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玄宗最大的败笔,当上皇帝第一件事,发动政变赐死姑姑太平公主
迪丽瓦拉
2025-09-14 20:32:10
0

改写文章:李隆基政变与太平公主的悲剧

编辑| 古史迹

公元713年,李隆基作为大唐的皇帝,发动了他第三次的政变。第一次政变帮助他的父亲李旦成功登上帝位,第二次政变因泄露消息未能成功,而第三次发动政变的背后又是什么深层原因呢?

那天看似平静,然而宫门外却风起云涌,大臣们如往常一样去上朝,然而他们却不知一场震惊朝野的风波即将爆发。李隆基,这位深谙权谋的帝王,为了隐瞒真实意图,果断排除异议,选择了“弼马温”王毛仲作为这场政变的先锋。一个从未显赫的小官,却在此刻立下赫赫战功,似乎让人不禁想起孙悟空的名言,或许是为了为这位“弼马温”正名吧。

李隆基在行动前,先命令将北门的两位大将召走。大明宫的途中,早已埋伏了两三百人。两位将领对此毫不知情,未曾设防便被杀戮。随即,这支队伍冲向了宣政殿,横扫而过,斩杀了无数朝中大臣。令人疑问的是,李隆基作为皇帝,究竟为何要掀起这样的政变?原因究竟是什么?

事实上,尽管李隆基已经是皇帝,但他始终未能掌握实权。唐睿宗李旦在退位后并未将所有权力交给李隆基,而是受到太平公主的操控,依旧保有实权。朝中大多数的权臣都依附于太平公主,李旦甚至在实际权力上压制了李隆基,令他在刚刚登基时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傀儡。政变已筹谋半年,李隆基最终逼迫李旦交出实权,并让太平公主自尽,才将政局彻底扭转。

那么,李隆基为何下令赐死自己的亲姑姑太平公主?背后是否存在难以解开的深仇大恨?这一切,或许得从唐朝的女人掌权之路说起。

唐朝:女人为权力所迷的时代

唐朝,特别是在武则天的掌权下,成为了一个女人能够达到权力巅峰的时代。武则天打破了男权社会的桎梏,给女性做出了前所未有的示范。她的上位不仅打破了女性无法登基的常规,更让后世的女性逐渐走向了疯狂的权力之巅。

武则天的儿媳妇——李显的皇后韦夫人,便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乱政之人之一。她因李显的纵容而在朝堂上大肆挥舞权力,导致了“韦后乱政”时期的动荡。李显在神龙政变后复位,但他性格懦弱,始终没有胆量制止妻子韦夫人的暴虐行为,导致了韦后将唐朝朝政搅得乌烟瘴气。李显驾崩后,韦皇后企图自立为帝,尽管她没有母亲武则天的手段,最终依旧未能实现自己的野心。

李隆基是李旦的第三子,按传统继承顺序,他本不该有机会继位。然而,历史的风云并非总由常规所主宰,他的机遇悄然而至。年轻的李隆基,曾是一个勇敢且有策略的男子,决心一举改写命运。在“唐隆政变”中,他展示了非凡的政治远见与勇气,成功铲除了韦氏的势力,并在李旦复位后,理所当然地被立为皇太子。

然而,李隆基一旦拥有了权力,就再也不满足于现状。他渴望的并非只是名义上的皇帝头衔,而是实质性的权力。而与他有着相同渴望的,还有太平公主。作为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深知权力的魅力,并渴望能继承母亲的雄图大志。她先后参与了“神龙政变”和“唐隆政变”,使得自己在朝中的地位水涨船高,权势逼人。

权力斗争: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对决

李旦在位时,朝中宰相有七位,其中五位是太平公主的人马,足见她的权力有多强大。而李隆基,作为皇太子,却始终面临着来自姑姑的巨大压力。太平公主为了削弱李隆基的权势,四处散布谣言,称他非嫡长子,不配继位,甚至在李隆基府中布置眼线,随时监视着他的动静。

公元712年,太平公主以天象不祥为由,暗示李旦,太子李隆基可能有篡位之心。然而,李旦却性格仁和,并未因此做出任何行动。面对姑姑的步步紧逼,李隆基虽然表面上安忍,但内心早已不满,渐渐积蓄起力量,计划反击。

李旦不愿夹在两者之间,在深感疲惫后决定将皇位传给李隆基。然而,太平公主在这一决定上强烈反对,最终迫使李旦继续执政,延缓了李隆基的继位。数年之后,李旦终于找到了机会,在一片混乱中将皇位悄然传给了李隆基。

