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春秋·陕西韩城】方寸之地,守护两千年史家绝唱
迪丽瓦拉
2025-09-17 14:02:14
0

编者按:

《文脉春秋》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出品,张晓敏、曹翔执导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该片以“观一城文脉,知古今春秋”为创作理念,精选中国各具特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通过“以人物为线、名城为体、文脉为魂”的三维叙事,在中华五千年历史地理变迁的宏大背景下,创新运用虚拟数字技术与实景拍摄相结合的表现手法,系统梳理城市发展脉络,生动展现新时代城市气象,对“何以中国”“中华民族何以伟大”“中华文明何以不朽”等时代命题作出影像诠释。6月25日,《文脉春秋·历史文化名城篇》第50集陕西·韩城正式播出。该集通过30分钟的精彩呈现,全方位展示了韩城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地理风貌、历史传承、民俗特色和文化精髓。现将节目文稿予以刊载,以飨读者。

四千多年前,大禹手持石斧,与山峦对抗;两千多年前,司马迁擎着刀笔,与命运对抗。

这方城是历史的渡口,西周的礼乐遗风仍在黄土台塬间回响,秦汉隋唐的船只都要在这里更换橹桨。

这方城是一座古代建筑博物馆,梁架、斗拱、屋脊、琉璃照壁,旋转如星河,铺陈开一片山河秘境。

虽方寸之地,但气象万千。这就是陕西韩城。

鲤鱼跃龙门

漫步在韩城古城的大街小巷,跃动的鱼影千姿百态——文庙照壁上的鲤鱼砖雕,老宅门上的鱼纹袱子,屋脊上的鱼龙琉璃,还有充满椒香的黄河鲤鱼。

在中国,“鲤鱼跃龙门”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故事中所讲的龙门,相传便是韩城东北处的黄河龙门。

黄河自青海奔腾4000多公里,流至陕西韩城,被山体阻隔。相传大禹治水,在此劈开龙门山峦,疏浚河道,终治水患。

黄河流经陕晋峡谷后,河面在韩城龙门从约90米宽骤然变成了超过2500米宽。龙门段最窄处石门只有38米,便于架桥,而下游芝川渡口河面宽阔,水流平稳,方便行船渡河。韩城位于这两个渡口之间,扼守山西和陕西咽喉,成为兵家必争的交通隘口和军事要冲。

城外五寨 城内五营

韩城古城的戏台上,至今仍有秦腔时常在此上演。

秦腔的魂在“吼”,相传这裂云穿石的唱腔,起源于古代战场上士兵的助威呐喊声。

如今人们演出的古戏楼,历史上曾是驻守军队的兵营。

城内有五营,分布在古城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目的是镇守城门要地。

城外有五寨,其中最著名的是赳赳寨。它位于古城的北侧台塬之上,高出古城数十米,镇守整个古城。

东边的赵家寨至今仍保存着当时的地下运兵通道,作战时,古城的士兵可以通过地下通道进入寨堡驻守,加强防御,形成寨堡拱卫城池的城寨格局。

至此,韩城构建起“黄河—城外五寨—城内五营”的三道防御体系。

两千多年前的“粉底盒”

在韩城芮国遗址博物馆中,陈列着一件小巧精美的青铜罐。出土的时候,考古人员打开盖子发现里面有结晶式残留物。经鉴定,这些竟是世界上迄今发现最早的人工合成铅白,堪称两千多年前的“粉底盒”,也是最早的美白化妆品。

这件文物的主人是芮国国君桓公的夫人芮姜,她既爱红妆也爱武装,曾掌握芮国的军政大权。

遗址区发现了多达64座车马殉葬坑,由此推算,芮国大概有800辆战车,足见其军力之强盛。

此外,西周早期的韩城地区还有另一个诸侯国——韩侯国。韩侯是周武王的儿子,受封于此并建立城池。这两个诸侯国一前一后在这片土地上存续了数百年。

陪伴韩城人一生的花馍

几乎每个韩城人一生中的重要时刻,都会与花馍相遇。

满月宴上,外婆送给外孙的“猫馍”最为醒目。借“猫有九条命”的寓意,祈愿孩子生命坚韧。

每逢祭祀,韩城百姓会蒸一种特定的花馍,五个一组,上半部像莲花,下半部像鼎,雅名“枣祃瑚”。其特殊造型背后,蕴藏着深厚的礼制渊源。

西周以礼制为治国之本,将等级秩序具象化为青铜器的规格和数量:天子享“九鼎八簋”,诸侯配“七鼎六簋”。韩城芮国遗址出土的七鼎六簋青铜礼器,印证了西周时期这片土地对礼制的推崇。

