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倘若南宋选择“联金抗蒙”,能不能挽回局面?是否可以避免亡国?
迪丽瓦拉
2025-09-14 01:02:50
0

能否扭转局势?我们只能回顾历史一次,并对当时各方的决策进行反思和评价。

主要原因:错在金国,而非南宋

1213年,金朝与蒙古达成了停战协议,但这一承诺很快被金宣宗违约,他从北京迁都至南京,这一行为激怒了铁木真,再次引发了冲突。这种退缩不仅加剧了金朝内部的不稳定,还使得许多女真贵族背叛,加入了蒙古的阵营。不久之后,金朝失去了包括河北、河南、山西和山东在内的90多个州,几乎整个北方的控制权都丧失殆尽。

金朝在面对蒙古的威胁时,做出了第二个严重错误,那就是挑起了对南宋的进攻。由于南宋中止了年供,完颜珣愤怒之下,发动了最后一次南征。其实,许多南宋的官员在此时曾提出“联金抗蒙”的建议,但金国这一冲动之举却让这些提议变得毫无意义。

如果金宣宗能更清醒地看待形势,局面可能会大为不同。

金朝此次南征的开局虽然不错:金军成功突破了兴元府的防线,向第二道防线的夔州推进。然而,当南宋反应过来后,战局迅速发生逆转。金军接连失利,最终被迫撤回到边境。金朝的战略陷入了困境:在西北与蒙古联军作战,在南方与宋军对峙,然而他们却在此时提出了停战请求,可惜遭到了南宋政府的拒绝,金军只能继续作战,但主力却接连败北,白白浪费了五年时间。

从战略地理来看,金国的领土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地理位置极其不利。而金国在此时不仅挑衅蒙古,还放弃了西夏,妄图消灭南宋,显然是高估了自身的实力,低估了敌人的反击决心。

面对这样一个没有信誉、且缺乏战略眼光的国家,南宋能够选择“搁置争议”,也并非没有理由,毕竟与其和金国做无谓的联手,不如果断止损,争取更多的缓冲时间与展现实力的机会。

南宋的底牌:长江防线从未被打破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后人的“事后诸葛亮”总是最容易得出结论。就像分析彩票,谁都能做预测,但真正作出决策时,往往少有人能真正把握住局势的本质。南宋并非没有避免亡国的底牌,那就是长期被认为坚不可摧的长江防线。因为在当时,没人会相信这道防线会被突破。

回溯到1141年,金军全盛时期发动南征,南宋张俊的指挥下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双方在长江一线形成均势,最终签订了绍兴和议,保障了南宋的生存与发展。此后,即使金军在1161年再度进攻,初期取得了战术上的突破,但很快就被水战拖住了后腿。金军的完颜亮被困于长江的复杂地形,最终不得不撤退,差点酿成金国的内乱。直到1275年,长江防线依旧在南宋的控制之下。

1161年是南宋防御的分水岭,宋军的守城能力和水军实力显著增强,完全不虚金国的进攻。即使后来面对蒙古的全面侵略,长江防线依旧没有被突破,反而成为了南宋的坚实屏障。可以说,南宋的防线并没有问题,决策也没有错,唯一的错误是低估了元朝一统天下的决心。

复盘蒙灭宋的进程

第一次,窝阔台确实攻占了襄阳,但他并未重视这座坚城,没过多久就被孟拱重新收复。此后,蒙古军队一直认为襄阳难以突破,因此未将其作为重点攻击方向。

第二次,蒙哥选择主攻四川。虽然钓鱼城一度死守,但忽必烈依然决定绕过钓鱼城,继续向西进攻,直到进入湖北。

第三次,元军虽然抵达湖北,但此时的他们已经疲惫不堪,攻势几乎停滞。贾似道及时组织防御,宋军稳定了防线。贾似道的军事指挥获得了敌我双方的认可,即便是后来的文天祥在批评他时,也不得不称赞他在湖北的坚守。

然而,宋朝的财政状况已经不容乐观。长期的战争让国家的经济陷入困境,人口从7000万锐减至1500万。贾似道采取了“公田令”,计划用“纸币”换取土地,通过收购大户土地来增加税收。然而,这一改革并未得到富豪的支持,甚至被许多人认为是愚蠢的通货膨胀政策。贾似道虽然本意是通过削减贵族的财富来缓解国家经济困局,但实施过于急功近利,也因此触动了很多既得利益者,尤其是边境军官等地主阶层,反对声一片。最终,这一措施也未能起到预期的效果。

