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脚踩3700万枚地雷,传统清理最少1100年,非洲人用笨办法轻松搞定
迪丽瓦拉
2025-09-17 01:02:18
0

人类自诞生以来便依赖大自然的资源生存繁衍。随着阶级制度的逐步建立与科技的飞速进步,人类开始争夺土地与资源,战争成为频繁的现实。为了保护自己免遭他国侵害,人们依靠智慧和力量,发明出威力巨大的武器。

然而,许多武器的创造和使用,却对大自然造成了无法修复的伤害。虽然部分后果能够通过技术手段修复,但需要耗费巨大的物力、财力与人力。因此,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呼吁禁止某些武器,或直接禁止使用。

地雷便是其中之一。作为战争中的常见防御武器,地雷以其简单易用、成本低廉的特点,广泛被用于防守。其在战场上发挥的巨大作用,使得许多部队都将其视为重要的武器,甚至有些军队通过地雷战一度扭转了战局。

然而,战争一旦结束,埋藏在土地中的地雷却成为了很多国家发展面临的巨大难题。从生态环境的破坏到经济的萎缩,再到民众的安全隐患,地雷带来的后果可谓是方方面面。而对于那些已被埋藏的地雷,国际社会通过协议明确要求禁止使用,但埋藏已久的地雷依旧对人们构成巨大威胁。

目前,非洲地区埋设的地雷数量最多。统计数据显示,非洲的土地下埋藏着约3700万枚地雷。如果依照传统清理方法,至少需要长达1100年才能完成清除。这个数字不仅意味着清理工作的漫长,且这些地雷的存在严重威胁着当地百姓的生命安全。非洲本就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条件,地雷的存在让可耕种土地急剧减少,导致粮食产量下降,进一步加重了贫困问题。

非洲的领导人们也一直在尝试解决这个困境。可是,由于复杂的部落冲突和地方势力的交织,非洲国家的内战不断。再加上地雷分布的广泛性,每清除一颗地雷的成本就需要300到1000美元,而非洲很多国家的经济状况并不足以支撑这样的开销,导致排雷进度极其缓慢。

尽管如此,非洲人民并未放弃。很多聪明的百姓开始通过自己的方式寻找解决办法。经过不断的试验,非洲人民终于发明出了一种既经济又安全的排雷方法,既能节省大量资金,又不会轻易引发地雷爆炸。这种方法到底是什么呢?

狗,作为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拥有惊人的嗅觉,其敏感程度比人类强出1200倍,能够分辨多达200万种不同的气味。因此,狗自然成了排雷工作的最佳助手。然而,尽管狗的嗅觉十分发达,但它们的汗腺并不发达,容易中暑。由于非洲的气候非常炎热,猎犬往往难以长时间执行排雷任务。因此,非洲人民开始寻找其他嗅觉灵敏、耐高温且适合在当地生存的动物。

最终,一位非洲人发现,自己家里储藏的粮食,无论放在哪儿,总会被老鼠找到。于是他决定尝试训练这些小动物。经过长时间的驯养和训练,他终于发现这些老鼠不仅能找到粮食,还能准确地定位地雷所在的位置。

这类训练出来的老鼠被称为“冈比亚有袋鼠”,它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一种老鼠,寿命可达八年,且极为适应非洲的炎热气候。冈比亚有袋鼠通过训练后,不仅能像猎犬一样,精准地嗅出地雷的气味,还能避免误识铁钉等物品,大大提高了排雷效率。最重要的是,冈比亚有袋鼠体重轻,即使偶尔碰到地雷也不至于引发爆炸,从而大幅降低了排雷过程中的风险。

冈比亚有袋鼠的聪明才智使得它们在非洲排雷工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被视为“英雄鼠”,并逐渐成为非洲各国在排雷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为了评估冈比亚有袋鼠的排雷效率,科学家们进行了对比实验。他们让两只冈比亚有袋鼠与两名持金属探测器的工作人员在同一个200平方米的地雷区同时开始排雷,结果表明,冈比亚有袋鼠在一个小时内就能将区域内的地雷全部找到,且准确率高。而使用探测器的工作人员则花了两个小时,且准确率较低。

实验结果为冈比亚有袋鼠的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更多冈比亚有袋鼠的加入,非洲地区的地雷清除进度开始显著加快。与此同时,更多的土地被重新开垦用于农业生产,粮食产量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改善,经济得到了发展。冈比亚有袋鼠的成功应用使它们成为了国际关注的焦点。

