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多尔衮身为皇父摄政王,为什么不除掉顺治自己当皇帝?
迪丽瓦拉
2025-09-17 13:32:26
0

顺治初年,清朝的实际掌权者并非位高权重的顺治皇帝,而是摄政王多尔衮。顺治刚继位时年纪尚小,权力几乎完全掌握在多尔衮手中。摄政王不仅控制了朝廷的事务,甚至连皇帝印信也被他带回了自己的府邸,使得百官只得前往摄政王府上奏事。顺治常感叹,百官们似乎只知道摄政王,却忽视了皇帝的存在。年幼的他简直成了傀儡,无法独立掌控朝政。

当时,许多人猜测,多尔衮似乎具备了篡位的能力和条件,然而他始终未曾做出这样的举动。那么,为什么明明拥有篡位的实力,他却始终没有选择篡位呢?

有的历史学者猜测,这可能与多尔衮与孝庄太后的亲密关系有关,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可靠的历史证据支持。真正可信的史料中,未曾提到过多尔衮与孝庄太后之间有过什么深厚的私人感情。因此,要探究多尔衮未篡位的真正原因,我们应当从他的个人背景和实际实力出发。

电视剧中常常描述多尔衮为努尔哈赤临终时指定的继承人,但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这一点。事实上,只有朝鲜史料中提到过努尔哈赤有意让多尔衮继位,这很可能是由于朝鲜和多尔衮之间的友好关系所致,朝鲜史家可能有所夸大。更重要的是,这一说法和努尔哈赤在世时的实际安排并不吻合。努尔哈赤的母亲阿巴亥是他最宠爱的妻子之一,而她所生的三子也享受到了极高的待遇。然而多尔衮却是这三兄弟中的“低调者”,并没有获得显赫的地位。努尔哈赤临终时,将自己领导的60个牛录分成四份,分别交给了自己的三个儿子,而多尔衮的份额排在最末。

如果努尔哈赤真将多尔衮视为继承人,那么他绝不可能以如此低调的方式对待他。学界普遍认为,努尔哈赤临终时并未明确指定继承人,而是由贝勒们推举了皇太极作为新的领导人,这也符合当时女真人的传位习惯。多尔衮的崛起是在皇太极在位期间开始的。

皇太极虽为大汗,但由于女真人并未形成集中的权力结构,他依然与他的三个兄弟共同坐镇朝政。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皇太极开始大力提拔年轻的贝勒,像多尔衮、阿济格和多铎这类年纪较轻的王子因此得到了重用。尽管皇太极为了改变旗号使自己旗下的黄旗与三兄弟的旗色互换,然而由于旗号并未改变其实际的组织结构,因此两白旗的实力远超皇太极的两黄旗。为了防止三兄弟合力挑战自己,皇太极在提拔他们的同时,还将他们分化开来。

多尔衮当时地位最为低下,但他异常聪慧,因此迅速成为了皇太极的重要依靠。皇太极甚至将阿济格的旗主之位给予了多尔衮。经过皇太极十多年的提拔与培养,直到皇太极去世时,多尔衮已经被封为亲王,且在所有王子当中位居前列。

皇太极去世后,宫廷局势非常混乱。当时,清朝并未明确实行父死子继的体制,朝中的诸王有机会争夺皇位。最有可能争夺皇位的就是多尔衮和皇太极的长子豪格。由于两黄旗的支持与威胁,局势陷入僵持,最后多尔衮机智地提出立皇太极最小的儿子福临为帝,由他与济尔哈朗共同辅政。此提议巧妙平衡了各方利益,使得年仅六岁的福临最终成为顺治帝。此时,多尔衮并未争夺皇位,而是先行掌控朝政成为实际掌权者。

顺治元年,清军攻破山海关,迁都北京,多尔衮在这一过程中不仅牢牢把握了朝政大权,还继续加强了对朝廷的控制。他开始独揽权力,成为清朝的实际统治者。而他与济尔哈朗的关系逐渐恶化,最终济尔哈朗被迫退出了政务,完全由多尔衮掌控政权。顺治四年,多尔衮甚至因济尔哈朗奢华过度,罢免了济尔哈朗的辅政职位,并让自己的同母弟多铎代替他辅佐顺治帝。

