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平型关大捷其实险胜,毛主席看了伤亡说:这样的仗,不能再打了
迪丽瓦拉
2025-09-17 10:03:09
0

在平型关大捷之后,毛主席看着战报,沉默了良久,最后缓缓说道:“这样的大胜仗以后不能再打了。”这句话引发了在场大多数人的共鸣。毛主席的这一番话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深意?为什么他会认为这样的胜利不能成为常态?他所看到的,是战争背后那巨大的代价和后果。

1937年7月7日,注定成为中国历史上永难忘却的一天。日本以“士兵失踪”为借口,提出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这一明显的阴谋让中国驻守宛平城的部队无法忍受,双方紧张局势加剧。日本人明显打算借此机会吞并宛平城,而当时的国民政府,尤其是蒋中正,虽名义上同意抗日,但却始终心存顾虑,更多的是安抚态度,而非全力对抗。这种软弱的外交态度,也让日军的气焰越来越嚣张。

在经过短暂的谈判后,日军表面上同意了双方派遣代表进行联合调查的提议。然而,日军根本没有放弃侵占中国领土的计划,他们一边与中国谈判,一边悄然准备进攻宛平城。凌晨四点,突如其来的枪声打破了长夜的寂静,日军发动了突袭。守军虽作出迅速反应,但完全被日军的突然攻击所震撼。

尽管蒋中正一直没有做好全面抗战的准备,直到日军占领宛平,老蒋依然抱有幻想,认为日军的目标仅仅是占领宛平,而不会继续扩张。然而,日军的胃口远超预期,占领宛平后,他们迅速向北平发起进攻。由于国民党高层的迟疑与混乱,北平的守军未能及时做好准备。28日,北平守军伤亡惨重,佟麟阁和赵登禹两位将领英勇殉国,北平完全沦陷。

紧接着,天津也在两天后陷落,平津失守让蒋中正如遭雷击。日军不断逼近上海,蒋中正终于意识到局势的严峻,不得不紧急调兵遣将,力图抵御日军的推进。上海成为了最后一站,为了保住上海的防线,日军调集了22万余人,打算一举拿下上海,为接下来全面侵华铺平道路。

在这一危急时刻,我党积极与蒋中正沟通,共同抵抗外敌。淞沪会战的爆发,彻底打破了蒋中正坚持内战的幻想。战事的惨烈程度使得蒋中正逐渐失去与我党的谈判底气,最终在经过多次妥协后,双方达成了战术上的合作。此时,蒋中正投入了70多万大军,而伤亡人数更是高达25万。上海的这场抗战,被誉为“东方绞肉机”,它证明了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决心和勇气。

然而,战事远没有结束。在淞沪会战的余波中,日军继续向山西推进,阎锡山不容忍山西沦陷,坚决抵抗。中央政府派遣徐帅前往山西,力劝阎锡山与我军合作,共同抵抗日军。在徐帅的努力下,阎锡山终于同意了我军进入山西,并展开联合抗战。然而,日军却已经攻占了大同,目标锁定了太原。

日军分两路进攻,朝平型关和灵丘推进。平型关成为了关键的防线,尽管日军发起了多次猛攻,却未能迅速突破。得知战况不利,日军司令板垣决定增派援兵,而阎锡山也接到了来自平型关守军的求援请求。为了支援平型关,阎锡山命令傅作义率领部队前往增援,并向我军求助。

中央军委迅速派遣了115师,师长亲自率领部队赶赴战场。115师的装备虽然简陋,但战士们训练有素,士气高昂。战斗前,师长亲自视察了平型关的地形三次,其中一次他还化妆潜入敌后,摸清了敌军的部署,制定了详细的战术计划。在布置好所有战斗任务后,115师开始进行严密的埋伏。

25日,计划发生了变故。我军原计划围攻日军的辎重队,但突然发现敌军的辎重队分成了两支,战场形势突变,给我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战士们忍受着风雨的侵袭,饥寒交迫,但没有人退缩。师长决定将敌人的两支部队分开打,并迅速指挥进攻。经过数小时的激烈战斗,我军成功围歼日军一部分,然而日军的援军也及时赶到,战斗愈加惨烈。