然而,由于引入外来物种可能打破当地的生态平衡,国际社会对“排雷鼠”的引入仍然持谨慎态度。尽管如此,冈比亚有袋鼠在非洲的贡献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认可。

尽管部分地区的地雷问题得到了缓解,非洲的地雷问题仍未根除。比如在莫桑比克,埋藏着至少一百万颗地雷,而且种类繁多,来自不同国家。再加上许多地雷的埋设位置没有记录,人工排雷的工作量依然庞大。更糟糕的是,一些国家的内战持续不断,地雷依然是防御的重要手段,许多国家甚至不愿停止使用地雷。

为了解决地雷带来的隐患,《特定常规武器公约》规定,地雷必须配备自动失效装置,或在使用后一段时间内必须自行销毁。然而,自动失效装置的技术尚不成熟,成本也非常高,许多国家仍然使用普通地雷。普通地雷的杀伤力可以保持长达75年,意味着它们将威胁三代人。

在莫桑比克,约一半的残疾人是由于地雷爆炸而受伤,而在安哥拉,236人中就有一位残疾人。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国家坚持使用地雷,令地雷的危害持续存在。

因此,非洲的地雷清除工作仍然充满挑战。尽管如此,我们相信,非洲人民终有一天能够无忧无虑地行走在自己的土地上,不再受到地雷的威胁。我们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战争的阴影不再笼罩地球,全人类能够在和平与安定的环境中,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人物解析:小秦氏为了争权夺利,拉拢了两位女人,然而她们的选择截然不同——一个...
“红山玉龙”现身上海!来看五千... 6月25日下午,“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考古特展”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举行。 发布会上,上...
原创 特... 众所周知,我军一贯以人道的方式对待战俘,尤其是在“功德林”关押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中,他们不仅接受了改造...
原创 真... 自从《三国演义》问世后,三国时期的历史便成为了无数人热议的话题,三国人物的形象也因其复杂性与多样性而...
原创 朱... 明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持续了276年,历经了十六任皇帝的治国。然而,真正推动明朝历史重大变革...
明教出身的朱元璋称帝以后,其所... 在各类武侠影视剧中,明教常常作为一个神秘且强大的组织出现,比如在经典的《倚天屠龙记》里,明教高手如云...
原创 重... 波兰,历经数百年的历史磨难,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重燃其大国梦,展现出一种令人惊叹的崛起势头。 尤其是...
原创 隋... “皇上,老臣突然忘记了您刚才的指示,能否再说一遍?” 当这位老臣在接到皇帝的圣旨后,竟然转身走了...
原创 韩... 1974年某天,韩先楚接到任务,前往北京开会。途中休息时,他偶遇了同样前来参会的陈锡联。看见老朋友的...
历史上的今天 | 法国哲学家福...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年10月15日—1984年6月25日),男,博...
原创 中... 1980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与济南军区的司令和政委进行了电话沟通,提出调任副政委阴法唐前往西藏,担任自...
原创 岳... 头条深一度 纵观宋朝的漫长历史,几乎每个时期都充斥着战败、议和、被俘的屈辱。这个王朝的历史显得格外...
原创 李... 开国上将李克农因其卓越的特工才干,被誉为“王牌特工”,为我党早期的革命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值得一提的...
原创 和... 好的,我会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细节并改写每段,整体字数变化不大。 --- 在大清两百多年漫长...
原创 朱... 朱元璋临终时,提出了一个极为残酷的要求:他希望自己的所有妃子都能陪葬。然而,没想到的是,他年仅三岁的...
葡萄酒是“舶来品”?从110粒... 在现代社会的餐饮行业,葡萄酒是最受欢迎的酒精饮料之一。商场店铺陈列着产自全球各地的葡萄酒,红的、白的...
荣禄墓被打开,世人方知:其外孙... 文|云初 编辑|云初 前言 清晨,冬日北京郊外,雾气沿着地平线涌动。 一台施工挖掘机停在昌平一处山...
原创 日... 一提到日本天皇家族,大家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他们号称“万世一系”,血统纯净得仿佛来自神界。 确实,天皇...
陈先红:这是一个公共关系学术研... 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陈先红教授致辞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陈...
原创 百... 满清治下的中国是否真如一些影视作品所展现的那样光鲜亮丽?这个问题不能仅凭影视剧中帝王生活的奢华画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