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自古以来我中华民族对于外来侵略者,对于外族的侵扰,对于外部的威胁始终是威武不屈,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冈。在能力范围之内时,坚决出击给敌人沉痛的打击,在能力范围之外时,则是双方和亲,以文化和血缘来对敌人做出另一番的打击。当然最理想、最有效的打击方式便是大军压境,让敌人认识到我汉人、我华夏民族威武雄壮的威仪,让他们远遁,不敢再犯我边境一步。
1.权臣与名将的双面人生——窦宪
窦宪是东汉权臣,提到他自然是褒贬不一,有些人认为他是东汉的一大奸臣,有些人认为他是东汉的一大功臣。让我来评价的话他完成了从外戚到统帅再到权臣的蜕变,是一位值得被歌颂的人物。
当然他的成功与妹妹窦皇后有莫大的关系,没有这一层皇亲国戚的关系,他是不可能权倾朝野的,即便是他后来自救,请求出征请缨北伐匈奴,也是一场政治作秀,不过好巧不巧让他干成了,让他的权力和声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在保命这个方面窦宪还是做得非常好的,其实他把退路都规划好了,自己率军出征打赢了最好,打不赢大不了不回来了,当然他对于当时形势的研判非常准确,自知我大汉的铁骑必定所向无前。一切准备就绪后,窦宪亲率四万汉军铁骑在戈壁深处扬起漫天黄沙,誓要一举歼灭北匈奴。他利用南北匈奴之间的嫌隙,果断的联合南匈奴、乌桓、羌胡组成多民族联军,给予允诺他们好处,帮助自己征伐北匈奴,三路大军如利剑出鞘,窦宪亲率主力横扫漠北,此战使北匈奴二十万众归降。窦宪登临燕然山刻石记功时,其幕僚班固挥毫为其刻石记功。
此战过后匈奴被迫远遁迁徙,保证了东汉边境数十年的安宁与稳定,窦宪也凭此重新在朝廷站稳了脚跟,同时也成就了窦宪"燕然勒功"的千古佳话,让其名垂青史。
2.边疆铁血——毌丘俭
毌丘俭仕途还算是比较顺利,由于其父的缘故,从小耳濡目染,文武兼备,为他日后成为封疆大吏奠定了基础。他用二十年的时间,成长为曹魏帝国边疆最值得信赖的统帅。毌丘俭最具争议的一点便是在司马昭、司马师掌握大权时,在各方的鼓励下,毌丘俭才决定起兵讨伐司马家族,这个行动保留了他最后一点血性。
由于高句丽屡屡侵犯边境,曹魏为了维护自己的领地,随即派出毌丘俭亲率大军,直抵高句丽百年王都丸都城,主力如尖刀直插鸭绿江。大军扫荡朝鲜半岛,清除高句丽的同盟、附庸势力,朝鲜半岛完全收服。在他的征伐之下,中原王朝对朝鲜半岛的实际统治版图、控制力度达到了空前的规模,拓地数千里。毌丘俭为了让当地和国内了解此次功勋,命人在朝鲜城遗址立下石碑,传于后世。
此次毌丘俭率大军东征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要知道此前各个朝代均派出大军东征,但是效果都不佳。然而毌丘俭却亲率大军,横扫半岛,完成了对朝鲜半岛的统治,历朝以来最远的一次东征,而且还成功了。其征讨之远,收获之大,不言而喻。
3.寒门悍将——刘方
刘方的名字在隋唐的历史上并不是很出众,毕竟隋唐的将星过多,刘方在将星云集的时代很难脱颖而出。其实刘方对隋朝贡献还是巨大的,官至大将军、驩州道行军总管。
在突厥都蓝可汗与达头可汗联手不断犯边时,刘方率三万精骑出凉州,以出其不意的速度,日夜急行三百里,长途奔袭到敌方前线,面对突到的大军,突厥二十万大军不战自溃。此役不仅缴获牲畜百万,更促使启民可汗率部归附,为隋朝赢得十年北疆和平。
在平定交趾时,交趾首领李佛子发生叛乱,在各方大臣的举荐下,杨坚随即命刘方为交州道行军总管,统帅大军征讨交趾,大军所到之处敌人皆望风而降,李佛子在重压之下选择缴械投降。
杨坚一统天下后,想要继续拓展领土,补充国力,加之刘方在对外的战争中屡获战功表现出色,因此他成了杨坚心中最得意的人选,于是派出刘方替自己完成梦想。刘方被任命为驩州道行军总管,54岁的刘方挂帅南征林邑,统帅大军征讨越南南部的林邑国,大军所到之处无一败绩,一路进攻到林邑国的首都,林邑国王梵志放弃国都逃入海岛,缴获其国内财宝进献隋文帝,随后刻石纪功然后班师还朝。
然而如此战功赫赫的一位统帅,却突发疾病骤然离世, 这位同时征服草原与雨林的统帅,最终病逝在班师途中的北仑河口。
4.侯君集
侯君集也是一位褒贬不一的人物,即便随后被指控谋反,李世民还是将他的画像挂在凌烟阁,足以证明他所做出的功勋是多么的大。由于一直支持李世民的缘故,李世民对他也是十分的倚重。
在对外征战中,跟随李靖征讨吐谷浑,侯君集率军长途奔袭二千多里地,大军一路追击到积玉山,见到河水的源头。侯君集的此次出征让其名声大振,对外证明他有能力独自领军出征。四年之后侯军集迎来了自己的机会,得到了出征的机会。
高昌王麹文泰图谋不轨想要摆脱李唐的控制,李世民一气之下随即派出侯君集统帅大军对其征讨,侯君集被任命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统率十万唐军穿越八百里莫贺延碛,唐军突袭到高昌城下,利用投石机将燃烧的猛火油罐抛入高昌王宫,高昌抵挡不住,只得乖乖投降。高昌国王麹智盛上表请降,侯君集带领俘虏与虏获的财物,刻石记功后,班师回朝。
人生总是充满戏剧性,这个曾生擒高昌王的统帅,被自己的女婿出卖,最后落得个谋反的下场。
5.裴行俭
裴行俭是一位文韬武略的军事奇才,加之祖辈、父辈都非常有名望,在家族的培养下,他逐渐文武全才,成长为大唐的顶梁柱。他能够在将星云集的唐朝脱颖而出,能够证明确实有两把刷子。在历史上刻石记功这件事上,裴行俭必须有一席之地。
在突厥十个部族的可汗联合吐蕃屡范边境,裴行俭奏请"假护送波斯王子之名,行平定叛乱之实",想要以突击之势完成剿灭。他先是令蕃部酋长日行三百里传檄,制造大军压境假象。再命五百精骑夜袭弓月城,生擒阿史那都支,随后在碎叶城刻石记功。当唐军在碎叶城举行献俘大典时,天山南北三十七部首领望风归附。
裴行俭仿佛是为了克制突厥而生一样,时突厥首领再次反唐,裴行俭被任命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统帅四十万大军直捣突厥大营,大军所到之处之遮天蔽日,浩浩荡荡。在他的离间之下,让部落之间首领相互猜忌,大军不攻自破,突厥余部被消灭殆尽。
以上便是在历史上刻石记功的名将,他们率军征讨四方,扬我华夏之威,尽显英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