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萧克两次“站错队”,其实并不是他一个人的错
迪丽瓦拉
2025-09-16 14:32:07
0

文︱陆弃

1973年,萧克将军在一次整风大会上作了检讨,提到自己一生中有三次“站错队”。那么,究竟是哪三次“站错队”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回顾这些关键时刻。

第一次“站错队”发生在1929年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当时萧克并未站在毛主席一边。在这次大会上,毛主席与朱德就如何发展红四军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毛主席主张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认为红四军的“前委”应当负责党务和军事,而朱德则坚持“前委”只负责党务,军事事务应由“军委”来处理。双方激烈争辩,连陈毅都难以判断应该支持哪一方,最终经过投票,大部分人支持了朱德,毛主席被撤销了“前委书记”的职务,改由陈毅担任。这个结果让毛主席十分生气,以身体不适为由,离开了红四军。

在这件事情中,萧克选择了支持朱德,并未投毛主席一票。相比之下,林彪坚决站在毛主席一方,认为毛主席的观点才是正确的,这使得毛主席对他深感感激,日后也对他格外倚重。之后,陈毅回到中央向周恩来汇报了这一情况,周恩来经过分析后认为毛主席的观点才是对的,于是让陈毅回来将毛主席请回继续领导红四军,从而平息了这场纷争。

尽管萧克在此事件中“站错队”,但也必须承认,支持朱德的并非他一人,事实上,包括朱德和陈毅在内的很多人都有责任。因此,这件事并不完全反映萧克个人的错误。毛主席的宽广胸怀也从未对萧克心生芥蒂,毕竟他对朱德和陈毅都能够冰释前嫌,怎么会对萧克这个并不重要的人物计较呢?

第二次“站错队”发生在长征途中,当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时,萧克没有立即表态批评张国焘的错误路线。当时,张国焘背离了中央的战略决策,不同意北上抗日,擅自决定南下。1936年6月,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与萧克指挥的红六军团在四川甘孜会合,张国焘派人迎接并向他们宣扬中央决策的错误,号召大家跟随他继续南下。当时,红六军团的电台坏了,与中央的联系已经中断,萧克因而不清楚事态的发展,也不了解张国焘与中央的分歧。因此,他并未立即表态支持中央,也未站在张国焘一方。

直到萧克与其他同志会见了朱德,才得知张国焘试图分裂中央的阴谋。在朱德和贺龙的组织下,大家开始公开批判张国焘,并要求他遵循中央指示北上,与红军主力会合。后来,萧克自己也回忆起这件事时表示:“当时我们的电台常常坏,长时间无法和中央联系,因此没表态算是站错队吧?”他自己也意识到,当时自己未能及时站出来反对张国焘的错误,应该算是一种“站错队”。

在上世纪80年代,萧克与一位老部下谈话时还笑称:“现在有一种说法叫做‘不表态的表态’,虽然我没表态,但这也算是一种表态吧!”显然,萧克对于这次“站错队”的事件,并未过于自责,他幽默地自嘲并对自己当时的处境有了深刻的理解。

第三次“站错队”发生在“文革”期间,萧克自己并未详细讲述,但显然这段经历给他带来了不少困扰和反思。

1955年,萧克本有资格晋升大将军衔,最终却只获得了上将军衔。外界普遍认为,这与他在革命时期的两次“站错队”有关,认为他因此错失了大将军衔。然而,这一说法并不准确。实际上,军衔的授予并不会因为过去的错误决策而受到影响。萧克未能晋升大将,更多是因为“高开低走”的职务轨迹。

在土地革命时期,萧克担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抗战时期是八路军120师副师长,凭借这些资历,授予大将军衔本应不成问题。然而,到了了解放战争时期,萧克的最高职务只是第四野战军的参谋长,这个职务相比其他几位参谋长并不具备优势。建国后,萧克仅担任国防部副部长、训练总监部副部长等职务,这些职务与大将的资格差距较大。

1955年授衔时,评定依据不仅仅是历史上的功勋,还包括当时担任的职务和级别。事实上,许多上将的级别和职务与萧克相仿,甚至有些上将职务更低,因此,萧克没有被授予大将军衔,更多是因为他当时的职务和级别决定的,而非所谓的“站错队”问题。

因此,萧克被授上将军衔,主要是根据他当时的职务和地位,而非与过去“站错队”有关。最终,萧克凭借自己的实际贡献,获得了应有的荣耀,而那些关于“站错队”的猜测,也只是外界的误读。

(参考资料:《萧克回忆录》《炎黄春秋》《青年周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侯杨方:看待明朝衰亡需寻找历史... 《明亡清兴:1618—1662年的战争、外交与博弈》 作者:侯杨方 版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25年...
原创 陈... 在肖伟俐所著的《帅府家风》中,详细记录了许多开国元帅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些内容充满了浓厚的家庭...
原创 抗... 谭炳云同志,您真是我们的大功臣啊! 在1951年国庆庆典的盛大场合上,彭德怀举杯对这位穿着简朴的男子...
原创 日... 一个岛国,资源穷得叮当响,地震海啸年年闹,却偏偏几百年、上千年盯着东亚大陆不放,非要把中国搞亡国灭种...
原创 日... 很多人认为,日本的投降是因为美国投下了原子弹,但实际上,日本人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投降的真正原因与...
原创 清... 清官类电视剧的剧情往往引人入胜,除了故事情节外,演员的精彩演技以及华丽的宫廷服饰也让观众无法自拔。通...
原创 赤... 《——·前言·——》 在赤壁之战爆发前,孙权面临着一个极为关键的抉择:是选择向北方强敌曹操投降,...
原创 山... 阎锡山晚年生活在台湾,境遇可谓极为落魄和尴尬。自从他失去了权力之后,便开始修建窑洞作为住所,然而这种...
原创 孙... 一张尘封已久的老照片,记录了一段隐藏在岁月长河中的往事。照片中的孙中山,目光坚定、神采奕奕,仿佛能看...
原创 四... 1946年,为应对日益复杂的战争局势,东北民主联军根据不同的战斗需求,先后组建了1纵、2纵、3纵、4...
原创 玄... 秦琼,作为《隋唐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以其威猛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他骑马挥枪,英勇无敌,是战场上的传奇...
原创 清... 前言 在清朝的历史上,有一种极其残忍的刑罚——站笼,这种酷刑在短短两个月内就让370人丧命。它的残忍...
原创 襄... 公元219年,关羽指挥的军队发起了著名的襄樊之战。在这场战斗中,他成功生擒了曹操的部将于禁,斩杀了庞...
中国视角回应“何谓欧洲文明” ... 今天(11月22日),中国历史研究院发布《欧洲文明进程》,这是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成果、“十三五...
原创 西... 1936年12月12日,西安发生了一个震动全国的重大历史事件——西安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联合发动了针...
原创 北... 北宋和南宋是后人根据历史划分的两个时期,所以我们按照这种划分来讨论。北宋的开国皇帝是赵匡胤,他的弟弟...
原创 同...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为了满足个人野心,不断发动战争、修建豪华工程,民众因此苦不堪言。这个动荡的时代,...
原创 李... 书同文,车同轨,这些影响深远的政策,都是李斯所推行的。李斯通过这些改革,极大地推动了大秦帝国的统一和...
原创 梁... 在梁山百将中,有一派主张招安,也有一派坚决反对招安。主张招安的首领是宋江,这一派在梁山中占有很大的势...
原创 忍... 唐朝末代皇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以大唐盛世闻名于世。无论是在经济、文化还是外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