百姓虽无力置备青铜器,但刻入骨髓的礼制传统,不仅催生了百姓祭祀时用面食复刻青铜礼器的民俗,也塑造了古城“循礼而立城”的营建格局。

这里清明胜过年

司马迁出生于龙门之地,相传韩城徐村人是他的后裔。每年清明节前夕,村民都会请戏班在先祖的墓前演出一场戏。

大戏才唱几句,突然鼓乐皆停,演员不卸妆便与乐师携乐器从台塬跑下,向村庄奔去。村里的戏台则早已做好准备,戏班和村民跑来后,大戏继续开演。这种只有在徐村才能见到的“跑台子戏”,是祭祀司马迁活动中最具特色的环节,已经延续了千年。

司马迁以“秉笔直书”之志铸就《史记》,其身毁不废真言的风骨,凝成中国文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精神基因,千年未绝。在司马迁去世三百多年后,汉阳太守殷济感念其伟大功业,在这里为其修建祠堂。

司马迁墓和祠四重高台,以九十九级石阶层叠相连。九为极数,暗合后人对他至高的敬意。拾级及顶,即见太史公墓。

自司马迁始,韩城的文脉延续了两千多年。韩城人骨子里的倔强,恰似司马迁为信念不惜代价的风骨。这座古城亦是如此,始终倔强地坚守着那一份原貌。

韩城古人为防盗设下“天罗地网”

古城北边的党家村,是清代韩城商业繁荣的代表。这里除了民居、祠堂、私塾等常规建筑,还有一处特殊的院子,当地人称之为“分银院”,顾名思义就是年终分红的场所。

党家村实行商农合一的经营理念,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每年年底如果有盈余,村民们都会集中到分银院里算账分红。据记载,盈余最多的一年,一天就运来一千两白银。

站在分银院里抬头看,会发现铁丝网格和铃铛,人们过去称之为“天网”,一旦触碰便会发出响声,相当于现在的警报系统。

此外,这里的楼梯也非常奇特,只有半截,也是防盗措施之一。主人平时用的时候,可以在下面续一截木梯,不用则将木梯撤掉,夜里如果有小偷进来,便会一脚踩空失足。

清代,富庶的党家村为防止匪患,在村子东北面的高崖上又修建了泌阳堡古寨,形成了“下村上寨,村寨合一”的民居聚落。

韩城古城的面积很小,只有不足一平方千米,但古城的容量很大,它被装进了3000年前的礼制典范、数百座文保古建。韩城的土地很薄,这里没有千里沃野,但韩城的文明却很厚。从上古时期大禹治水斧劈龙门,到司马迁写下的中国3000年的记忆。

古城青砖未冷,新城灯火已燃。借助山陕大通道隘口的优势,韩城努力蜕变,那些在守护与创新之中的文化印记仍是山河间永恒的心跳。

守护如磐 活化似水

杨帆

当芮国遗址的青铜粉盒折射出两千年前的美学智慧,当太史公墓前的“跑台子戏”跨越千年时空仍在上演,韩城这座古城正以倔强而鲜活的姿态,向时代展示着文化传承的生命力。传统文化的存续与新生,是永恒的课题,而韩城正用实践证明:真正的文化保护,是让历史在当下获得新生。

保护是根基,活化是生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活化绝非简单的“博物馆式”封存或为迎合潮流的生硬改造。延续千年的“跑台子戏”,是活态传承的典范。演员携妆奔袭的身影,与太史公“宁鸣而死”的风骨形成跨越时空的精神共振。这种仪式不是简单的民俗表演,而是后人对文化价值的自觉认同与情感皈依。同样,韩城人生命中的花馍,将礼制传统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生活美学——满月宴上的“猫馍”传递生命韧性,祭祀时的“枣祃瑚”延续礼乐精神。当文化符号深度融入生活场景,便建立起代际传承的情感纽带。这些实践启示我们:守护文化根脉需要在敬畏传统中寻找与现代生活的共鸣点。保护如磐石稳固根基,活化则似活水赋予其奔涌不息的生命力。

