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三国》这本书,前期有些拖沓,后期则显得有些乏味。但最让我着迷的部分,莫过于诸葛亮的登场。他的出现,让整本书的格调一下子提升了许多,许多我们津津有味的情节,基本上都围绕着他展开。比如,“赤壁之战”大家都很熟悉,但提到十常侍的事情却很少有人提及,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许多人心中的共同认知。那么,诸葛亮在辅佐刘备的二十多年里,究竟经历了哪些让人铭记的事呢?
其实,诸葛亮的一生,仿佛注定了要有一段特殊的命运。他十分擅长用火,几次大规模的火攻让他名声大振,但最后让他彻底崩溃的,却是一场秋雨。这种结局,不禁让人联想到,他的天赋与才能似乎太过出众,以至于天妒英才。诸葛亮是刘备多次邀请后才出山相助的,若没有刘备的邀请,我们或许无法知道,若是没有刘备,他是否会主动走出自己的路。不过,我相信,他对局势的精准把握,绝非空谈。
然而,诸葛亮一出场,就遭遇了巨大的挑战。曹操派遣50万大军追杀刘备,这时诸葛亮首次出手,在“博望坡”点燃了熊熊大火,这场火攻为他赢得了极大的声望,也让曹操开始重视这个人物,关羽和张飞也对他产生了新的认识。但这只是诸葛亮的一小步,随后他又发动了第二次火攻——火烧新野,这一战更加让人信服他真的是个火攻高手。
但最让人震撼的,还是赤壁之战。当时,曹操攻占了刘备的根据地,刘备不得不仓皇逃离。然而,这不是长久之计,迟早要通过实力让曹操不敢再轻易进犯。诸葛亮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他决定去东吴说服孙权合作。虽然这对诸葛亮来说并不难,但当时两方都很弱,如何打败曹操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诸葛亮的智慧在此时展现得淋漓尽致,他想到了火攻的方法。我们之前提到过,诸葛亮擅长用火,火攻几乎成了他的拿手绝技。因为种种巧合,这场火攻成功地震惊了整个世界,曹操的统一大业彻底破灭。而对于刘备来说,这场胜利标志着他和诸葛亮的宏图大计刚刚开始。此后,蜀汉逐渐壮大,开始了长时间的征伐。
然而,尽管诸葛亮才智过人,最终却败在了一场秋雨上。在他多次北伐过程中,每一次都有一定的进展,但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胜利,原因在于司马懿的顽强防守。司马懿的顽固态度和厚脸皮让诸葛亮感到无计可施。诸葛亮每天忙碌于政务,尽管他费尽心思想办法拖延时间,但始终难以找到合适的突破口。
最终,诸葛亮想出了一个计策,将司马懿引入了他早就设计好的陷阱——上方谷。这一情节被许多人反复提及。大家知道,诸葛亮擅长火攻,这次他几乎就能把司马懿一举消灭。但就在关键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降临,彻底浇灭了诸葛亮所有的雄心壮志。这次失利不仅是他一生中的最大挫折,也是他最终悲剧性的落幕。尽管他以火攻取得过许多成功,甚至让后人津津乐道,但最后一次却以一败涂地告终,似乎一切都注定如此。
然而,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不能仅仅聚焦于他的这次失败。虽然这次失败对蜀国、甚至汉朝来说,可能是一个重大的损失,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并不会改变他们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诸葛亮的一生,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深刻地影响了后人,成为了智慧与忠诚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