然而,李隆基继位后,依旧未能掌控实权,太平公主和李旦在背后继续操控朝政。李隆基看似安忍,但其实早已暗中积蓄力量,开始为自己展开复仇之计。

政变的爆发与太平公主的悲剧

终于,李隆基决定采取行动,将这一切的障碍清除。在一次突如其来的政变中,李隆基决定先发制人,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宫廷政变。他让“弼马温”王毛仲带领军队,围剿太平公主的党羽,斩杀了许多重要人物,并软禁了太上皇李旦。太平公主得知后仓皇逃窜,但已无力回天,最终回到府邸,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政变成功后,李隆基便开始清理太平公主的余党,残酷地清算她的亲信。太平公主本人也未能逃过这一劫,李隆基命人赐死她,而太平公主的儿女也大多遭到杀戮。只有与李隆基有着深厚友谊的薛崇简得以幸免。

虽然李隆基取得了政权,但这场血腥的清洗却也为他带来了深重的代价。他过度依赖杀戮来稳固权力,导致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士气低落。而这次政变,也暴露了李隆基权力欲的深沉与暴虐,最终在他执政过程中带来了不小的隐患。

结语

李隆基发动的政变,虽然最终让他掌握了大唐的实权,但也为他埋下了许多政治危机。太平公主的命运或许令人同情,但她的悲剧也反映了一个女人为权力疯狂的代价。她的过度野心,以及在权力斗争中不断陷害亲生侄子的行为,最终导致了她的死。而李隆基的行为,也在无形中揭示了一个真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从另一角度看,正是太平公主的压迫与逼迫,才成就了李隆基的政治觉醒,也使得他最终走上了权力的巅峰。然而,这场政变也注定了李隆基政权的不稳与朝廷的动荡。历史的洪流中,权力斗争永远是无情的,最终,胜者与败者的界限,常常由命运书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经历了无数的朝代更替,每个王朝都有着其独特的特点与魅力。比如,汉朝的盛世让人津津...
原创 1... 我国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之一,也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但在二战结束后,台湾一直占据着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
原创 助... 刘伯温,被誉为明朝开国的杰出功臣,实际上是朱元璋在至正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359年,特意邀请他加入的...
原创 二... 苏联的贪婪与拒绝三国加入的背后 苏联不仅在全球历史中因其庞大的疆域和强大的军事实力而声名显赫,更因...
原创 墨... 墨西哥,作为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历史遗产的国家,时至今日依然面临着众多社会和经济上的挑战。这个...
原创 日...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最受伤的往往是无辜的百姓。历史早已给出最深刻的警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
原创 他... 他不仅是同盟会的创始成员之一,也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先驱。汪雨相的一生,是一段不断追寻光明与真理的历程...
市监时评|惩罚学术不端,岂能“... 文|戴若冰 据《新京报》6月14日报道,贺聚良等25名学者因学术不端,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报批...
原创 南... 好的,我会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对每段进行改写,并适当增加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 --- 在许多人眼...
原创 宋...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光义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两人都是第二位皇帝,且都被称为“太宗”。然...
原创 历... 八仙过海的传说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传得极为广泛,尤其是在宋元之后,这个故事体系逐渐形成了中国神话的一个独...
原创 陕... 陕西给人的印象是历史厚重,气候较干燥,实际上陕西的河流并不少,包括我国母亲河之一的黄河,横贯关中平原...
10个关键词回顾第四届中非经贸...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谭苏昕 实习生 张紫越 长沙报道 金桥拓通途,会期虽落幕,合作正当时 湖南,这片中...
原创 4... 在苏联解体之后,1991年12月26日的《纽约时报》刊载的一篇报道中提到了一位挪威籍学者,名叫约翰·...
原创 《... 当然!我帮你把这篇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加一些细节让内容更丰富。 --- 为何《史记》里...
原创 张... 张信是明朝前中期的一位显赫大臣,还是靖难功臣张玉的从子及四朝重臣张辅的堂兄。他在建文二年参加科举考试...
原创 唯... 赵南起将军,虽生于韩国,却选择投身中国革命,随后终其一生都在中国战斗和生活。他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奉...
原创 孙... 孙兴祖是明朝开国的杰出功臣,与朱元璋同为濠州的乡人,也就是如今的安徽省凤阳人。因此,他在年轻的时候便...
原创 九... 当然!我帮你把文章改写一下,保持每段意思不变,同时加一些细节,让内容更丰富: --- 相信不少人...
原创 司... 历史求知所 编辑:历史求知所 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收到了秦国的外交召回请求,得知赵国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