活化之道,贵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本质是让传统文化从历史的“陈列品”,转化为今天可感、可知、可参与、可共享的“生活品”与“滋养品”。一方面,需深掘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与美学价值。西周百姓以花馍复刻青铜礼器,是古人面对资源限制的创新转化;今日韩城将“鲤鱼跃龙门”的传说元素融入城市景观设计,则是今人的创造性延续。另一方面,要探索契合当代人精神需求与生活方式的表达形式。党家村“下村上寨”的聚落格局,在当代乡村振兴中演化为“历史村落+文化体验”的文旅融合模式。这些实践揭示文化传承的真谛: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保护是根基,创新是活水,唯有用时代精神激活传统文化,才能避免遗产沦为标本。

文化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源头活水方能成就其浩瀚深远。全民参与,方能汇成文化长河的浩荡之势。文化的保护与活化,绝非少数机构或文化精英的“独角戏”,而是一场需要全民参与的“大合唱”。当千万人自觉成为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播者,传统文化便真正获得了生生不息的沃土。

对传统文化最好的守护,便是以敬畏之心保护其本真,以创新智慧激活其基因,让其在时代的河床上奔涌向前。唯有在守护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我们才能如韩城先民一般,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留下属于这个时代的文明印记。唯有保护与活化双翼齐振,全民参与汇成合力,我们方能守护住民族的精神家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棵参天古木,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绽放新枝、结出硕果,永续滋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心灵沃土。

本期编辑丨田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在阅读本文之前,欢迎您点击关注,这样您可以方便地查阅我们的一系列优质文章,并随时参与讨论与分享。非常...
原创 关... 事实一:朝鲜民族是否怕死? 有人曾认为,朝鲜人被日本征服并统治了三十五年,是一个缺乏血性的民族。这样...
原创 7... 吉隆坡唐人街的灯笼暗了,槟城的茶室空了,整整一代精英头也不回地登上了离境的航班——这个国家正用政策铁...
原创 清... 最近,有位来自山西的读者向我反映,他的太爷爷曾在清末担任过一个叫“警务长”的官职,职位属于正六品。他...
原创 徐... 头条首发大赛中的特务头目们,除了我们熟知的军统戴笠和中统徐恩曾,还有一位特别人物——别动总队的康泽,...
原创 苏... 上世纪三十年代,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掀起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清洗,它成了苏联历史中最为阴暗的一页。那时,...
原创 印...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让内容更丰富流畅: --- 如今,在我...
原创 草... “陛下,不应定都洛阳!”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一片欢呼声中,成功登上了帝位,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
原创 探... 一、惊世发现:南海一号的初露端倪 1987年,在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的海域,一场原本针对...
在这小巷留有我们的思念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THE ALLEY HOUSE 大时代下的小家庭 小巷人家 20世纪70年代...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奋斗的姿态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走进战斗英雄、97岁老兵刘奎基的人生岁月 文|尹 娟 刘奎基(左一)与战友在抗美...
原创 苏... 一提到苏武,几乎所有人都能讲出他传奇的故事:作为汉朝使者,他被匈奴扣留整整19年,坚韧不屈,拒绝屈服...
写出来的肖像有多奇妙?杜甫的饮...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杜甫的孤独,无人能懂。他越是深入时代的核心,越发现自己是一个处于边缘的观察...
原创 中... “中原地带的局势是极为孤立的,如果操作得当,可以成为光荣的战略部队,但一旦形势处理不好,便会面临全军...
原创 胡... 1949年5月1日清晨,戴中溶像往常一样在监狱里从沉睡中醒来,却惊讶地发现今天的情形与以往大不相同。...
原创 陈... 南昌起义时,朱德的角色 南昌起义的主力部队由叶挺的第十一军八个团、贺龙的第二十军六个团组成,而朱德...
原创 金... 金门战役失利后,解放军的一位机枪班班长徐钦林的命运充满了戏剧性。他竟然在战斗中未被俘虏,不仅如此,之...
原创 1... 1888年,李鸿章将年仅22岁、才貌双全的爱女李菊藕,嫁给了年已四十,仕途波折的晚清大臣张佩纶。这场...
原创 如... 公元210年,秦始皇突然去世。根据他的遗诏,原本是希望长子扶苏继承皇位。然而,权臣赵高与丞相李斯暗中...
没有枪没有炮,不光靠“敌人造”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事书场》撷取《纪事》抗战题材内容,重现那一...