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学良当面问李克农:你们红军到底是不是真抗日?
迪丽瓦拉
2025-09-16 21:31:51
0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与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进行了几场战斗,并且都取得了胜利。这些胜利不仅使得张学良对红军的实力产生了新的看法,也让他开始重新审视共产党及其抗战立场。

1936年3月4日,张学良在洛川与中共代表李克农会面,并毫不客气地提出了三个直接而尖锐的问题。那三个问题分别是:

第一个:你们红军真的是在抗日吗?

第二个:红军内部究竟是不是团结的?

第三个:你们支持抗日,可为什么要反对蒋介石?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思考和张学良的疑虑。我们先来详细解读第一个问题。

张学良提到,红军自称是在抗日,但如果真的是在抗日,为什么红军要远赴大西北,而不直接前往东北或华北,那里才是日军的占领区呢?大西北并没有日军的存在,红军为何不去东北直接打击侵略者呢?要知道,东北沦陷后,张学良和他的东北军的目标一直是要回到东北抗日。如果红军在这里与日军作战,岂不是正与自己的目标相符?他不禁感到困惑。

这个问题毫无疑问是非常尖锐的。那么,李克农是如何回应的呢?

李克农首先纠正了张学良的一个误解:红军从江西出发并不是主动选择来到陕北,而是被蒋介石逼迫的。红军在江西的苏区建立了坚实的根据地,但蒋介石五次调集大军进行围剿,最终在第五次围剿中,红军遭遇了严重的失败,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开始了漫长的长征。

李克农继续解释,红军最初的目标并不是陕北,而是与贺龙领导的湘鄂西根据地会合,但由于蒋介石的重兵封锁,红军只得放弃原定路线,继续西行。直到1935年9月,毛主席在报纸上意外看到陕北红军的消息,才决定前往与他们会合。因此,红军来到陕北是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后的选择,而非最初的计划。

此外,李克农还补充说,红军在陕北扎根并非逃避抗日,而是为了积蓄力量。就像朱毛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一样,红军若想持续发展、稳固局势,必须拥有一个坚实的后方,而陕北是一个理想的地方。

接下来是张学良提出的第二个问题:红军内部是不是团结?

这个问题之所以尖锐,是因为在长征过程中,张国焘曾试图分裂红军并另立中央,这无疑是一次严重的内部分裂。而红军一直号称“团结”,但张学良显然对此产生了怀疑。如果将来东北军和红军联手,红军内部还会不会再发生类似的分裂事件呢?这是张学良心中的一大顾虑。

张国焘事件的恶劣程度确实前所未有,这一事件差点导致红军陷入无法挽回的危机。如果不是叶剑英及时发现了张国焘的密电,如果不是毛主席果断决策率军北上,后果可能难以想象。

面对张学良的疑虑,李克农没有回避,他坦言,张国焘事件确实给红军带来了困扰,但那毕竟是少数人的行为,绝大多数红军指战员依然支持中央的领导。李克农指出,红军长征途中,张国焘南下后遇到的困难重重,最终不得不北上与中央红军重新会师,这一点,历史早已验证。

第三个问题则是:既然红军支持抗日,为什么要反对蒋介石?

在张学良看来,蒋介石是当时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掌握着几乎所有的资源。如果要领导全国抗日,蒋介石显然是最合适的人选,但红军却公开提出“反蒋抗日”的口号。张学良对这个问题产生了疑问:如果排除了蒋介石,红军是否有能力完成抗日的任务呢?

