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有八个儿子,为什么却让一个不得宠的庶子成为了新君
迪丽瓦拉
2025-09-16 15:02:45
0

无论顺治帝立的是哪个儿子,也都只能是庶子。而这么些庶子中,他最终选择了三子玄烨,最主要是听了一个外国老头的话。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九,在顺治帝驾崩后第三天,紫禁城金銮殿的宝座上,换了一个未满八岁的孩童,他就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母亲是顺治帝妃子佟氏。顺治帝驾崩时,虽然不过二十四岁的年纪,但也生育有八个儿子、六个女儿,然而这么多的儿子,他为何非选择庶子玄烨继承皇位呢?

其实,顺治帝虽然贵为天子,却有很多事是无法自己做主的,立庶子玄烨为皇帝,就是其中之一。

他的一生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自己还是幼童,父亲就去世,在一片波云诡谲中,他懵懵懂懂被推上了皇位,随之而来的是叔父多尔衮长达八年的掌控。

他亲政后,煞费苦心推行一系列利国方针,却也因为触犯了亲贵的利益被记恨。

他是皇帝,但自己的婚姻却不能做主,第一次大婚,皇后就是母亲自己的亲侄女博尔济吉特氏孟古青,夫妻俩天生怨偶,费尽力气才将其废掉,然而母亲为了让继承人仍旧出自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又强行给他安排了第二个博尔济吉特氏皇后,此外他还有四个来自这个家族的妃子。

只可惜,这六个博尔济吉特氏家族的后妃,没有一个为顺治帝生活一儿半女,所以,顺治帝这辈子就没有真正的嫡子。

不过,他倒是非常强烈地喜欢过一个儿子,并将他视为将来的继承人的,这个儿子就是董鄂妃所生的皇四子。

据史料记载,顺治帝后宫共有十八位后妃,然而顺治帝只有董鄂妃让顺治帝情有独钟。

顺治十三年,十八岁的董鄂妃入宫为嫔,很快令顺治帝倾倒,《清史稿·董鄂妃传》中有载:“眷之独厚,宠冠后宫”,在她入宫后三个月的时间,从嫔晋升贤妃又到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她在宫中四年,顺治帝一度想要废掉第二位皇后改立她为后,但考虑到两度废后必定遭朝臣反对,才放下了念头。不过事实上,后宫中董鄂妃的待遇和权力都已经盖过了皇后。

董鄂妃入宫次年,便生下皇四子,在此之前,任何孩子出生顺治帝都不曾兴奋过,可这一次他却如获至宝,第二天早朝便特谕礼部准备供品前往天坛、地坛、太庙、社稷坛告祭,如此郑重其事、大张旗鼓的理由是“朕第一子生,皇贵妃出,应行典礼”。

顺治帝的话中,是将这位皇四子视为嫡子,世人都知道他想要立其为储。

顺治帝这种做法,跟乃父皇太极曾经的做法如出一辙。当日皇太极独宠海兰珠,海兰珠生下皇八子后立马颁发大清王朝第一道大赦令,言语中将这位皇子视为皇储。怎奈这皇子命中承不住这种极富极贵,不到周岁便夭折。

顺治帝本该从中汲取教训的,可是他没有,而吊诡的是,似乎是被诅咒似的,他的皇四子也早早夭折,只活了三个月。董鄂妃因为痛失爱子,抑郁成疾,两年后也撒手人寰。

最喜爱的皇四子去世,最爱的女人也不在了,对于顺治帝来说,立储就是一件不需要夹带个人私心的事,他只需要理性。

顺治帝驾崩时,只有24岁,在此之前他大抵还没有考虑过接班人的问题,而当他要考虑这个问题时,是快要被天花夺走生命的时刻了。

当时,顺治帝的八个儿子,已经夭折了皇长子和皇四子,余下六个儿子,分别为皇次子福全(九岁)、皇三子玄烨(八岁)、皇五子常宁(五岁)、皇六子奇授(三岁)、皇七子隆禧(两岁)、皇八子永干(两岁)。这六个皇子,自五岁的常宁以下,都还在牙牙学语,能考虑的也就只有福全和玄烨。

深受汉文化影响的顺治,最初接受的就是立嫡立长的观念,福全顺序上是长子,所以一开始他是看好福全的。再有一个原因,虽然都是庶出,但福全的生母是满人,而玄烨的生母是汉人,玄烨身上有一半汉人的血统,在非常强调满汉之分的清廷,两人在顺治心中的地位是有明显的差距的。

可是,顺治的这个想法却被否了,最终坐上皇位的却是玄烨,这是为什么?

