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三国时期,蜀汉集团中谁的死最让人感到“冤枉”,那无疑非刘封莫属了。
这位从少年时期就被过继给刘备的“长子”,在随后的十几年里,伴随刘备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然而,在关羽被杀后,因为未能及时救援,他竟遭到刘备亲自下令处死。
这样的结局,确实让人难以预料与接受。
不过,近年来,一些历史学者通过细读《三国志》及其他史料,推测刘备对跟随自己多年、立下汗马功劳的继子痛下杀手,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救援不力。
背后,隐藏着诸葛亮在刘备耳边的一句仅有十一字的建议。
那么,诸葛亮究竟说了什么?又为何建议刘备处死刘封?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并成功拿下荆州,成为当时华夏最大的军阀势力。
为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进攻江东孙权与荆州刘备。
然而,在赤壁一带,曹操的水军被孙刘联军放火烧毁,仅存的陆军也遭遇惨败,最终彻底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希望,只能由攻转守,被迫转为防御态势。
刘备趁机接连攻取荆州南部四郡,漂泊多年的他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
不过,赤壁之战中,东吴孙权出力最大,因此荆州理应归属于东吴。
孙刘双方达成约定:刘备若将来有其他立足之地,荆州须归还东吴。
然而,荆州位于两湖平原,是中原通往南方的战略枢纽,具有重要意义。
荆州水利丰富,环境优越,适合农业发展,刘表治理期间几乎未受战火波及,农业繁荣兴盛。
这使得荆州不仅战略重要,经济价值也极高。
刘备与诸葛亮政治眼光敏锐,早在三顾茅庐时期的《隆中对》中,就明确提及荆州对未来大业的重要性:“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因此,尽管刘备表面上答应将荆州归还东吴,实际上早已将其视为战略重地,暗中占据,这也为日后冲突埋下伏笔。
根据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制定的战略蓝图,刘备在夺得荆州后,下一步计划是进攻西蜀,争夺“天府之国”益州。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刘备与刘璋决裂,发兵攻打益州。
军事奇才庞统在混战中被弩箭射杀,刘备紧急调动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增援,令关羽守荆州。
不久,刘备攻下蜀中全境,彻底占据益州。
此时,孙权急忙派人向关羽索回荆州。
性格高傲的关羽与东吴关系一直紧张,且荆州对刘备集团战略关键,关羽拒绝归还,甚至狠狠教训了孙权派来的使者,驱逐其归去。
孙权愤怒不已,痛斥刘备不守信用,双方积怨由此加深。
不过,因北方曹操才是最大威胁,且关羽坐镇荆州坚固,孙权一时不敢轻举妄动,只能静待机会。
令孙权没想到的是,机会很快就来了。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中击败曹操主力,黄忠斩杀曹军名将夏侯渊,刘备成功夺取汉中,晋升为汉中王。
关羽也被封为前将军,成为“五虎将”之首。
关羽心高气傲,尽管喜悦,但也滋生了傲气。
同年初秋,关羽率荆州精兵北上,攻打襄阳的吕常与樊城的曹仁。
关羽威风凛凛,连克曹军多地,水淹七军,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围困樊城。
一时声威震动华夏,曹军闻风丧胆。
然而,连续战斗让荆州兵疲马乏,曹仁擅长防御,徐晃及时救援,关羽未能攻克樊城。
荆州防线空虚,关羽被拖住,孙权判断夺回荆州时机已到。
于是,孙权派大都督吕蒙率几千兵士秘密渡江,联络因醉酒受罚而怨恨关羽的糜芳、傅士仁做内应,一举攻占荆州五郡。
前线失败,后方大营被夺,关羽陷入绝境。
败走麦城途中,带着十几名残兵被东吴追击,终遭擒获,后与长子关平一同被吕蒙处死。
刘备得知消息后,悲痛欲绝,誓要为二弟报仇。
此时传来消息,关羽失陷时,驻守上庸三郡的刘封与孟达并未出兵救援。
刘备因此对刘封极为愤怒。
担心受罚,孟达投降曹魏,并劝刘封一同叛变。
然而,刘封忠于刘备,拒绝了孟达,独自返回成都。
没想到,这一选择竟葬送了他的性命。
刘备是典型的大器晚成型人物。
他二十多岁起兵,直到四十多岁才成家。
在荆州刘表门下,知刘备无子,长沙刘氏将外甥寇封过继给刘备,改名刘封。
年少的刘封勇敢果敢,随刘备南征北战。
赤壁战役及退守江夏时,他作为护卫表现出色。
后来攻打刘璋时,刘封随诸葛亮、张飞、赵云进攻益州,战功赫赫。
刘备封他为副军中郎将以示嘉奖。
汉中战役中,刘封率军屡斩曹军军官,令曹操恼怒不已,怒斥刘备只会用“假儿子”挡他,誓言派真儿子曹彰来击败刘备。
不过,曹军败退太快,曹彰未及出战便失利。
刘备称汉中王后,派刘封支援孟达,共攻上庸三郡。
刘封兵锋所向披靡,与孟达会师,逼使上庸太守申耽开城投降。
刘备十分欣喜,赐给刘封二千兵力,晋升副军将军。
年轻有为的刘封本以为前途无量,随着刘备集团壮大自己也将水涨船高。
然而,灾难很快降临。
关羽失荆州,败走麦城后请求救援。
当时上庸尚未平定,刘封与孟达因争权相持,加上救援路途遥远,两人均未出兵。
最终关羽被东吴斩杀。
孟达投降曹魏后,与徐晃合兵攻打刘封。
申耽、申仪两兄弟背叛刘封,令其兵败。
刘封拒绝孟达降魏建议,败退至成都。
刘备对刘封未救关羽耿耿于怀,欲加惩罚。
但念及刘封过往功劳及亲情,仅考虑撤职。
此时,诸葛亮一句话令刘备改变主意。
诸葛亮对刘备说:“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三国志·蜀书》
意即刘封性格刚烈,刘备去世后无人能管束他,恐生祸患。
言下之意是提醒刘备趁机除掉刘封,避免未来继承权纷争,防止蜀汉遭受灭顶之灾。
尽管刘封为刘备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毕竟非亲生子,不能继承基业。
但刘封能力强,而刘禅软弱,这种反差埋下隐患。
权衡再三,刘备狠心下令处死刘封。
刘封得知后愕然,临死前叹道:“后悔当初没有听孟子度(孟达)的话。”
随后拔剑自刎于家中。
刘备闻讯痛惜不已,下令以王子之礼厚葬刘封,并给予其家属丰厚封赏以表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