最终,我军以坚韧不拔的决心取得了胜利,但损失也十分惨重。战后,朱德将战报提交给蒋中正,然而老蒋最初对此表示怀疑,认为我军可能夸大了胜利的成果。但经过核实,老蒋终于确认了平型关战役的胜利,欣喜若狂,急忙命令各大媒体大肆宣传。然而,毛主席看着战报,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虽然这场战役取得了胜利,日军损失惨重,但我军的牺牲也不可忽视。在精锐部队中,每一个老兵的牺牲都是巨大的损失,战场上的600余名战士,让毛主席心如刀绞。

这场胜利让毛主席深刻反思了中国的抗战策略,随之而来的是他对持久战的深刻思考,并撰写了著名的《论持久战》。毛主席指出,面对日军强大的战力,我们应坚持游击战,并保持灵活的运动战。通过这样的战略调整,我军迅速展开了广泛的抗日根据地建设,在各地与日军展开了顽强的斗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华龙区孟轲乡:挖掘和弘扬孟子文... 为积极响应《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关于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部署,贯彻落实市、区相关...
原创 中...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挑战愈加频繁。在这一关键时刻,中国互联网上涌现...
原创 宋... “伴君如伴虎”是古语中形容侍奉权贵的危险,而有时候,即使小心翼翼地伺候好“君主”,依旧难免会遇到意外...
原创 诸... 在《三国演义》这部著作中,如果非要挑选出一位比诸葛亮更为出色的谋士,那么水镜先生无疑是最理想的候选人...
原创 “...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同时丰富一些细节和描写: --- 醉畊堂、郁郁堂、郁文堂等...
原创 敢... 6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九三阅兵的总体安排,邀请部分国家代表参加,共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
历史上最出名的3篇短文 1.陋室铭 唐 ·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原创 三... 咱都知道,在三国那纷乱复杂的时代里,英雄豪杰那是层出不穷,各种传奇事儿也是接连不断。但要说起这背后还...
原创 洋... 众所周知,在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成为了一面响亮的旗帜,来自大寨村的农民副总理陈永...
官字款青釉冰裂纹圆洗:宋代雅韵... 在中国陶瓷艺术的璀璨星河中,宋代瓷器以其独特的审美意趣和精湛工艺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其中,官字款青...
原创 他... 在中国的开国少将中,有一位将军的革命经历可谓传奇。这位人物原本是国民党军队中的一个排长,后来却毅然决...
全国第十家林则徐纪念馆开馆:禁...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当日,全国第十家林则徐纪念馆在江苏苏州开馆。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
原创 古... 时间与自然的韵律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始终是无法逃避的课题。在现代社会,手表、手机以及各种电子设备已...
黄河清风·丝路人物史话|阴铿:... 风华独绝陇籍诗人 阴铿(约511年——约566年),字子坚,武威姑臧(今武威市)人,梁、陈时期著名诗...
原创 三... 部分领地是没有人认领的状态,所以攻占成功以后可以直接获取对应区域的资源,也可以选择攻击其他的玩家去掠...
本溪:“重走抗联路”赓续东北抗... 新华社沈阳6月25日电 题:本溪:“重走抗联路”赓续东北抗联红色血脉 新华社记者王莹 “抗联遗址不仅...
天津地铁4号线文物展厅项目通过... 天津北方网讯:25日,天津地铁4号线东南角站新增文物展厅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东南角站新增文物展厅位于...
原创 苏... 以下是对原文进行改写的版本,按照要求对每段内容进行详细扩展,同时保留原有的基本结构和语义: ---...
“兵马俑—陕西秦汉文明” 展览... 据新华社澳大利亚珀斯6月25日电(记者 刘晓宇 张淑惠)“兵马俑—陕西秦汉文明”展览25日在西澳大利...
原创 孙... 咱今儿个聊聊孙权,这位三国时期东吴的主心骨,在位时间可不短,足足有五十多年,把曹操、刘备都给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