这个问题无疑触动了张学良内心的核心,众多支持抗日的人民恐怕也同样心存疑问。李克农的回答非常直接且有理有据。他指出,共产党一贯主张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只要支持抗日,敢于抗日,就可以联合。但是,蒋介石多年来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内严酷镇压进步力量,对外却对日本侵略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日本侵占中国的大片领土。以蒋介石这样的领导人来抗日,简直是天方夜谭。

李克农强调,蒋介石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任何有正义感的人都能看得清楚。为了团结那些真正有抗日决心的力量,必须要打出“反蒋抗日”的旗帜。

张学良听后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久久没有说话。

李克农的回答既合情又合理,打消了张学良对红军的偏见,逐渐改变了他对共产党的看法,也为张学良后来发动西安事变奠定了基础。

多年后,张学良曾评价李克农:“李公非将非帅,但文武兼备,才思敏捷果敢,是难得的人才!”他还写下了一首诗:“君在此处嗟叹惜,念及彼时悔思量。若与李公抗倭寇,留下丹情慰后人。”

可惜的是,张学良错过了与李克农共同抗敌的机会,这不仅是张学良的遗憾,也是李克农的遗憾。

——参考资料:《西安事变》《中共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人李克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三国时期的刘备,虽然没有家族背景,没有足够的资金,也没有特别杰出的人才,但他却凭借着良好的形象和口碑...
原创 故... 故宫,又叫紫禁城,是明清时期皇帝办公和居住的地方,集中展示了那个时代的建筑艺术和皇室的巨大财富。它不...
松井石根、田中军吉、谷寿夫、野... 南京的九华山玄奘寺竟然供奉着日本战犯的牌位。我们在田中军吉、谷寿夫、松井石根、野田毅的名字上看到友字...
原创 苏... 春秋时期刚刚开始时,天下还有两百多个诸侯国;而当战国时期来临时,诸侯国的数量减少到了不到三十个,并且...
原创 黄... 笔者之前提到过黄埔军校的第二期情况。第二期的开班日期是1924年8月14日,毕业时间是1925年9月...
原创 中... 国家的名称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可或缺。看到一个国家的名字时,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这个国家的形象...
原创 光... 在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治国策略一直被后人广泛赞誉。尤其是在他统一天下后,对于那...
原创 晚... 欢迎大家阅读小女子关于晚清第一高手的这篇文章,如果能带给大家共鸣和乐趣,那真是我的荣幸。接下来,让我...
原创 如... 公元220年,曹丕篡位自立,建立了曹魏政权,并将汉献帝刘协封为山阳公,但没有直接将他处决。假设在历史...
原创 诸... 刘备、诸葛亮和赵云是三国时期的三位传奇人物。刘备创立了蜀汉政权,成为了蜀汉的开国皇帝;诸葛亮则因其超...
原创 姜... 姜子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大多数人都通过《封神演义》认识了他。书中的姜子牙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人...
原创 项... 项羽,那个满怀雄心壮志并且自负的楚国霸王,正在与刘邦率领的汉军展开激烈的对抗。尽管韩信在军事上拥有出...
原创 以... 我一直觉得《三国》这本书,前期有些拖沓,后期则显得有些乏味。但最让我着迷的部分,莫过于诸葛亮的登场。...
原创 武... 《三国演义》中,十八路诸侯联军攻打董卓,而迎战关东好汉的正是董卓的猛将华雄。华雄先后斩杀了包仲、孙坚...
原创 解... 西晋的创立者,实际上是三国时期的司马懿。他在曹魏王朝的历史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曾先后在曹操、曹丕...
新华视点|生土为墨 岁月为笺—... 在福建的群山褶皱里,一座座圆楼方寨如大地隆起的年轮,承载着中原移民的乡愁,凝结着东方建筑的智慧。从宋...
原创 假... 如果吕蒙没有杀关羽,还把关羽放回荆州,三国历史可能会有非常不同的发展。这个问题充满了假设性和想象空间...
原创 长... 长坂坡之战是一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刘备和数十万民众在乱世的压力下艰难逃亡。在这场逃亡过程中,勇...
原创 开... 郑 珂 吴奇松 微信版第1833期 熊兆仁(1912年2月—2019年4月7日), 福建永定人,17...
原创 三... 兴势之战发生在三国后期,是蜀汉军队在兴势成功抵御魏军进攻的一场重要战役。此战是一个典型的古代以攻势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