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一个问题
提到唐朝的历史,李世民几乎是绕不开的关键人物,谈及他的事迹,我们自然会面临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便是:李渊为何仅用了七年时间,就能迅速统一天下?
标准的答案往往是因为李世民的出色才能。虽然隋唐时期,的确有不少英勇的将领,但其中的“战神”却只有两位。第一位就是李世民本人,凭借一己之力,他打败了薛仁杲、刘武周和宋金刚等对手,并且在虎牢关以一战制服了双王—王世充和窦建德,彻底消除大唐的最后两大敌人。换句话说,李世民才是大唐真正的奠基者,而非李渊。这个观点得到了很多后人的认可。比如,当狄仁杰劝说武则天将政权归还给李唐后代时,他首先提到的就是李世民如何建立大唐,而不曾提及李渊。
第二位“战神”则是李靖,但公平来说,李靖是在大唐建立后才真正坐稳了战神的宝座。李靖的光辉并没有因李世民的英勇而黯淡,而是因为李渊始终未曾完全信任李靖。例如,在征讨萧铣的战役中,虽然是李靖提出的战略,但李渊却任命了李孝恭为主帅,李靖则充当了李孝恭的行军长史。虽然李渊曾表态说,“三军之任,一以委靖”,但这依旧是一种名不正言不顺的委任。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李渊在晋阳起兵时,李靖曾向长安告密,造成了李渊对他的不完全信任。因此,尽管李靖毫无疑问地是大唐的伟大战神,但他在大唐的初期,并未与李世民并肩而立。
但我们不能忽视李渊的贡献,尤其是在瓦岗寨的李密如日中天时,李渊巧妙地假装自己软弱无力,暗中给李密写信,肉麻吹捧李密是“老大”。这一计让李密心安理得,转而与王世充在洛阳死掐,吸引了大隋的所有精锐,而非反过来暴打李渊和李世民。
如果说李世民如狮子猛虎,气吞万里,那李渊则是隋唐第一的“老狐狸”。我们不能只看到李世民的英雄功绩,而忽视了李渊在背后的“阴柔”手腕。
二、 第二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大家或许都听说过,却始终笼罩在迷雾中,那就是:为何会发生玄武门之变?
从现今的史料来看,玄武门之变实际上是李世民在无奈之下的绝地反击!当时,李渊公开站在李建成一方,而李建成与李元吉联合,对秦王府展开了一系列阴谋。他们曾想通过烈马将李世民摔死,还试图用毒酒毒死他;更不乏收买尉迟恭,借着李元吉出征的机会,将秦王府的猛将如程咬金等挖到李建成一方。李世民若再不反击,那就等着束手就擒。以上这些,不是我胡说八道,而是出自《新唐书》和《资治通鉴》等历史典籍。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李世民确实是被逼无奈才作出最后的反击。
然而,虽然史料一清二楚,但很多人对此却存疑。毕竟玄武门之变中,许多细节至今无法解释清楚。比如,李渊怎么会无缘无故地出现在船上,且还称自己是“泛舟”?这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接着,尉迟恭带着李建成的头颅前来,声称:“太子谋反,我奉秦王之命来保护您!”尉迟恭的话虽然听起来合情合理,但却掩盖不了他的杀气。问题是,李渊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船上?他本该安稳待在皇宫,为什么反应如此迟钝?
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玄武门之变的真相似乎并不那么简单。李渊为何选择在这个关键时刻“泛舟”?他是否早已被囚禁,还是闻讯后逃亡?即使他知道事态紧急,作为一国之君,他又为何不采取应对措施?这一切都让玄武门之变充满了疑云。
因此,虽然史料记载得相对清楚,但事实真相依然扑朔迷离。最可信的解释是,玄武门之变源于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积压已久的矛盾,而李渊的调和已经变得力不从心。李渊作为皇帝,手中虽然拥有两股庞大的势力支持—秦王府和太子势力,但却因为彼此间的对立,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这也让他从一个“老狐狸”变成了一个“老糊涂”。
三、 第三个问题
虽然玄武门之变的结果已成定局——李世民最终成功上位,成为了皇帝,但这一切并非结束。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新的问题:李世民为何会霸占弟媳杨氏?
杨氏,史称“巢王妃”,本是李元吉的王妃,在玄武门之变后,李元吉被尉迟恭杀害,而李世民便占据了杨氏。更为耐人寻味的是,在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甚至动了让杨氏当皇后的念头,差点被魏征一句“陛下不可以辰嬴自累”点醒,才放弃了这一打算。
看似荒诞不经,但实际上却是史实。那么,李世民为何要霸占自己的弟媳呢?比较普遍的解释是,杨氏出身于“弘农杨氏”——隋唐时期的名门望族,杨坚、杨广等人便是出自这一家族。所以,李世民占有杨氏,实际上是为了安抚弘农杨氏的势力。
然而,这个解释也并不完全成立。毕竟,李世民的后宫中早已有一位正牌的“杨妃”,她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论“安抚弘农杨氏”的作用,杨妃无疑比杨氏更具分量。所以,这种“安抚家族”的解释值得商榷。
事实上,除了杨氏,李世民还曾将一位堂嫂纳入后宫。这一事件出自《资治通鉴》,其中记载了李世民在与宰相王珪共饮时,提到庐江王李瑗因谋反被灭,李瑗的妃子被纳入后宫。李世民对王珪说:“李瑗不识时务,结果反叛失败,被干掉了。” 王珪则劝告李世民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但李世民依旧坚持留下这位美人。
那么,李世民为何明知如此还执意如此行事?原因很简单,这一做法符合隋唐时期的惯例:那些因反叛被灭的贵族,其妻妾会被没入宫中。比如隋朝杨坚也曾霸占尉迟氏。而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虽然以谋反罪名处置李建成,但对于李元吉和李瑗,却并未心软,继而发生了霸占弟媳和堂嫂的事件。因此,所谓“安抚弘农杨氏”并不是主要原因,李世民的行为更像是政治权力斗争中的一部分操作。
上一篇:安徽村民将战场文物捐给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