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刚被授少将军衔,就提出申请:我要回老家种地
迪丽瓦拉
2025-09-16 18:03:30
0

1955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军首次举行大规模授衔仪式。在这次历史性授衔中,当时担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的甘祖昌,被授予少将军衔。授衔仪式刚刚结束,甘祖昌将军便主动向组织表达了想回家务农的意愿。经过组织批准,这位五十出头的开国少将,在事业正盛、前途光明的时刻,毅然辞去了所有职务,回归故乡,投身田园生活。从此,他与土地结下深厚情缘,过上了平淡而安稳的晚年。他这种豁达的胸怀,直到今天依然令人敬佩不已。

提到甘祖昌将军,他是一位典型的“老后勤”。他出生于江西莲花,因其忠厚老实、觉悟坚定,早在1920年便积极投身当地农民运动。1925年,甘祖昌开始担任莲花县红色独立团军需处处长,肩负起独立团的军需保障工作。同年,他被派往井冈山学习,期间有幸得到毛主席的亲自接见。毛主席对他的鼓励与信任,大大坚定了甘祖昌献身革命的决心。

此后,甘祖昌经历了土地革命时期,参加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亲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多个战场。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哪个历史阶段,他始终负责着后勤保障这一重要职责。土地革命时期,他担任湘赣军区红军兵工厂科长,肩负起采购、生产、会计、出纳等多重职责,甚至管理着百余名工人的伙食。尽管条件极其艰苦,甘祖昌依旧把各项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展现了他作为一名全能型基层干部的非凡能力。

红军长征时,湘赣军区兵工厂改编为红六军团工人连,甘祖昌继续负责部队后勤和司务工作。抗战爆发后,他所在部队改编为八路军120师359旅,他出任军需科长,随部队奔赴前线。抗战历史资料和文艺作品往往聚焦于前线战士的英勇拼杀,但正是像甘祖昌这样的后勤人员,默默保障着战斗的持续。八路军根据地常遭敌人扫荡封锁,物资极度短缺,甚至有时连基本的饭食都难以保障,后勤干部和战士们只能想尽办法满足军需。

1941年,中央发起大生产运动,旨在自给自足,甘祖昌所在的359旅积极参与了南泥湾大生产。这些后方的辛勤付出,保障了前线战斗力的延续。革命的胜利从来不是依靠一两个人或单纯的战斗就能取得,而是前线与后勤多方面协作的结果。那些默默无闻的后勤人员,同样值得我们尊敬。

进入解放战争时期,甘祖昌依旧担任后勤重任。1947年,他调任西北野战军后勤部部长,随彭德怀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战役。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后,他担任一野1兵团后勤部部长,而1兵团正是进军新疆的主力部队。新疆和平解放期间,甘祖昌表现突出,成功解决了部队十万余名官兵的口粮供应难题,随后又参与稳定新疆地区物价的工作,并积极促进解放军与当地各民族的和谐关系。

由于甘祖昌在各个历史阶段后勤工作中的突出贡献,1954年军阶评定时,大家一致推荐给予他正师级军阶。然而,最终总政治部根据其表现,授予他准军级军衔。1955年大授衔时,甘祖昌被授予少将军衔。当年他刚满50岁,正处于事业的黄金期,担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前途光明,发展潜力巨大。

然而,仅仅两年后,1957年,甘祖昌毅然决定放弃一切。授衔不久,他便向妻子表达了想回乡务农的想法。甘祖昌曾多次感慨,“组织给予的荣誉和地位太高,而自己贡献与那些牺牲战友相比微不足道。”他对自己身居高位感到不安,也对牺牲的战友深感惋惜,这促使他坚定了回乡的决心。

妻子龚全珍对丈夫的决定毫无怨言,自二人结合以来,她始终全力支持甘祖昌的选择。她自己出身农村,对回乡务农并不陌生,也不觉得有什么难以接受。再加上1952年甘祖昌遭遇了一次严重意外,身体状况不佳,确实难以胜任军区领导工作。

1952年,新中国尚处于巩固阶段,隐藏的敌特分子四处破坏。甘祖昌将军曾遭遇一次敌特设下的陷阱——一座木桥被暗中锯断,甘祖昌车辆坠桥,受重伤。虽然经过抢救后伤势稳定,但留下了严重脑震荡后遗症,常常头晕,甚至会突然晕倒。在这样的身体状况下,甘祖昌更加觉得自己对不起党和人民的培养。

尽管他渴望继续为国家效力,但无奈身体不允许。经过深思熟虑,他向组织提出辞职,愿意将职位让给更有能力的同志。最初,组织不愿批准,因为他能力突出且身体状况有所好转,希望他能继续工作。但甘祖昌坚决,坚持多次提出辞职申请。最终,他亲自向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萧华说明心迹,经过一番沟通,萧华同意了他的请求。1957年,组织正式批准他的辞职。

