有意识到国共两党关系的微妙变化,他甚至未曾得知,许多曾经的红军队伍已经改编加入了国民党。虽然杨文瀚并不关心这些政治动态,但国民党的领导层却对这支红十军虎视眈眈,企图将其并入自己的体系。

面对国民党的三番五次的邀请,杨文瀚始终接待来访者,却从不提改编之事。在他心中,方志敏的牺牲是一次深刻的打击,也让他对国民党产生了深深的敌意。经过长时间的内心斗争后,杨文瀚决定派遣一小队人与国民党谈判。没想到,在他本着真诚意愿想要化解矛盾时,队伍却再次遭遇了国民党的暗算。

那天清晨,谈判小分队出山,前半段路程平稳无事,然而,接近山脚时,队伍却被国民党包围,进行了惨烈的绞杀。由于没有任何防备,小队全员壮烈牺牲,方志敏当年的悲剧再次上演。

这一消息迅速传回山上。听到几名同志已经殉职的消息后,杨文瀚勃然大怒。他猛地从凳子上站起来,怒摔手中的茶杯,咆哮道:“我怎么会相信国民党的花言巧语!传令,以后队伍里任何人不得下山!违反者严惩!”经过这次惨痛的打击,杨文瀚对国民党的最后一点信任彻底消失。从此,队伍内谈及此事成为禁忌。

面对接二连三的暗算,杨文瀚性情发生了剧变,他开始排斥所有建议,变得更加固执,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国民党再次找上门时,他们已经变得不像最初那样卑微,而是显得极为强硬。他们看似准备好了强迫红十军改编。

得知国民党再次逼近时,守卫的哨兵无法阻止,带着愤怒的杨文瀚迎接了他们。国民党代表自信满满地跨入红十军的营地,杨文瀚的脸色阴沉,他冷冷地回应:“以前偷袭还算了,现在居然敢到我家门口来了!放他们进来,我亲自接待。”

国民党人走进杨文瀚的房间,带来了改编协议。首领满怀自信地掏出几张纸,直言:“杨兄,时局如此,我劝你尽快签署这份协议,大家都能省心。”这种直接的冒犯让杨文瀚愤怒至极,他迅速将这些纸撕得粉碎,并冷冷回应:“你们以为我会屈服?你们杀了方志敏和我的战友,现在竟敢要求我接受你们的改编,做梦吧!”

当国民党的代表愤然离去时,杨文瀚对他们的冷嘲热讽忍无可忍,他当即命令埋伏在暗处的士兵开枪,几声枪响后,数名国民党人倒地身亡。杨文瀚看着倒下的敌人,心中感到了一丝复仇的快感。他抬头望向阴云密布的天空,心里默默道:“兄弟们,我为你们报仇了。”

然而,杨文瀚的这一次冲动决定,却引起了极大的波动。国民党高层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虽然他们一度想取消与红十军的合作,但考虑到当前的民族危机,最终决定派出原皖赣省委书记关英前去劝说杨文瀚。

关英在接到任务后,迅速赶往磨盘山。他心中忐忑,不知道此次劝说是否会成功,但他决定尽全力尝试。到达山寨后,杨文瀚热情接待了关英,两人聊起往事,气氛一度轻松。然而,当关英提到“改编”的话题时,杨文瀚的脸色骤然变得铁青,强硬地表示:“关英同志,若你是来叙旧的,我当然欢迎。但如果是来谈改编的事,我劝你别浪费口舌,我绝不会同意!”

尽管关英耐心劝说,杨文瀚的态度依然坚决。在一番激烈的言辞交锋后,杨文瀚越发冷酷,甚至在心中认定关英与国民党有勾结的嫌疑。最终,他决定亲自解决这个“叛徒”。

关英试图离开时,杨文瀚命令将他拦住,并指控他勾结国民党叛变。关英慷慨陈词,声称自己清白无辜,但杨文瀚愤怒回应:“如果你没有叛变,为什么要为国民党辩护?你不过是死鸭子嘴硬罢了!”

