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欢迎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将能够持续接收到类似内容,同时也能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创作的动力来源!
文 | 彭乙彬
编辑 | T
1126年,金国入侵开封府,发生了历史上震动一时的靖康之变。北宋宣布灭亡,赵构在应天府重建了新的政权,史称南宋。到了1140年,南宋与金国签订了《绍兴议和》,正式划定了两国的边界。金国占领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数百万汉人被迫在金国的统治下生活。
原本属于宋朝疆域的淮河、秦岭等地区,成为金国的统治范围,而这些地区的居民大多为汉族。令人意外的是,随着金国对这些地区的统治,越来越多的北方汉人竟开始支持金国反抗南宋。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金国是由女真族建立的,在初期时,金朝沿用了女真族的传统制度。然而,随着金国占领了燕云十六州等地区,单一的女真制度已经无法有效治理大范围的汉族地区。于是,为了便于治理,金国开始在北方继续实施女真制度,而在南方则推行汉族的行政制度。直到《绍兴议和》签订后,金熙宗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消了双重制度,全面采纳了汉制。
金熙宗自幼受到汉文化的熏陶,1138年开始,金国逐步实行“三省六部制”,这是金国进行的一次重要政治改革。在这一改革过程中,金朝采纳了许多汉制,尤其在治理汉人地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汉人就能如此轻易地被同化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当北宋灭亡后,许多家园被金国占领的汉人联合起来抵抗金国,尤其是南宋朝廷中的岳飞等主战派。北方的汉人自然愤怒不已,尤其是在金国强迫山西的百姓迁徙,要求他们在上京附近的土地上耕作。还有许多人被强制迁往沈阳,成为了无奈的奴隶。这些行为令汉人对金国的愤恨更为深刻。与此同时,许多女真人南下占领富饶的南方土地,并进一步加强了对汉族的压迫和奴役。尽管金国的法律禁止将贫民购买为奴隶,但这些被迫迁徙的汉人最终也只能屈服,成为了奴隶。
当南宋的主战派在初期主张北伐时,许多北方汉人抱有极高的期待。一些汉人甚至组织了农民义军与南宋联手反击金国,但最终等待他们的却是岳飞的冤死,以及主和派的屈服与投降。南宋朝廷与金国的妥协,令这些北方汉人失望,他们最终只能接受金国的统治。
南宋本有机会进行北伐,试图重新夺回北方土地,但直到1206年,他们再度北伐时,许多北方汉人已不再支持他们,甚至有些汉人开始反过来支持金国。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首先,南宋长期对金国低头,金国也在不断推进汉化。南宋北伐时,过去几十年间的变化已经让年轻一代的汉人产生了不同的认同感,他们在金国的统治下成长,逐渐将自己视为金人而非汉人。尤其是南宋对北方的强硬态度,让这些汉人对南宋失去了信任。
北方汉人支持金国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情感的认同,还有经济因素。在战乱频发的背景下,税收成为了百姓最直接的负担。南宋征收的苛捐杂税比金国重得多。金国的税收主要由牛头税和两税组成,其中牛头税是一种地税制度,每三头牛为一单位,按照户籍地的面积来征税。相比之下,金国的税率较低,征税方式也相对宽松。金国的两税包括夏税和秋税,虽然每年征税的粮食数量不多,但相比于宋朝的税制,负担显著较轻。
宋朝的税收体系相当复杂,除了夏秋两税之外,还包括了大量的额外税种。例如,商税、丁身税、宅税等,这些税收几乎覆盖了每一个社会阶层,极大地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与此不同的是,金国则实施了较为简洁和直接的税制,尤其在远离中原的地区,税负进一步减少。这对于百姓而言无疑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减轻。
特别是宋朝的税收政策,极其繁琐且严格。以商税为例,南宋时期的商税加重,商人负担沉重。而对于普通百姓,除了要缴纳土地税,还要缴纳与家庭人口相关的税种。相比之下,金国的税收相对简单且宽松,特别是在物资的替代上,金国更为灵活。例如,金国允许用麦代替粟,减少了对百姓的负担。
总结来看,北方汉人不支持南宋,反而选择支持金国,除了因为南宋朝廷的政治失误和对北方的疏忽外,还因为金国在税制上给予了他们更多的宽容和优惠。而这一切都表明,在极端的战乱环境下,百姓的生存压力和经济负担,往往比民族认同更加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