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加外交活动时,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对方向你敬酒,而你又酒量不行,该如何应对呢?彭德怀曾经就遇到过两次类似的情形,一次是在苏联,与斯大林的宴会上,另一次则是在朝鲜,与金日成的宴会中。那么,彭德怀是如何应对这类尴尬的局面呢?
第一次发生在彭德怀随周总理一同访问苏联的时候。那时,彭德怀在朝鲜战场上击败美军的壮丽战绩早已广为传颂,成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英雄人物,斯大林对他也是敬佩有加。在一次宴会中,斯大林主动向彭德怀敬酒,作为礼仪,苏联的酒量通常都很大,敬酒时一般都是满满一大杯,而像彭德怀这样酒量差的人,尤其是他又有严重的胃病,平时几乎从不沾酒,因此,当他看到斯大林举着酒杯向自己走来时,心里不免紧张起来。
此时,彭德怀的一个秘书见状,立刻站了起来,想替他喝掉这杯酒。这位秘书反应迅速,想要为彭老总解围,但周总理却拦住了他,示意他不要贸然出头。周总理的经验非常丰富,对于这种外交场合的细节非常了解。作为苏联的领袖,斯大林的地位无可撼动,他对下属敬酒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荣誉,因此,任何人如果拒绝,尤其是在如此关键的场合,都会显得非常不合适。对于新成立的中国而言,尤其需要苏联的各方面支持和帮助,如果彭德怀拒绝了斯大林的敬酒,可能会使两国关系受到不小的影响。
因此,周总理坚持让彭德怀亲自举杯。虽然彭德怀不擅长喝酒,但在国家的需要面前,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这类决策,常常不是个人情感所能左右的,而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彭德怀深知这一点,毫不犹豫地举杯与斯大林一饮而尽。斯大林见状,十分高兴,握着他的手亲切地交谈,整个宴会气氛也因此变得非常温馨与和谐。
然而,彭德怀并不只一次面对类似情境。第二次是在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金日成邀请中国志愿军的高级将领参加宴会。宴会中,金日成亲自敬酒,表达对中国支援的感激,现场的气氛热烈而温馨。然而,当敬酒的环节到达洪学智时,情况就有些微妙了。洪学智平时酒量极差,几乎不喝酒,此次宴会他也是喝茶代酒。当金日成向他敬酒时,洪学智准备以茶代酒,但金日成的表情显得有些不悦,毕竟大家都在饮酒,而他却以茶代替,显得有些不太合适。
为了避免尴尬,金日成做了让步,他说:“你喝一杯,我喝三杯。”这已经给了洪学智极大的面子,但洪学智依旧婉拒,这使得场面变得有些难堪。就在这时,彭德怀走过来,轻声对洪学智说:“你就当这是司令部的命令,条件再差也得执行。”这番话仿佛在提醒洪学智,外交就像是战争,到了关键时刻,即使是困难的任务,也必须完成,喝一杯酒又算得了什么呢?听到这话,洪学智终于领悟,端起酒杯与金日成一同举杯而饮。尽管他很快因为酒量不足而晕倒,甚至回去后呕吐,但他内心却无比自豪,就像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
当然,我们并非提倡过度饮酒,身体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但那些老一辈革命家为了国家的事业,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就像彭德怀和洪学智所做的一样,他们无怨无悔地为国家的利益做出了牺牲和贡献。
(参考资料:《彭德怀传》《洪学智回忆录》《抗美援朝战争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