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时,他的一名随行人员从异国带回了一只“麒麟”。这只麒麟在古代可是和龙一样地位超高,具有无上的尊贵象征,作为瑞兽的代表,得到了当时明朝上下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皇帝朱棣,简直高兴得眉开眼笑。大家纷纷期待着一睹这只神兽的真容。然而,等到画像公布时,众人却哄然大笑,这哪里是麒麟,分明是……
那么,这只“麒麟”究竟是怎样的动物呢?它的外形到底是什么模样呢?要说到最幸福的历史人物,非郑和莫属。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虽然很多帝王都位高权重,但他们有谁能像郑和那样走出国门,见识过外面的世界呢?或许有些人会说:“皇帝心系国家,不必出国。”但事实上,能走出国门,亲自感受外面的世界,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极为宝贵的经历,尤其是那些皇帝们。
外面的世界充满了不同的风景和美好,时不时走出去看看,真的是对自己有益。可惜,在古代中国,很多皇帝都无法享受到这种待遇。那为何郑和如此幸运?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不仅出国了,而且还多次出国。郑和七次下西洋,足以证明这一点。如今,我们很多人一辈子可能都没有机会走出国门。而即便现代生活条件好了不少,但依然有很多人没有机会出国。
当然,按照目前的全球局势,出国的确有不小的风险,留在国内更为安全。因此,如果我们能在祖国的美丽景点中游历一遍,那也算是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了。而从安全角度考虑,家是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出游和安全相比,显然安全更为重要。然而在明朝那个时候,出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郑和他们的航行中不仅要面对海盗的威胁,还经常在外面打过不少仗,出行的危险性可见一斑。幸运的是,郑和的命运似乎总是偏向他,七次出海,都平安归来。
郑和来自云南,年轻时被明朝军队俘虏,并被带到朱棣的身边。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他的能力得到了朱棣的认可,逐渐被重用。令朱棣没想到的是,这个曾经的“俘虏”竟然成了他的一张王牌。郑和虽然是个太监,但却在战场上展现出非凡的勇气,特别是在靖难之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也为他后来担任下西洋的任务奠定了基础。因为当时海盗猖獗,郑和带领明朝舰队远航,不仅是为了外交,也要确保安全。毕竟,海盗并不只是想抢夺财宝,他们的目标是把一切好东西都占为己有。
郑和出征时,明朝的舰队可是气势磅礴。各种巨型帆船赫然登场,令当时的外国人羡慕不已,因为他们不仅造不出如此庞大的船只,甚至没见过这样的船。这一切无疑让明朝的国威得到了展示。至于朱棣为何要派郑和出海,可能的动机之一是寻找支持,万一建文帝复位,他至少能有个落脚点。更大的原因,可能是朱棣想借此机会通过与外国的互动来为自己正名,毕竟他是通过靖难之役夺取了皇位,名声不好,而通过成功的外交,可以为自己在外界树立良好的形象。
有专家认为,建文帝早已被朱棣秘密杀害,后来的所谓“寻找建文帝”的说法,可能是朱棣自己为了掩盖历史真相而制造的迷雾。毕竟,建文帝是朱棣的侄子,朱棣篡位后的声誉必然受到质疑。通过下西洋,朱棣不仅能得到外国人对他的臣服,还能缓解国内外对他不利的舆论。可以说,皇帝的位子可真不好坐,需要百般谨慎。
在那个“安定盛世”的背景下,郑和的海上旅程显得尤为顺利。他不仅带回了外界的奇珍异宝,也为明朝的外交开辟了新天地。在这些外交活动中,不少国家送出了珍贵的礼物,其中就包括了“麒麟”。这只“麒麟”来自今天的孟加拉国,由当时的国王亲自赠送给郑和。那时,郑和和他的团队误以为这是麒麟,因为它和古籍中记载的麒麟相似,头上有角,身上还有鳞片。
郑和觉得这是个大好机会,赶紧将这只珍贵的“麒麟”带回明朝。朱棣听说之后也是欣喜若狂,亲自接见这只“瑞兽”,并且和大臣们一起为它欢呼。大家都认为这是象征吉祥的神兽,没想到这只“麒麟”其实是一只长颈鹿!长颈鹿的脖子虽然长,身上有斑点,恰好与古人对麒麟的描述有些相似,古人便将它误认为是麒麟。
郑和第四次西洋归来时,还从麻林国带回了一只类似的动物,依然是长颈鹿。虽然这只动物和第一次带回的“麒麟”有所不同,但大家依旧非常高兴。许多人在当时激动得即兴作诗,诗句中有:“仁哉瑞兽旷古难遇,愿其神灵登于天府!”又有名句:“麒麟踏祥云,人间百难消!”这些诗句表达了古人对麒麟的敬仰与赞美。
然而,当时没有相机,大家只能通过画作来纪念这次吉祥的事件。画中的长颈鹿有时是黄白相间,有时是黑白相间,尽管画得并不完全像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那样,仍然能看出它的基本特征。这些长颈鹿的画像十分生动,给人一种威严感。与现代长颈鹿那种悠闲的神态不同,画中的长颈鹿看上去更加严肃,仿佛在威风凛凛地巡视四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颈鹿渐渐成为中国历史中的一部分,尽管有些国家至今仍称它为“麒麟”。在一些文化较为落后的地区,像日本和韩国,长颈鹿依旧被称为麒麟。尽管如此,长颈鹿这个名称已经在现代被普遍接受。而在明朝时期,长颈鹿进入中国后没多久便逐渐消失在公众视野中,可能由于当时人们不知道如何养护它们,因此它们很可能早早死去。朱棣为了避免恐慌,肯定也不会公开此事。
回望历史,长颈鹿被当作“麒麟”,虽然现在看来有些滑稽,但那时人们的迷信和对神兽的敬仰是可以理解的。在那个时代,神话和现实往往交织在一起,而“麒麟”的故事也为我们的历史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