获准后,甘祖昌即启程返回江西莲花。临行前,他特别叮嘱家人,“不必带多余物品,行李尽量简单,为国家节省差旅费用。”这位开国少将离开职务时,除了家人,只有三只行李箱。古语有云“衣锦还乡”,而甘祖昌将军回故里却如此朴素,体现了他的淡泊名利,令人肃然起敬。

回乡后,甘祖昌并未闲着,反而更为忙碌。他投身农业生产,积极参与家乡建设,甚至自掏腰包资助项目。统计显示,他协助建设了三座水库、四座水电站,以及多条公路和桥梁。国家给予了相应待遇,直到去世,他共积累十万元余,其中近八万元用于家乡发展和帮助贫困乡亲。家中日常开销则主要靠妻子龚全珍微薄工资支持。

龚全珍回乡后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她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毫无“将军夫人”的架子。她不仅教书育人,还积极组织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将革命精神传播给更多乡亲。甘祖昌夫妇二人,堪称高风亮节的典范。

甘祖昌将军对子女也严格要求。他有一子四女,孩子们大多是普通劳动者,有工人、农民或基层干部。一次,他大女儿想参军,甘祖昌非但没帮忙“走后门”,反而严厉批评她,彰显了他的原则和正直。正如这位开国少将所示,毛主席的战士们都拥有崇高的品格和坚定的初心。

1986年,甘祖昌将军辞世,享年81岁。他的一生,虽未因荣誉停步,却始终坚守初心,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成为革命后勤干部的典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忍... 唐朝末代皇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以大唐盛世闻名于世。无论是在经济、文化还是外交方面...
原创 夏... 一、大禹 禹,姓姒,名文命,是夏后氏的开国君王,亦为上古时期的治水英雄之一。他的父亲是鲧,母亲则是有...
原创 抗...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不久,红军主力开始转变为八路军,并形成了三师六旅十二团的建制,全面投入到抗日...
原创 咸... 在清朝历史中,提到最幸运的皇帝,很多人会首先想到乾隆。而如果说到最命运多舛的皇帝,咸丰无疑是其中之一...
原创 为... 周瑜,作为东吴的重要军事和政治人物,他的智慧与勇气在三国历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
原创 废... 刘裕年轻时的生活,仿佛像是刘邦的影像,充满了被人白眼的困境。尽管他并非刘邦的亲后代,而是刘邦弟弟刘交...
原创 商... 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烹饪中不可少的调味料,更是维持生命所需的基本元素。在古代,盐更是...
1932年陕西霍乱致10多万人... 全文共2904字 | 阅读需7分钟 1932年,陕西省关中和陕北地区爆发罕见的霍乱疫情。1932年6...
原创 此...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项羽无疑是一位英勇的英雄。尽管最终他未能成功,却依然深受后世推崇。许多人认为...
原创 慈... 给领导提意见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如果遇到那些脾气暴躁、不喜欢听真话的领导,你提出的意见不仅可能白费功...
原创 白... 前言 在中国古代的军事史上,白起无疑是一位非常重要的战神,他的战功彪炳,难以超越。然而,历史上真的没...
原创 叶... 在清朝的历史中,有两个家族因其显赫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力,成为了清朝皇室背后的重要支柱。这两个家族分别...
原创 靖... 北宋末年,经济虽然繁荣,但朝廷依旧腐败黑暗,局部的起义不断爆发,警示着统治者。 公元1125年,金...
原创 北... 公元1056年,北宋仁宗赵祯将年号改为嘉祐,并开始铸造嘉祐元宝、嘉祐通宝。这些钱币有楷书和篆书两种字...
原创 汉... 受古代言情小说的影响,很多人误以为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丞相一职,并且这个职务通常被认为是仅次于皇帝...
原创 清... 清朝时期,百姓的生活困苦异常,尤其是在盗匪横行的年代,民众的生计更加艰难。盗贼们的肆虐给百姓带来了无...
原创 刘... 楚汉之争发生在两千多年前,尽管时光已久,但这段历史依然是后世学者和文人常常研究的话题。虽然项羽最终未...
原创 汉...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这四位历史人物我们都非常熟悉。通常人们将他们合称为秦皇汉...
原创 曹... 曹操为什么没有统一天下,而刘邦却能够成功?许多人认为曹操的能力比刘邦更强,其实问题并不简单,不能仅仅...
原创 李...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主动退位,九年后因病去世。在这段时间里,他做了一件让人惊讶的大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