尽管多尔衮手握实权,并且一度把豪格幽禁致死,甚至在顺治五年被尊号为“皇父摄政王”,但他从未以篡位为目标。在顺治五年之后,虽然他已无任何实质性的对手,但多尔衮始终没有走上篡位的道路。

那么,为什么他在拥有足够的权力后依然没有篡位呢?尽管他在八旗中的支持者不少,且自己掌握的兵权无疑让他具备了篡位的能力,但他依然没有采取这一步。原因很可能在于,他对于清朝的未来,尤其是局势的复杂性有着清晰的认识。如果他通过篡位激起八旗的内乱,很可能导致局势不可收拾,甚至让他辛苦建立的政权付之东流。而且,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下,他若篡位并最终去世,缺乏稳定继承人,这无疑给清朝未来带来巨大风险。

有些人认为,多尔衮未篡位与他与孝庄太后的关系有关,但这种看法更多来自于野史,缺乏实证支持。而实际情况是,多尔衮始终注重自己福晋的地位,并未依赖孝庄太后来确保自己的权力。因此,尽管外界有很多揣测,多尔衮未篡位的原因实际上更多在于他的稳重、深思熟虑以及对清朝未来局势的谨慎判断。

从多尔衮的整体经历来看,他的判断力、权谋手段无疑非常高明,但他最终没有选择篡位,也使得他未能成为清朝的“皇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有些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它们的影响依然深远,如同一圈圈涟漪,始终在触动着后...
原创 狄... 唐朝长安城中有一座名为太极宫的宫殿,而在太极宫的东北角,有一座特别的建筑——凌烟阁。这个凌烟阁因唐太...
原创 原... 秦朝末年,天下动荡不安。首先是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率先揭竿而起,接着项羽也带领着8000名来自关东的勇...
原创 成... 成吉思汗:草原上的传奇 成吉思汗,这位曾统一蒙古各部的伟大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
原创 夷... 夷陵之战,深刻地改变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尤其是蜀汉政权的命运走向。这场战争的胜负并不是由一场突如其...
原创 曾...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延续了五千年。从文化到皇权的推动,汉族最终统一了中原,但在...
原创 朱... 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虽然出身平民,但在登基后,却不忘清除与他一同征战的功臣,尤其是在他晚年时,为...
原创 西... 黄金自古以来在人类历史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黄金一直被视为财富的象征,也是权力...
原创 太... 太子朱标落水时,侍卫们见状,立刻跳入水中,将他救了上来。然而,当朱标被救上岸后,朱元璋一看到侍卫们的...
原创 《...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有一位女性,她对康熙帝的影响至深,大家应该已经猜到,她就是容妃。容妃是乾隆时期的...
原创 刘... 在三国历史上,刘备的用人之道与曹操、孙权相比,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略胜一筹。曹操曾强调唯才是举...
南渚山房 南亚东南亚造像艺术专... 失落的雕像与河流中的历史 南亚东南亚造像艺术专栏 南渚山房 刘冬 东南亚古代造像独立研究者 《南渚志...
原创 为... 朝代也逃不过 “退休” 命!为啥武将总能终结王朝?看完笑喷了 咱老祖宗常说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原创 诸... 诸葛亮的倒数第二次北伐,是一场非常关键的战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自第一次北伐失利以来,最接近成...
从文盲到巨星:明朝大画家幕后的... 点上方蓝色字体一键关注书画 | 篆刻 | 鉴藏 | 国学 | 人文 | 历史 仇英肖像 清 李岳云...
原创 同... 原因很简单,刘邦封王的主要对象是他的政治盟友,而封侯的则大多是他的臣子。 在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的过程中...
原创 为... 近期中日关系再次紧张,局势悄然升温。引发这一波紧张的直接原因,正是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的...
原创 三... 1939年初,皖东大地寒风凛冽。42岁的罗炳辉望着眼前几千名新四军战士,眉头拧成了疙瘩——每个战士身...
美化日本侵略者?高市惹恼马来西... 据马来西亚本地媒体近日报道,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今年10月下旬赴马来西亚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
原创 天... 在天京发生的内讧,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极大的动荡。杨秀清被杀后,东王府的势力被彻底铲除,紧接着韦昌辉也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