原来啊,因为福全有一只眼睛是失明的,这种形象就很不符合九五之尊的身份。而另一面,皇三子玄烨幼时就聪敏好学,很是得祖母孝庄喜爱,所以皇太后孝庄提出还是立玄烨。

顺治幼年登基,一路来都离不开孝庄的辅佐庇佑,孝庄的意见当然不能忽视,既然二人意见相左,那就请一位不被牵扯到利益的第三方来仲裁吧,最后任务落到了西洋传教士汤若望的身上。

汤若望在宫中当差多年,深得孝庄和顺治帝的信任,顺治帝甚至尊称其为“玛法”,意思是爷爷。在听到这个问题后,汤若望略为思考,便提出了建议:

舍去一位年龄较长的皇子,而封一位庶出的,还不到八岁的皇子为帝位继承者。

至于理由,那就是年幼的玄烨曾经出过天花,就不会再因为这种病症夺去生命,而年龄较长的福全没有出过天花,他随时都有可能因为这个病症死去。

此时的顺治帝,很快就因为天花失去年轻的生命,没有任何理由比这个更具有说服力,更能打动他了。所以,原本不受顺治帝关注的玄烨,因为曾经出过天花,因为西洋老头的一句话,一夜间身价百倍。

玄烨出生不久,就赶上了天花肆虐京城,为了避痘,还在襁褓时他就被乳母抱到紫禁城外的西华门宅邸,他没有父亲的疼爱,没有母亲的抚摸,终日陪着他的是乳母,偶尔祖母会派人过来探视。虽然极尽防护,但两岁时他仍旧患上了天花,幸亏乳母悉心照料,幸亏他自己福大命大,才捡回了一条命。如今那伴随他终生的脸上的麻点,也成为了他大福大贵的象征。

除了福全曾被考虑为继承人,还有一种说法,称顺治帝最初是想立自己的堂兄安亲王岳乐。

岳乐是努尔哈赤第七个儿子阿巴泰之子,比顺治帝还要大十三岁,虽然早年就贵为亲王,可是他与一般只会坐享富贵的王族子弟不同,他全力支持顺治帝的改革政策,一心想方设法对天下进行稳妥的政治统治。

而另一方面,遭受过多尔衮控制多年的顺治帝,内心已经对重臣辅佐幼主有了阴影,他或许不想让自己年幼的儿子重走自己的老路。所以考虑让岳乐继承皇位,似乎也有可能。

这种说法,仅见于德国人魏特写的《汤若望传》,书中称顺治来求汤若望时,他说虽然幼主临朝会引发朝局动荡,但帝系转移更有可能引发新的危机,所以还是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最好,而玄烨曾经出过天花,之最好的人选。

当然,因为史籍中没有任何关于此事的记载,这仅是汤若望的回忆,这也有可能是汤若望在吹嘘自己的功劳而已。

无论如何,从后来的“康乾盛世”来看,顺治帝的决定非常的正确,这是康熙的幸运,也是大清王朝的幸运,当然,说起来还要感谢康熙幼年遭受的那场病症,虽然它在他脸上留下了一辈子的麻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沙... 我在头条创作的第二期文章 在历史的长河中,1547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这一年,伊凡四世(...
汉文帝为啥不换太子? 来源 01 孝文皇帝四男:窦皇后生孝景帝、梁孝王武,诸姬生代孝王参、梁怀王揖。 文帝继位时,只剩四个...
【英雄志 民族魂】赵尚志:白山...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中国军视网特开设【英...
原创 杨... 第一部分:周先生的命令与杨度的历史 几个月前,周先生在临终前向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发出一道特别的指令...
原创 毛...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这是后世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评价,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动荡与腐化。魏晋南北...
原创 周... 我们都知道,胡宗南是周恩来的黄埔军校学生,但两人的关系远非简单的师生关系那么单纯。1924年,28岁...
原创 朱... 当然,下面是改写后的文章,每段都保持了原意,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 --- 01 ...
原创 红... 作者:武陟东旭 1937年4月初,酒泉南山金佛寺附近的观山河谷中,一名穿着灰色军装的军人匆忙躲在一...
原创 关... 说到三国时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关羽之死无疑是其中一大触目惊心的事件。这不仅让蜀汉失去了这位英勇的猛...
原创 他... 在中国东南部的一隅,有一片充满活力与挑战的土地——福建。 2000年的某一天,一位中年男子踏上了这片...
原创 红... 如果有人问,红军、八路军和解放军到底有什么区别,很多不了解中国军史的人可能会一头雾水。其实,红军、八...
原创 汉... 在中国封建社会,异姓王并不常见,历朝历代只有少数几次出现这样的封号。通常情况下,封异姓王的情形出现在...
原创 全... 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请您务必点击右上方的“关注”,这样您不仅能轻松参与讨论与分享,还能第一时间获取最新...
原创 毛... 毛泽东为何能以弱胜强? 对于毛泽东领导的红军来说,1930年时最大的现实困境就是与蒋介石的军队实力差...
明朝时朝鲜人口和日本差距不大,... 很多人都认为日本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就是因为他们全盘西化,吸收了西方的文化才强大的国家。 明治维新的确...
原创 清... MCN首发激励计划 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请您点击右上角的“关注”,不仅便于您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随...
第一观察|丝路的回响 时代的创... 站在哈萨克斯坦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蓬勃希望的土地,脑海中总会浮现习近平主席2013年作为中国国家元首...
原创 李... 改写后的文章: 1425年,明仁宗朱高炽突然重病卧床。就在他奄奄一息、气息奄奄时,他愤怒地告诉朝中...
原创 十... 自古以来,“英雄出少年”绝非空洞之言。在古代历史上,涌现过许多少年英雄,其中秦国的甘罗尤为突出,年仅...
原创 汪... 在明朝成化年间,嘉兴知府杨继宗以其清廉正直的品格,深得百姓的尊敬。然而,他的作风却让他屡次与西厂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