宋亡的必然性

长江防线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通过荆、襄、鄂三城组成防线,再加上长、汉两江的水陆互援。而金、蒙古的每次进攻,都需要经过水师的协作。每当北方敌军试图通过陆路进攻,宋军便凭借水师的优势进行反击,往往能取得大胜。尤其在金国首次进攻时,金军的舰队还未完全建立,便遭到宋军的突袭,导致计划彻底失败。

然而,襄阳的防守却难以打破。襄阳作为自三国时期便赫赫有名的坚城,四面环江,且依赖与樊城的浮桥以及江陵的水运支持。即便是蒙古铁骑的百万大军,也无法轻易突破。忽必烈意识到,襄阳的防线不是简单的城防战,而是一场决定江汉水域控制权的生死之战。最终,在长达五年的对峙中,南宋频繁派遣援军,但始终未能恢复漕运,补给日渐困难。

1273年,元军采用了“回回炮”等新型武器,从水上对襄阳进行攻击,终于攻破了这道防线,标志着南宋灭亡的临近。此时,宋朝已经无力抵抗,灭亡几乎是必然的。

总结起来,宋朝的灭亡并非无法避免。尽管大策略上无太大错误,局部战役的失误,尤其是军事决策的细节处理,才最终导致了这个悲剧的发生。如果当时有一个关键的决策不同,宋朝的命运或许会改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伪... 作者:朱炳东 抗战时期,河南的睢、杞、太原地区是敌我双方拉锯的前线。这片地方不仅与主力部队的联系较...
原创 关... 头条创作挑战赛关羽发动的襄樊战役,从开局的大获全胜,到最后的彻底失败,前后不过短短一百多天。在这短短...
原创 铁... 平壤大同江畔的清晨,68岁的朴英姬将最后半勺玉米粥倒进孙女的碗底。小女孩舔着碗沿的残渣时,老人悄悄咽...
原创 古...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句古老的诗句自古以来便成为了人们心中对忠诚爱情的美好向往。然而,在封建...
原创 8... 蔡澜,作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凭借其独特的美食见解和电影成就,名声远扬。然而,除了美食和文学,蔡澜对女...
何以中国·行走海南|博物馆里遇... 海口6月12日电 (张月和)从一艘南宋沉船窥探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航海之光,自黄花梨和沉香感知海南这片...
原创 据... 在许多穿越小说或电视剧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节:主人公原本是现代社会中一个对烹饪一窍不通的小白,但在...
原创 任... 在我国民间,流传着一句广为人知的话:“有事找警察”。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民对警察的深厚信任,而...
原创 当... 在那个时期,赫鲁晓夫的突然下台给中国带来了一线希望,认为中苏关系有可能即将恢复。毛主席作为深谙政治之...
原创 全... 关羽,这位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深深植根于中国历史的沃土,几乎每个朝代的官员都对他的忠诚和义气给予了高...
原创 戴... 说到戴笠,许多人第一时间就会联想到军统;而提起军统,大家也往往会想到戴笠,两者之间关系密不可分。19...
原创 那... 前言: 南京城中的玄奘寺,历经千年岁月,依旧承载着浓厚的佛教气韵与庄严的信仰。这里本应是净土与安宁...
原创 八... 抗日战争持续了长达14年。在这场漫长且艰苦的战争中,数以万计的英勇儿女前赴后继,为了驱逐侵略中国的外...
眷村文化记忆展重现台湾眷村生活... 新华社台北6月12日电(记者李建华、李悦)“转角遇眷你——眷村文化记忆展”12日在台北华山文创园区开...
中山公园、中山路……揭秘孙中山...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在厦门,多处可见...
原创 钱... 1933年,陈赓终于从南京的困境中逃脱,登上了开往江西的火车。令他意外的是,途中竟遇到了自己在黄埔军...
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有多猛?一路... 冷知识总让人忍不住一探究竟,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到底有多能打?他们的马蹄声又曾在欧洲哪些土地上回荡?今...
原创 开...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章,成千上万的英雄儿女在这场浩劫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李天佑将军作为这...
原创 冀... 好的,我将逐段为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字数变化不大,并适当增加细节描写,让内容更丰富生动: --...
原创 八... 清代文官与武职晋升的标准有显著差异。文官的晋升主要基于资历,只要在任职期间有一定的政绩,且任期已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