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战役中,韩军第1师的师长白善烨曾因一场胜利而准备带领部队进军鸭绿江。然而,在前进的途中,他俘获了一名战俘,经过审问后,他才震惊地得知中国志愿军已经入朝作战。更令人惊讶的是,战俘透露,150师的师长竟然是他的老上级,这让白善烨顿时大吃一惊,心生惧意。得知这一消息后,白善烨慌忙率军连夜撤退。那么,这位曾让白善烨如此震惊的老上级究竟是谁?他们又是如何相识的呢?
白善烨,1920年11月23日出生在朝鲜平安南道的江西郡德兴里,距平壤仅有两公里。白家出身普通,家境贫困,父亲在他幼年时去世,母亲独自抚养他和两个姐姐。白家三口常常面临温饱困难,生活艰难。为了寻找更好的生存机会,白善烨的家人决定迁往平壤。然而,平壤的生活并没有改善他们的困境,反而加重了他们的艰难处境。曾有一段时间,母亲因无法承受生活压力,甚至有过带着孩子们跳入大同江的想法,但在关键时刻,姐姐的劝解让她放弃了这一念头,家庭终于重新燃起了希望。从那以后,白善烨和家人一起不懈努力,逐步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苦。尽管处境艰难,白善烨始终保持乐观、坚韧的心态。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白善烨考入了平壤师范学校,1939年顺利毕业。在校期间,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包括李相烈等人。在这些朋友的影响下,白善烨逐渐意识到,加入伪满洲军官学校,可能是许多朝鲜青年改变命运的机会,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将得到提升。于是,怀着改变命运的决心,白善烨来到了东北,考入了伪满洲军官学校,1942年从军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佳木斯服役,获得了少尉军衔。
1943年,白善烨被编入伪满洲军的一个特设队——间岛特设队。虽然名义上该队隶属于伪满洲军,但实际上由日本关东军直接管理。特设队的军官是日本人,而大多数士兵则是朝鲜人。作为一个朝鲜人,白善烨并非自愿加入这一部队,而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迫于形势,被迫服役。在日本占领朝鲜半岛的情况下,许多朝鲜人被迫为日本效力。对白善烨和其他朝鲜士兵而言,加入该队或许能暂时改善生活状况。而间岛特设队的任务是情报收集、宣传渗透以及镇压反满抗日运动。在与朝鲜独立武装组织的斗争中,白善烨也不得不“向同胞开枪”,为日本的统治效力,彻底成了日本的走狗。
随着抗日战争进入后期,由于日军兵员短缺,许多驻守华北的日军被调往前线。白善烨所在的间岛特设队也被派往热河、河北地区,参与对八路军根据地的“扫荡”行动。在这些行动中,白善烨屡次表现突出,获得了日军的嘉奖,为了争取更多的信任,他甚至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日本名”。然而,1945年,苏联红军击败了关东军,日本宣告投降。白善烨和其他日军成员被俘成为苏联战俘。尽管他一度认为自己余生将困于此地,但幸运的是,他在苏军中结识了一位朝鲜翻译,从他口中得知苏联计划将战俘送往恶劣的西伯利亚。这让白善烨深感不安,于是,他开始策划逃脱,最终成功逃入了南朝鲜。
1945年底,白善烨逃入南朝鲜,凭借朋友的介绍,加入了国防预备队。1946年,他又加入了由驻朝美军开办的军事英语学校,并获得了军事培训。由于与美军的良好关系,白善烨顺利毕业并被任命为韩军第一师的师长。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时任韩军第一师的白善烨孤军奋战于汉江北岸,在与北朝鲜的激战中遭遇了巨大的伤亡。
在战争的转折点,8月下旬,美军加入了战斗,联合南朝鲜第1师发动反击,成功击败了北朝鲜的三个师。白善烨的第一师被编入了美军第1军,随后,他们开始了向北的进攻。然而,1950年10月2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从安东市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此时,白善烨的第一师已经占领了多个地区,准备继续进军鸭绿江。就在此时,白善烨抓获了一名流浪的志愿军士兵。通过审问,他得知了中国志愿军入朝的消息。得知150师的师长竟是自己曾经的上级——王家善,白善烨瞬间感到极大的恐惧,因为他曾亲眼见识过王家善的军事能力。
王家善,这位1903年出生于黑龙江的革命将领,曾是白善烨的上级。在战时,他立志革命,加入了国民党,后成为伪满洲军的旅长,而白善烨那时正是他的手下。王家善并非真正为日本效力,反而是一个深具爱国情怀的将领。在意识到国民党腐败后,王家善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解放军的一员。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王家善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
当白善烨听到王家善的名字时,他惊讶地大喊:“这不是老首长吗!”他亲眼目睹过王家善的能力,对其深感敬佩。知道老上级参与了朝鲜战争后,白善烨意识到鸭绿江附近的志愿军力量远比他预期的要强大。虽然他急忙向美军汇报此事,但美军指挥官并不相信他,坚信中国不会派兵参与战争。然而,白善烨早已意识到美军只是将他当作一枚棋子。随着云山战役的失败,白善烨果断决定撤退。
结语: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面对的是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尤其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部队。尽管在装备上处于劣势,但中国志愿军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战斗力。志愿军士兵们不畏生死,勇于牺牲,为祖国的独立和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革命精神与牺牲精神是我们后代应当传承的宝贵财富,教导我们在困境中保持坚定信念,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的利益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