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郭沫若为什么能担任副总理
迪丽瓦拉
2025-09-16 13:34:13
0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担任总理的人选毫无悬念,大家一致推崇的正是周恩来总理。在周总理领导下的政务院中,还有四位副总理,分别是董必武、陈云、郭沫若和黄炎培。这其中,董必武和陈云都是中国共产党的资深元老,而黄炎培则是民主党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所以他们出任副总理的身份非常合乎情理。然而,令人好奇的是,郭沫若为何能成为副总理呢?

提到郭沫若,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他那“大文豪”的身份。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历史研究与考古领域,郭沫若都取得了卓越非凡的成就。但他到底是以文人的身份担任副总理的吗?严格来说,答案是否定的。郭沫若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人生经历波澜壮阔,成就远不止于此,他同样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

郭沫若出生于1892年,青年时期曾东渡日本求学,思想开放而进步。他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并发表了大量现代诗歌,在当时产生了广泛影响。然而,直到1926年夏天,郭沫若的生活轨迹才发生重大转变。这一年,他在广州结识了比他小6岁的周恩来,周的深邃见识和缜密思维令郭沫若钦佩不已,称赞道:“周先生是中国政治部工作的开山,他的经济丰富且头脑缜密迅速。”

周恩来也深知郭沫若在文学领域的卓越成就,便鼓励他积极投身革命事业,任命他为北伐军政治部宣传科长。郭沫若在北伐军中一路晋升,最终担任政治部主任,并在北伐军攻克武汉后,负责主持武汉政治部的日常工作。值得一提的是,郭沫若不仅担任文职领导,还拥有军衔,达到了中将级别,这在当时的北伐军中非常罕见,甚至比多数著名将领还要高。

在国民党军队中,郭沫若以左派身份著称,坚定支持共产主义运动。当蒋介石背叛革命后,郭沫若义愤填膺,不顾个人安危奔赴上海与周恩来商讨对策。周恩来在《迅速出师讨伐蒋介石》的文章中写道:“郭沫若来访,报告九江、安庆捣毁党部、工会、屠杀民众的事实,均由蒋氏直接指挥。”在周恩来的支持和推动下,郭沫若写下了著名的《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刊登于《中央日报》,文中激烈抨击蒋介石的反革命本质,称他是“流氓地痞、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卖国军阀”,是“反革命势力的中心力量”,其司令部成了“惨杀民众的大屠场”。

这篇檄文发表于4月9日,恰好是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前三天,郭沫若便率先以舆论为武器,在全国掀起声讨蒋介石的浪潮。蒋介石看到这篇文章后愤怒异常,怒斥郭沫若“趋附共产党,甘心背叛”,并下令通缉他。

数月之后,南昌起义爆发,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郭沫若成为25名委员之一,并列入南昌起义委员会的7人主席团,担任总政治部主任。起义的总指挥是贺龙,叶挺为前敌代总指挥,刘伯承为参谋长。郭沫若能够担任如此重要的政治职务,足见其在革命队伍中的崇高地位。

抗战全面爆发后,郭沫若积极投身抗战工作,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负责抗战的宣传和动员等任务。在此期间,我党多位领导人也拥有军衔,如朱德为上将,周恩来、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叶剑英、叶挺等10人是中将,其中就包括郭沫若,这足以证明他在军中的地位几乎可与元帅媲美。

当然,郭沫若的战场与其他将领不同,他主要活跃在文化宣传领域,创作了《屈原》《南冠草》《棠棣之花》等大量爱国作品,这些作品极大激励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和必胜信念。毛主席对他的作品也极为赞赏,鼓励他说:“你的史论和史剧,大有益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我只嫌太少,不嫌太多,希望多有精品。精神是不会白费的,希望先生继续努力。”

1944年,郭沫若创作了著名的《甲申三百年祭》,毛主席看后高度评价,写信称赞:“对于你的成就,觉得羡慕。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

因此,虽然郭沫若的公开身份是文人,但他始终站在革命阵营,与共产党同呼吸共命运,他的身份远非单纯“文人”二字所能概括。正如周恩来所言:“鲁迅自称是革命军马前卒,郭沫若就是革命队伍中人。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导师,郭沫若便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如果是将没有路的路开辟出来的先锋,郭沫若便是带着大家一道前进的向导。”

所以,当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被任命为副总理,主管文化教育领域,完全是顺理成章,也符合当时各界的期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对昆仑刻石高清图的几点看法 昨天有位网友给我发了昆仑石刻的高清图,早上又看到有位网友留言:“大王看了高清照片后再写一篇呗,还认为...
地理视角看《长安的荔枝》,大唐... 最近热播剧《长安的荔枝》中,长安小吏李善德跨越千山万水运送荔枝的情节扣人心弦。当观众为这场“古代物流...
原创 国... 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终于突破重重难关,成功从美国归国,从此投入到新中国的科学建设中。这个举动...
原创 水... 说到梁山好汉,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关于他们的故事,各种版本流传至今,耳熟能详。他们每一个人背后都有着一...
原创 清... 康熙年间的“三藩之乱” 在清朝的历史上,康熙年间发生了一个重大的事件——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这...
原创 六... 1939年初,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旅长许世友,带领部队驻扎在河北邯郸曲周县,开展敌后抗战工作。这...
原创 “... 随着瑞典于3月7日正式加入北约,这个北大西洋军事组织悄然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完成了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
涂亚伦:袁世凯家族的没落 1915年我在上海医学院毕业后,到天津公立女医局当大夫。女医局初名“北洋女医院”,因为地址在东门水阁...
原创 武... 《——·前言·——》 武则天退位后,没人敢对她采取行动。朝廷中的权臣,甚至她的亲生儿子李显,都无法...
原创 楚... 秦朝末年,曾在历史上叱诧风云的楚霸王项羽,年少时便学过兵法,却未能真正领悟其中奥义。他初期威震四方,...
万历皇帝不上朝,是因为疾病吗? 万历十四年,万历帝23岁。 十月初五,礼部祠祭司主事卢洪春上奏,这位主管祭祀的官员对于万历帝不参加祭...
晚清朝廷有那么多能人,为什么不... 导读:慈禧太后,自咸丰十一年“辛酉政变”到光绪三十四年崩逝,其以“垂帘听政”的方式,代行皇帝职权,把...
原创 非... 提起非洲,似乎第一印象永远都是黑人遍布,以及杂乱不堪的环境。但有一个国家却并非如此,这里虽然也是非洲...
原创 秦... 熟悉秦国历史的人往往都会提到:“正是因为秦孝公推行变法,才为秦国最终统一六国、称霸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
原创 日... 1931年9月18日,沈阳北大营的炮火撕裂了东北的夜空,日本铁蹄悍然踏破国门。然而,整整十年间,中国...
原创 朱... 朱元璋与刘日新:命运交织的背后 朱元璋,那个出身贫寒、几度命悬一线的男子,曾是街头乞丐,亦曾是僧侣...
原创 汉... 汉代官府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引导和培养官吏的忠君、孝亲、廉洁、奉公、宽仁、勤政等德行,督促各级官...
原创 日... 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请您先点击“关注”,这样不仅方便讨论和分享,还能带来更多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
原创 博... 我党在历史的漫长征程中,曾走过不少弯路,其中一些重要的历史阶段往往被以关键领导人的名字来命名。比如“...
原创 大... 在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两个伟大的帝国如同两颗璀璨的明星,各自在不同的天地间闪耀着各自的光辉——东方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