他愤怒地掏出枪,冲着关英连开数枪。关英倒在血泊中,永远失去了生命。

此事震动了整个队伍,大家痛心于杨文瀚的极端行为。他不仅对国民党心怀敌意,甚至连党内的同志也敢痛下杀手。这样的行为让组织无法容忍,渐渐地,杨文瀚与组织的联系中断,队伍的支持者也在逐渐流失。

渐渐地,红十军从一个原本坚强的队伍变成了一个四分五裂的残军。杨文瀚虽然依然抱有幻想,认为只要自己坚持,队伍终究能恢复活力,但事实却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背离他,红十军的凝聚力消失殆尽。

最终,国民党展开了对红十军的全面围剿,杨文瀚虽然试图反击,但兵力悬殊,最终失败。1943年8月,杨文瀚在一次前往购买武器的过程中被自己的亲戚出卖,落入国民党手中,经过严刑拷打,他未能挺过最后的折磨,于11月19日英勇牺牲。

随着杨文瀚的死去,红十军彻底走向了覆灭。这支曾经雄风一时的红军队伍,最终也未能摆脱命运的惩罚。

杨文瀚,作为红十军的领袖,虽然因其刚愎自用导致部队走向衰败,但我们不能否认他曾为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在民族危机的时刻,他的决心和勇气值得铭记。历史应当让我们从杨文瀚的故事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引言 唐朝是一个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朝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唐朝的小商品贸易也达...
原创 我... 图腾是指代表某种文化的标志,最初的含义是指能够承载神灵之魂的象征物。在古代社会,由于人类对自然的控制...
原创 清... 1923年6月27日,紫禁城的建福宫突发大火。溥仪怀疑宫中的太监为了私利,将珍贵的宝物偷偷藏匿,担心...
1916年6月6日,在北京中南... 1916年6月6日,在北京中南海居仁堂,病榻上的袁世凯攥住长子袁克定的手,虽手劲虚浮,眼神却满是杀气...
原创 马... 张飞位列三国二十四名将的第六,而马超则排在第五,看似马超的排名比张飞高出一头,这让许多人感到不满。因...
原创 波... 波兰,今天或许是一个不太引人注意的小国,但在历史上,它曾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大国。遗憾的是,波兰在历史上...
原创 老... 一组1931年的圣彼得堡老照片。那时圣彼得堡叫列宁格勒,1721年至1917年间沙皇俄国的首都设在这...
镇江博物馆清宫遗珍下篇碧树琼花... 镇江博物馆 清宫遗珍下篇 中国古代陶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制造和...
原创 关... 武圣关羽,从公元184年随刘备征讨黄巾军起,直到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10月兵败麦城,三十多年...
原创 潼... 大家好,我是黑白三国。 潼关那一战,当时马超为报父仇,带着西凉铁骑杀得曹操割须弃袍,于禁顶不住十合,...
原创 孙...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与辉煌的时代,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和文化流派。这个时期不仅诞...
原创 佩... 国民党军队内部,攀比之风非常盛行。士兵们常常讨论各种话题,其中最热衷的话题之一就是各自的派系背景、是...
原创 忽... 大运河山东段自大王庙闸起,南至山东与江苏的交界处,北至德州市德城区第三店,途经枣庄、济宁、泰安、聊城...
原创 中... 赵炜,代号902,曾深藏在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内部,凭借一纸伪造的命令,成功扭转了东北民主联军在南满...
原创 元...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而其中元朝和清朝可以说是最为杰出的两个,因为它们实现了真正意...
花脚大仙分享:《观天下——大明... 《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系列20 南京博物院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南京博物院“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特...
原创 水... 宋江作为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的首领,长期以来一直备受争议。人们对他的评价各异,有些人认为他自私虚伪,处...
原创 韩... 韩信,这位汉朝的开国功臣,凭借着个人的卓越才华,帮助刘邦打破了重重困局,实现了统一天下的伟大目标。然...
原创 安... 前言 你是否曾经想过,一个人的私心和野心,竟然能导致一个强盛王朝的衰败?一个人的贪婪和自私,竟然能让...
“明代壁画之最”对话“辽代木构... 11月23日,“国宝对话——法海寺与奉国寺文化遗产学术交流会”在法海寺壁画艺术馆举行。本次学术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